2019中級會計考試題庫軟件 經濟法章節練習一

2019中級會計考試題庫軟件 經濟法章節練習一

華美會計網校-分享


第一章 總論

一、單項選擇題

1、下列行為中,不構成代理的是( )。

A、甲受公司委託,代為處理公司的民事訴訟糾紛

B、乙受公司委託,以該公司名義與他人簽訂買賣合同

C、丙受公司委託,代為申請專利

D、丁受公司委託,代表公司在宴會上致辭

2、下列各項行為中,屬於民事代理行為的是( )。

A、代人保管物品

B、代銷

C、傳遞信息

D、甲委託乙代理房產登記

3、根據《民法總則》的規定,在訴訟時效進行中的一定期間內,發生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礙致使權利人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該一定期間為( )。

A、最後6個月

B、最後9個月

C、最後1年

D、最後2年

4、下列糾紛中,屬於《仲裁法》所規定的仲裁範圍的是( )。

A、子女監護糾紛

B、財產繼承糾紛

C、房屋租賃合同糾紛

D、農業承包合同糾紛

5、根據《仲裁法》的規定,下列有關仲裁協議效力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仲裁協議中為當事人設定的義務,不能任意更改、終止或撤銷

B、合同無效,仲裁協議也無效

C、仲裁協議不具有排除訴訟管轄權的作用

D、當事人對仲裁協議的效力有異議的,只能請求法院作出決定

6、甲乙雙方當事人於2月1日簽訂一項買賣合同,合同約定一旦乙收回前欠應收賬款,立即給甲的銀行賬戶匯款購買其產品,並約定如果1個月內不能履行,則合同不發生效力。2月10日,乙的銀行賬戶上收到10萬元前欠貨款,乙於當日即向甲匯款,履行合同,下列各項中符合法律規定的合同的生效日期是( )。

A、2月1日

B、2月10日

C、3月1日

D、3月10日

7、下列各項中,屬於附條件的法律行為的是( )。

A、甲、乙簽訂房屋買賣合同,雙方約定2個月後合同生效

B、如果明天下雨,我就送你一把雨傘

C、甲、乙約定如果甲明天盜竊成功,乙將自己的房子以5萬元賣與甲

D、張三與自己的兒子小張約定:等到放暑假時,給小張買一臺電腦

8、下列關於委託代理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書面委託代理的授權委託書應當載明代理人的姓名或名稱、代理事項、權限和期間,並由委託人簽名或蓋章

B、委託書授權不明的,被代理人應當向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C、委託授權為要式行為,應當採取書面形式

D、代理人和相對人惡意串通,損害被代理人合法權益的,代理人和相對人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9、當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法定期限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該法定期限是指( )。

A、判決書作出之日起10日內

B、判決書作出之日起15日內

C、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0日內

D、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

10、人民法院接到起訴狀或口頭起訴後,經審查認為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一定期限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該期限是( )。

A、3日

B、5日

C、7日

D、10日

11、下列不屬於要式法律行為的是( )。

A、融資租賃合同

B、建設工程合同

C、技術開發合同

D、承攬合同

12、下列法律行為中,須經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的是( )。

A、甲免除乙對自己所負的債務

B、甲將一枚鑽石戒指贈與乙

C、甲公司對其業務員超越代理權簽訂合同的追認行為

D、甲立下遺囑,將個人所有財產遺贈給乙

13、決定和實現行為的法律效果的基本依據是( )。

A、法律行為的合法性

B、法律行為的約束性

C、法律行為的違法性

D、法律行為的目的性

14、小凡年滿8週歲,精神健康,智力正常。他在學校門口的文具店看中一塊橡皮,定價2元,於是用自己的零用錢將其買下。下列關於小凡購買橡皮行為效力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小凡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其購買橡皮的行為無效

B、小凡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其購買橡皮的行為須經法定代理人追認方為有效

C、小凡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其購買橡皮的行為有效

D、小凡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其購買橡皮的行為須經法定代理人追認方為有效

15、我國行政法規的制定主體是( )。

A、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

B、國務院

C、國務院所屬的各部、委、行、署

D、省、自治區、直轄市等的人大及其常委會

16、下列規範性文件中,屬於部門規章的是( )。

A、吉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制定的《吉林省反不正當競爭條例》

B、國務院制定的《人民幣管理條例》

C、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

D、財政部頒佈的《代理記賬管理辦法》

17、下列各項中,屬於行政法規的是( )。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B、國務院制定的《總會計師條例》

C、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的《上海市技術市場條例》

D、財政部制定的《財政部實施會計監督辦法》

18、甲向首飾店購買白金項鍊1條,標籤表明該項鍊為“純白金項鍊”,後經鑑定實為贗品。甲遂多次與首飾店交涉,歷時一年零六個月,未果。現甲欲以被欺詐為由訴至法院申請行使撤銷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不能行使撤銷權,因已超過行使撤銷權的1年期間

B、甲可以行使撤銷權,因首飾店主觀上存在欺詐故意

C、甲不能行使撤銷權,因不屬於可撤銷的法律行為

D、甲可以行使撤銷權,因未過3年訴訟時效

19、顯失公平的可撤銷合同中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定期限內不行使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該一定期限是( )。

A、6個月

B、1年

C、2年

D、5年

20、下列關於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後法律後果的表述中,符合法律規定的是( )。

A、當事人在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後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B、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義務人自願履行了義務後,可以以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為由主張恢復原狀

C、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後,當事人自願履行義務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

D、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後,權利人的實體權利消滅

21、2016年12月14日甲與乙簽訂一份借款合同,約定借期為一年。後借款期限屆滿甲未歸還借款,乙也未向甲催討借款。如果20年時效屆滿後,由於特殊情況可以依法延長。下列有關訴訟時效延長的說法,符合規定的是( )。

A、乙可以自主決定延長訴訟時效

B、乙經甲同意後可以延長訴訟時效

C、乙經甲同意並經人民法院同意後可以延長訴訟時效

D、只有人民法院才能決定延長訴訟時效

22、甲公司與乙銀行訂立一份借款合同,甲公司到期未還本付息。乙銀行於還本付息期屆滿後1年零6個月時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要求甲公司償還本金、支付利息並承擔違約責任。乙銀行的行為引起訴訟時效( )。

A、中止

B、中斷

C、延長

D、暫停計算

23、張某是甲企業的銷售人員,隨身攜帶蓋有甲企業公章的空白合同書,便於隨時對外簽約,後來張某因為收取回扣被甲企業開除,但空白合同書未被收回。張某以此合同書與不知情的李某簽訂了一份商品買賣合同,該買賣合同的效力是( )。

A、不成立

B、有效

C、無效

D、效力待定

24、根據《民法總則》的規定,下列選項中,屬於無效法律行為的是( )。

A、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法律行為

B、惡意串通損害第三人合法權益的法律行為

C、所附條件尚未成就的附條件法律行為

D、因重大誤解而實施的法律行為

25、關於民事訴訟的執行程序,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

A、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調解書以及其他應由法院執行的法律文書,當事人必須履行

B、一方拒絕履行生效判決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C、申請執行的期限為2年

D、申請執行時效不能中止、中斷

26、下列有關仲裁的表述中,不符合仲裁法律制度規定的是( )。

A、仲裁應當開庭進行,當事人協議不開庭的除外

B、仲裁庭由1名或3名仲裁員組成

C、調解書與裁決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D、仲裁均公開進行

二、多項選擇題

1、下列選項中,適用《仲裁法》的有( )。

A、甲乙之間的農業承包合同糾紛

B、甲乙之間的貨物買賣合同糾紛

C、甲乙之間的財產贈與糾紛

D、甲乙之間的勞動爭議糾紛

2、甲公司與乙公司在履行合同過程中發生糾紛,於是根據仲裁條款提請仲裁。根據《仲裁法》的規定,當事人提出仲裁員的迴避申請,應當得到准許的情形包括( )。

A、甲公司發現某仲裁員私自會見乙公司的代理人

B、乙公司發現某仲裁員法律專業知識欠缺,不適合擔任仲裁員

C、甲公司發現某仲裁員是乙公司的股東之一

D、乙公司發現某仲裁員的配偶是甲公司的總經理

3、根據《仲裁法》和《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下列各項中,表述正確的有( )。

A、仲裁不公開進行,訴訟一般應公開進行

B、仲裁不實行迴避制度,訴訟則實行迴避制度

C、仲裁實行一裁終局制度,而訴訟則實行兩審終審制度

D、仲裁必須由雙方自願達成仲裁協議才可進行,而訴訟只要有一方當事人起訴即可進行

4、關於仲裁協議的效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A、合同的變更、解除、終止或無效,不影響仲裁協議的效力

B、仲裁協議中為當事人設定的一定義務,不能任意更改、終止或撤銷

C、在當事人雙方發生協議約定的爭議時,任何一方也可以向法院起訴

D、對於仲裁組織來說,有效的仲裁協議具有排除訴訟管轄權的作用

5、有關民事再審程序,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有( )。

A、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發現確有錯誤,認為需要再審的,可以自行決定再審

B、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或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C、在人民檢察院對當事人的申請作出不予提出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決定後又提出申請的,法院裁定不予受理再審申請

D、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認為有錯誤的,只要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該判決就應停止執行

6、當事人對第二審人民法院作出的民事判決不服的,下列做法符合規定的有( )。

A、執行判決,同時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B、執行判決,同時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C、不執行判決,直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上訴

D、不執行判決,直接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申訴

7、王某與李某約定,如果將來自己的父親去世,就將自己父親居住的小屋賣給李某。該行為屬於( )。

A、附條件的法律行為

B、附期限的法律行為

C、附生效期限的法律行為

D、附生效條件的法律行為

8、根據民法理論,下列各項屬於法定代理終止事由的有( )。

A、被代理人取得民事行為能力

B、代理人喪失民事行為能力

C、被代理人死亡

D、被代理人取消委託

9、在代理人與被代理人成立委託代理關係後,下列情形中,導致委託代理終止的有( )。

A、代理人死亡

B、被代理人死亡

C、代理人喪失民事行為能力

D、被代理人取得民事行為能力

10、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與自己進行民事活動,以下說法正確的有( )。

A、其行為屬於濫用代理權

B、經過被代理人追認後該行為有效

C、其行為無效

D、其行為效力待定

11、2017年11月5日,甲授權乙以甲的名義將甲的一臺筆記本電腦出售,價格不得低於5000元。丙委託乙購買一臺筆記本電腦,價格不得高於6000元。乙遂以甲的名義以6000元將筆記本電腦賣給丙。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A、若丙不同意、甲同意,則該行為有效

B、乙是濫用代理權的行為

C、若甲丙均同意,該行為有效

D、若甲不同意,該行為無效

12、第二審程序又稱上訴程序,上訴必須具備的條件有( )。

A、只有第一審案件的當事人才可以提起上訴

B、一審、二審案件的當事人都可以提起上訴

C、只能對法律規定的可以上訴的判決、裁定提起上訴

D、對所有的判決、裁定都可以上訴

13、下列關於意思表示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A、意思表示是指行為人將其期望發生法律效果的內心意思,以一定方式表達於外部的行為

B、意思表示是法律行為的核心要素,也是法律行為與非表意行為相區別的重要標誌

C、行為人僅有內心意思但不表達於外部,則不構成意思表示,法律行為也不能成立

D、行為人表達於外部的意思如果不是其內心的真實意思,法律行為的效力會受影響

14、根據經濟法調整領域的不同,可以將經濟法主體分為( )。

A、宏觀調控法主體

B、市場規制法主體

C、調控主體

D、規制主體

15、甲地A公司和乙地B公司在丙地簽訂一份貨物買賣合同,約定由B公司在丁地向A公司交貨。後B公司履行合同不符合約定,A公司便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根據規定,該案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有( )。

A、甲地人民法院

B、乙地人民法院

C、丙地人民法院

D、丁地人民法院

16、下列情形中,可以引起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有( )。

A、權利人提起訴訟

B、當事人一方向義務人提出請求履行義務的要求

C、權利人因不可抗力無法履行權利

D、當事人一方同意履行義務

17、2018年4月1日A企業與B銀行簽訂一份借款合同,借款期限為1年。如A企業在2019年4月1日借款期限屆滿時不能履行償還借款,則以下可引起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有( )。

A、2019年6月1日B銀行對A企業提起訴訟

B、2019年5月10日B銀行向A企業提出償還借款的要求

C、2019年5月16日A企業同意償還借款

D、2019年6月5日發生洪水

18、甲、乙為好友,甲得病急需用錢,乙便送去3000元,並對甲說:“你先用著,以後再說。”甲接收,並表示謝意。3年後二人因口角鬧翻,乙要求甲返還3000元。以下說法錯誤的有( )。

A、甲表示拒絕,說已經超過了訴訟時效期間

B、甲認為,此時超過訴訟時效,自己沒有了償還義務

C、乙認為,此時還沒有超過訴訟時效期間

D、乙認為,應當從3年後甲拒絕還自己錢時開始計算訴訟時效

19、下列選項中,屬於申請仲裁必須符合的條件有( )。

A、屬於仲裁委員會的受理範圍

B、雙方簽訂的合同必須有效

C、有仲裁協議

D、有具體的仲裁請求和事實、理由

20、根據《仲裁法》和《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下列各項中,表述正確的有( )。

A、仲裁不公開進行,訴訟一般應公開進行

B、仲裁不實行迴避制度,訴訟則實行迴避制度

C、仲裁實行一裁終局制度,而訴訟則實行兩審終審制度

D、仲裁必須由雙方自願達成仲裁協議才可進行,而訴訟只要有一方當事人起訴即可進行

三、判斷題

1、當事人提出迴避申請,應當說明理由,在首次開庭前提出。迴避事由在首次開庭後知道的,不能提出迴避申請。( )

2、仲裁協議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口頭達成仲裁的意思表示無效。( )

3、法律行為所附期限,必須是明確的期限,不能是不確定的期限。( )

4、委託書授權不明的,被代理人應當向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

5、經濟法主體中的調控主體與規制主體是主導者,受控主體和受制主體處於完全被動地受控或受制地位。( )

6、兩個以上法院都有管轄權(共同管轄)的訴訟,原告可以向其中一個法院起訴;原告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法院起訴的,由最先受理的法院管轄。( )

7、非法人組織不可以作為民事訴訟的當事人。( )

8、甲對乙享有一貨款債權,但訴訟時效已屆滿。乙向甲支付了貨款,其後以不知訴訟時效屆滿為由請求甲返還。法律應支持乙的請求。( )

9、被代理人甲曾對乙表示已將銷售業務代理權授予丙,而實際上甲並未授權給丙。後丙以甲的名義與乙簽訂貨物買賣合同,則甲應對丙簽訂該合同的行為承擔法律責任。( )

10、民事法律行為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

11、民事訴訟執行程序中,申請執行人超過申請執行時效期間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

12、當事人達成和解協議,撤回仲裁申請後反悔的,不得再根據仲裁協議申請仲裁。( )

13、當事人如果採取仲裁方式解決糾紛,必須首先由雙方自願達成仲裁協議,這體現的是仲裁一裁終局原則。( )

14、甲、乙兩公司因合同糾紛向A市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仲裁庭作出裁決後,甲公司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人民法院的做法是不對的。( )

15、經濟仲裁程序中,被申請人未提交答辯書的,不影響仲裁程序的進行。( )

16、當事人提出證據證明裁決有依法應撤銷情形的,可在收到裁決書之日起5個月內,向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 )


答案部分


一、單項選擇題

1、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根據規定,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權限內,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與第三人實施法律行為,由此產生的法律後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擔的一種法律制度。選項ABC均構成代理;選項D中,丁不是與第三人實施法律行為,所以不是代理。

【該題針對“代理的概念和特徵、適用範圍”知識點進行考核】

2、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代理人所進行的代理活動,能夠在被代理人和第三人之間設立、變更或終止某種民事法律行為。如果不產生法律後果,雖然在形式上是受人委託進行某種活動,但不是民法上規定的代理。本題的A項沒有涉及第三人,不屬於代理; B項不是以被代理人的名義代替他人實施法律行為,因此不屬於代理;C項並不是獨立地進行意思表示,因此不屬於代理。

【該題針對“代理的概念和特徵、適用範圍”知識點進行考核】

3、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只有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後6個月內發生不可抗力的情況和其他障礙,才能中止時效的進行。

【該題針對“訴訟時效期間的中止”知識點進行考核】

4、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仲裁法》的適用範圍是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或其他財產糾紛。與人身有關的糾紛,不能仲裁。勞動爭議以及農業承包合同發生糾紛可以由法律規定的組織仲裁,但不由《仲裁法》調整。

【該題針對“仲裁的適用範圍”知識點進行考核】

5、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仲裁協議獨立存在,合同的變更、解除、終止或者無效,不影響仲裁協議的效力。仲裁協議具有排除訴訟管轄權的作用。當事人對仲裁協議的效力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仲裁委員會作出決定或者請求法院作出裁定。

【該題針對“仲裁協議”知識點進行考核】

6、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題中的合同為附條件合同,按《合同法》規定,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2月10日,乙向甲匯款後,所附條件成就,合同生效。

【該題針對“附條件和附期限的法律行為”知識點進行考核】

7、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附條件的法律行為是指當事人在法律行為中約定一定的條件,並以將來該條件的成就(或發生)或不成就(或不發生)作為法律行為生效或不生效的根據。選項A、選項D為附期限的法律行為,選項C所述的合同生效條件是不合法的。

【該題針對“附條件和附期限的法律行為”知識點進行考核】

8、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委託代理為不要式行為,既可以採用書面形式,也可以採用口頭形式。

【該題針對“代理的種類”知識點進行考核】

9、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當事人不服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而非作出)之日起15日內向上一級法院提起上訴。

【該題針對“第二審程序”知識點進行考核】

10、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人民法院接到起訴狀或口頭起訴後,經審查認為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7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

【該題針對“第一審程序”知識點進行考核】

11、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合同法》規定融資租賃合同、建設工程合同、技術開發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該題針對“法律行為的分類”知識點進行考核】

12、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單方法律行為是根據一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而成立的法律行為。多方法律行為是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法律行為。選項B是贈與合同,需要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

【該題針對“法律行為的分類”知識點進行考核】

13、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法律行為的目的性,是決定和實現行為的法律效果的基本依據。

【該題針對“法律行為的概念和特徵”知識點進行考核】

14、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八週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本題中小凡購買橡皮行為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所以有效。

【該題針對“法律行為的要件”知識點進行考核】

15、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行政法規是國務院為執行法律規定及履行憲法規定的行政管理職權的需要而制定的規範性文件。

【該題針對“經濟法的淵源”知識點進行考核】

16、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國務院所屬的各部、委、行、署以及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是部門規章的制定主體,選項D屬於部門規章的範圍。選項A屬於地方性法規;選項B屬於行政法規;選項C屬於法律。

【該題針對“經濟法的淵源”知識點進行考核】

17、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屬於法律;國務院制定的《總會計師條例》屬於行政法規;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的《上海市技術市場條例》屬於地方性法規;財政部制定的《財政部實施會計監督辦法》屬於部門規章。

【該題針對“經濟法的淵源”知識點進行考核】

18、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首飾店將贗品標為“純白金項鍊”,構成欺詐,屬於可撤銷法律行為。但甲的撤銷權不能獲得支持,因為自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超過1年沒有行使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

【該題針對“可撤銷的法律行為”知識點進行考核】

19、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根據《民法總則》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1)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重大誤解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三個月內沒有行使撤銷權;(2)當事人受脅迫,自脅迫行為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3)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後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

【該題針對“可撤銷的法律行為”知識點進行考核】

20、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權利人超過訴訟時效後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選項A表述錯誤。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後,當事人自願履行義務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義務人履行了義務後,又以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為由抗辯的,法律不予支持;選項B表述錯誤、選項C表述正確。訴訟時效期間屆滿時消滅的是勝訴權,並不消滅實體權利;選項D表述錯誤。

【該題針對“訴訟時效的概念和適用對象”知識點進行考核】

21、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訴訟時效期間的延長只有人民法院才能決定予以延長;當事人不能自行決定延長訴訟時效。

【該題針對“訴訟時效期間的延長”知識點進行考核】

22、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題中首先乙銀行起訴是在3年的訴訟時效期間內(如超過訴訟時效期間就談不上中斷了),其次權利人提起訴訟引起訴訟時效中斷。

【該題針對“訴訟時效期間的中斷”知識點進行考核】

23、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根據規定,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

【該題針對“無權代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24、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選項A: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選項B:行為人與相對人惡意串通,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選項C:條件尚未成就的附條件法律行為未生效,並不是無效法律行為。選項D:基於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屬於可撤銷的法律行為。

【該題針對“無效的法律行為”知識點進行考核】

25、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

【該題針對“執行程序”知識點進行考核】

26、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仲裁一般不公開進行,當事人協議公開的,可以公開進行。

【該題針對“仲裁程序”知識點進行考核】

二、多項選擇題

1、

【正確答案】 BC

【答案解析】 AD可以提請仲裁,但是不適用於《仲裁法》;BC可以提請仲裁,且適用於《仲裁法》。

【該題針對“仲裁的適用範圍”知識點進行考核】

2、

【正確答案】 ACD

【答案解析】 仲裁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須迴避,當事人也有權提出迴避申請:(1)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代理人的近親屬(選項D);(2)與本案有利害關係(選項C);(3)與本案當事人、代理人有其他關係,可能影響公正仲裁的;(4)私自會見當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當事人、代理人的請客送禮的(選項A)。

【該題針對“仲裁程序”知識點進行考核】

3、

【正確答案】 ACD

【答案解析】 仲裁和訴訟應當都實行迴避制度,選項B錯誤。

【該題針對“仲裁程序”知識點進行考核】

4、

【正確答案】 ABD

【答案解析】 仲裁協議具有以下效力:(1)仲裁協議中為當事人設定的一定義務,不能任意更改、終止或撤銷;(2)合法有效的仲裁協議對雙方當事人訴權的行使產生一定的限制,在當事人雙方發生協議約定的爭議時,任何一方只能將爭議提交仲裁,不能向法院起訴(選項C);(3)對於仲裁組織來說,仲裁協議具有排除訴訟管轄權的作用;(4)仲裁協議具有獨立性,合同的變更、解除、終止或無效,不影響仲裁協議效力,仲裁庭有權確認合同的效力。所以本題的答案是ABD。

【該題針對“仲裁協議”知識點進行考核】

5、

【正確答案】 AD

【答案解析】 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發現確有錯誤,認為需要再審的,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或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但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該題針對“審判監督程序”知識點進行考核】

6、

【正確答案】 AB

【答案解析】 根據規定,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或上一級法院申請再審,但是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第二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是終審的判決、裁定,作出時生效。所以AB正確。

【該題針對“審判監督程序”知識點進行考核】

7、

【正確答案】 BC

【答案解析】 附期限的法律行為,是指當事人設定一定的期限,並將期限的到來作為效力發生或消滅前提的法律行為。附條件的法律行為中,所附條件必須是將來不確定的事實,而王某父親的死亡是確定的事實,所以本題不屬於附條件的法律行為,而屬於附期限的法律行為,並且屬於附生效期限的法律行為。

【該題針對“附條件和附期限的法律行為”知識點進行考核】

8、

【正確答案】 ABC

【答案解析】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定代理終止:(1)被代理人取得或者恢復完全民事行為能力;(2)代理人喪失民事行為能力;(3)代理人或者被代理人死亡;(4)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選項D屬於委託代理的終止事由。

【該題針對“代理關係的終止”知識點進行考核】

9、

【正確答案】 ABC

【答案解析】 委託代理關係終止的情形:(1)代理期間屆滿或者代理事務完成;(2)被代理人取消委託或者代理人辭去委託;(3)代理人喪失民事行為能力;(4)代理人或者被代理人死亡;(5)作為代理人或者被代理人的法人、非法人組織終止。選項D屬於法定代理終止的情形。

【該題針對“代理關係的終止”知識點進行考核】

10、

【正確答案】 ABD

【答案解析】 《民法總則》規定:代理人不得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與自己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但是被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的除外。因此該行為效力待定,選項C錯誤。

【該題針對“代理權的行使”知識點進行考核】

11、

【正確答案】 BCD

【答案解析】 《民法總則》規定:代理人不得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與自己同時代理的其他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但是被代理的雙方同意或者追認的除外。

【該題針對“代理權的行使”知識點進行考核】

12、

【正確答案】 AC

【答案解析】 上訴必須具備以下條件:只有第一審案件的當事人才可以提起上訴;只能對法律規定的可以上訴的判決、裁定提起上訴。

【該題針對“第二審程序”知識點進行考核】

13、

【正確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本題四個選項均正確。

【該題針對“法律行為的概念和特徵”知識點進行考核】

14、

【正確答案】 AB

【答案解析】 根據經濟法調整領域的不同,可以將經濟法主體分為宏觀調控法主體和市場規制法主體兩類。

【該題針對“經濟法主體”知識點進行考核】

15、

【正確答案】 BD

【答案解析】 根據規定,因合同糾紛引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因此,本題應由乙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和丁地(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該題針對“民事訴訟的訴訟管轄”知識點進行考核】

16、

【正確答案】 ABD

【答案解析】 C選項引起訴訟時效中止而不是中斷。

【該題針對“訴訟時效期間的中斷”知識點進行考核】

17、

【正確答案】 ABC

【答案解析】 引起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有:權利人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向義務人提出請求履行義務的要求;當事人一方同意履行義務。

【該題針對“訴訟時效期間的中斷”知識點進行考核】

18、

【正確答案】 AB

【答案解析】 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甲乙之間的成立的是不定期的借款關係,債權人在債務人拒絕還款時才知道權利被侵害,開始計算訴訟時效。

【該題針對“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知識點進行考核】

19、

【正確答案】 ACD

【答案解析】 申請仲裁必須符合的條件有:(1)有仲裁協議;(2)有具體的仲裁請求和事實、理由;(3)屬於仲裁委員會的受理範圍。

【該題針對“仲裁程序”知識點進行考核】

20、

【正確答案】 ACD

【答案解析】 仲裁和訴訟應當都實行迴避制度,選項B錯誤。

【該題針對“仲裁協議”知識點進行考核】

三、判斷題

1、

【正確答案】 錯

【答案解析】 當事人提出迴避申請,應當說明理由,在首次開庭前提出。迴避事由在首次開庭後知道的,可以在最後一次開庭終結前提出。

【該題針對“仲裁程序”知識點進行考核】

2、

【正確答案】 對

【答案解析】 本題表述正確。

【該題針對“仲裁協議”知識點進行考核】

3、

【正確答案】 錯

【答案解析】 法律行為所附期限可以是明確的期限,也可以是不確定的期限。

【該題針對“附條件和附期限的法律行為”知識點進行考核】

4、

【正確答案】 對

【答案解析】 本題表述正確。

【該題針對“代理的種類”知識點進行考核】

5、

【正確答案】 錯

【答案解析】 調控主體與規制主體是主導者,但受控主體和受制主體也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和主動性,並非完全被動地受控或受制於人。

【該題針對“經濟法主體”知識點進行考核】

6、

【正確答案】 錯

【答案解析】 兩個以上法院都有管轄權(共同管轄)的訴訟,原告可以向其中一個法院起訴;原告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法院起訴的,由“最先立案”的法院管轄。

【該題針對“民事訴訟的訴訟管轄”知識點進行考核】

7、

【正確答案】 錯

【答案解析】 當事人,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因經濟權益發生爭議或受到損害,以自己的名義進行訴訟,並受人民法院調解或裁判約束的利害關係人。

【該題針對“訴訟的概念及訴訟參加人”知識點進行考核】

8、

【正確答案】 錯

【答案解析】 根據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後,當事人自願履行義務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義務人履行了義務後,又以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為由抗辯的,法律不予支持。

【該題針對“訴訟時效的概念和適用對象”知識點進行考核】

9、

【正確答案】 對

【答案解析】 根據規定,被代理人對第三人表示已將代理權授予他人,但實際並未授權的,屬於表見代理。此時根據表見代理的法律後果,被代理人應該承擔代理的法律後果。

【該題針對“無權代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10、

【正確答案】 對

【答案解析】 本題表述正確。

【該題針對“無效的法律行為”知識點進行考核】

11、

【正確答案】 錯

【答案解析】 申請執行人超過申請執行時效期間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該題針對“執行程序”知識點進行考核】

12、

【正確答案】 錯

【答案解析】 當事人達成和解協議,撤回仲裁申請後反悔的,可以根據仲裁協議申請仲裁。

【該題針對“仲裁程序”知識點進行考核】

13、

【正確答案】 錯

【答案解析】 當事人如果採取仲裁方式解決糾紛,必須首先由雙方自願達成仲裁協議,這一原則體現的是仲裁自願原則。

【該題針對“仲裁的概念和基本原則”知識點進行考核】

14、

【正確答案】 錯

【答案解析】 依據《仲裁法》的規定,仲裁實行一裁終局制度。仲裁裁決作出後,當事人就同一糾紛再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所以本題中,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做法是對的。

【該題針對“仲裁的概念和基本原則”知識點進行考核】

15、

【正確答案】 對

【答案解析】 題目表述正確。

【該題針對“仲裁程序”知識點進行考核】

16、

【正確答案】 錯

【答案解析】 當事人提出證據證明裁決有依法應撤銷情形的,可在收到裁決書之日起6個月內,向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

【該題針對“仲裁程序”知識點進行考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