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麻喇姑和康熙的爱情遗憾:在爱情和自我之间,她选择了自己!

一.

今天这篇文章,小编要说的是《康熙王朝》里面的苏麻喇姑。

要说这个人物之前,需要先把电视剧里的苏麻喇姑和历史上真实的苏麻喇姑分开来。因为如果把剧中角色和历史原型混淆在一起,读者可能会觉得没有逻辑。

历史上的苏麻喇姑和康熙之间是不可能产生爱情的。两个人可是隔了两辈的人。康熙出生时,孝庄太后41岁。而苏麻喇姑是康熙祖母孝庄太后的侍女。以此推断,苏麻喇姑至少比康熙大40多岁。

康熙八岁登基,十岁丧母,自幼在孝庄太后的辅佐和照料下长大。苏麻喇姑是孝庄太后的得力助手,一部分照顾幼年康熙的工作就落到她头上。她精明贤惠能干,为爱新觉罗家族尽心尽力。因此孝庄和康熙对苏麻喇姑这位忠诚老仆非常信任,感情非常深厚。


苏麻喇姑和康熙的爱情遗憾:在爱情和自我之间,她选择了自己!


这一点在孝庄太后死后,康熙对苏麻喇姑的照顾就能看出来。1688年,孝庄太后病逝。主子加上老姐妹逝世后,苏麻喇姑顿时觉得失去生活重心,陷入了孤独和悲伤的情绪中。为了让苏麻喇姑找到新的感情倚仗,康熙下令将年仅两岁的十二皇子胤祹交给苏麻喇姑抚养。这个安排果然让苏麻喇姑渐渐走出了悲伤,她把胤祹抚养长大,一直活到93岁。

苏麻喇姑的人生,长寿而又圆满。以奴婢的身份抚养皇子,得到了皇室上下的敬重和爱戴,这种际遇在历史上很是罕见。因此,苏麻喇姑也成了一个颇具热度的历史人物。

《康熙王朝》中的苏麻喇姑,从孝庄太后平辈降级为小辈,才有了和康熙发生感情戏的可能性。这个角色不过是保留了苏麻喇姑身上特殊的人生际遇。

二.

关于康熙和苏麻喇姑的感情,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伍次友。

伍次友是康熙少年时偶然在宫外认识的一位书生。伍次友洒脱、狂放、有大才,但是不愿意为官。康熙喜欢找他探讨时事,无意中伍次友扮演了康熙民间老师的角色。

伍次友才华超人,丰神俊朗,是最能俘获少女心的类型。苏麻喇姑身处深宫之中,所见之人大多都是追逐名利之徒,和伍次友一比,高下立见,动心就难免了。

在此之前,孝庄太后就曾经告诫过她「皇帝是她的主子,是她的弟弟,但绝对不能是她的夫君」。苏麻喇姑对此乐见其成,她并不吝啬对皇帝的忠诚,但并不乐意成为皇帝的妃嫔。

基于这个告诫,苏麻喇姑嫁给伍次友就有可能成为现实。


苏麻喇姑和康熙的爱情遗憾:在爱情和自我之间,她选择了自己!


随着康熙渐渐长大,冷眼旁观苏麻喇姑的表现,孝庄太后改变了主意。她是一个实用主义者,她不排斥重用有才华的汉人来巩固清朝的统治。但是苏麻喇姑这么好的满族姑娘,与其嫁给伍次友这个汉人,她觉得还是留给自己的孙儿好。

伍次友感受到康熙对苏麻喇姑的情感,留下一句"天地无数有情事,世间满眼无奈人"后慨然远去。苏麻喇姑心死之余,接受现实。

苏麻喇姑对伍次友是有遗憾的。后来出现的李光地,卷入明珠和索额图的党争中,苦不堪言。李光地向苏麻喇姑求救时,刻意提及伍次友。苏麻喇姑没有替他向康熙和孝庄太后求情,但也为他指了一条生路。李光地按照苏麻喇姑的指点,渡过了危机。

伍次友之于苏麻喇姑,更多是少女时代的一次心动。多年后苏麻喇姑回忆起伍次友,就好像那一缕吹皱一池春水的清风。

苏麻喇姑的感情重心,一直都在康熙身上。

三.

康熙渐渐能独当一面后,孝庄太后决定把苏麻喇姑指婚给康熙,位分一上来就是妃位。

孝庄太后以常理度之,认为苏麻喇姑会开心死了。从奴婢升职为主子,荣华富贵从此不缺,谁不欢喜呢?但对于苏麻喇姑而言,这是晴天霹雳。

当妃子的风险和艰难,她太清楚了。

母孝康章皇后都没有活过30岁。生前争斗不休,生活得压抑而又无奈,短寿而死。

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容妃。容妃是后期康熙身边最重要的人。她的出现,弥补了苏麻喇姑出家后康熙的感情空缺。她温柔大度,聪明贤惠,一生都在为康熙着想。唯一的女儿蓝齐儿不得不远嫁给康熙的敌人葛尔丹,她被康熙废黜,最后被人安排去刷马桶。她的悲惨命运,不过是后宫女人的一个缩影。

真正爱康熙的人,命运悲惨;不爱康熙的妃嫔,却被他尊养在后宫,比如惠妃等人。

所以,当苏麻喇姑听到指婚的懿旨时,她已经下定决心,抗旨不遵了。


苏麻喇姑和康熙的爱情遗憾:在爱情和自我之间,她选择了自己!


康熙让他们共同的玩伴魏东亭前来劝她,当魏东亭开玩笑着说「恭喜娘娘」时,苏麻喇姑忍不住哭了。她问魏东亭当初清除鳌拜时,皇帝连你都不信,派人监视,为什么要我嫁给皇帝,去过那样的日子呢?魏东亭立即收起了玩笑之心,变得凝重而又紧张,再也不想开口劝苏麻喇姑了。

魏东亭无功而返后,康熙亲自来劝苏麻喇姑。康熙对苏麻喇姑说:"朕有时候,真想成为你手中的丝线,也被你织成千丝万缕。"

康熙帝王一生,再也没有说出过如此感动人的情话。

苏麻喇姑依旧不愿意当皇帝的妃子。她可以当皇帝的姐姐,当皇帝的婢女,就是不当妃子。

孝庄太后一开始对此很自信。她指婚无数,认为这仅仅是女方的矜持和矫情,过了就好。

意识到苏麻喇姑的坚决态度后,孝庄太后陷入了困惑中。她认为她看懂了苏麻喇姑的心思,她不懂为什么她主动成全这段情时,反而招来苏麻喇姑如此激烈的反抗。

四.

苏麻喇姑多年的付出为她博得了生存的机会。孝庄太后没有追究她抗旨不遵的罪过,允准了她的请求,让她在宫内出家,代发修行。

苏麻喇姑从此淡出康熙的生活。但她依旧是康熙心中的一抹温情。两人没有成为夫妻,反而以另外一种方式完成长相守。

康熙有一次生病,不想吃药,无人敢劝。孝庄又让苏麻喇姑去照顾他。苏麻喇姑端来药碗,康熙无可奈何,只能趁着苏麻喇姑不注意时,偷偷把药洒掉了。这一刻,康熙似乎又回到了少年时期,那个时候苏麻喇姑管着他,又惯着他,只是这样的陪伴再也不会有了。

康熙每当碰到烦恼时,就会到苏麻喇姑的住处坐坐,仅仅是闲聊几句,似乎就能让他感到些许轻松。

如果这个时候苏麻喇姑是皇帝的妃子,有了自己的子女,有了自己的算计,她能和皇帝保持这样的相处状态吗?

肯定是不会了。甚至有可能是相看两厌。


苏麻喇姑和康熙的爱情遗憾:在爱情和自我之间,她选择了自己!


人生即将步入终点时,孝庄太后问苏麻喇姑当真不爱皇上吗?苏麻喇姑哭了。她其实是爱的,只是她拒绝这份爱。

苏麻喇姑在拒婚的时候说:"我不愿意当妃子,那是因为我瞧够了妃子的辛酸,这些当娘娘的,表面上又尊贵又风光,但是背地里,你算计我,我算计你,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在梦里都在争宠,你看鄂娘娘和佟皇后,争了一辈子,到头来,都没活过30岁。 我实在是怕过这种日子,皇上是天下人的皇上,不是自家的男人,妃子是用来传宗接代的,皇上要是喜欢你就来看看你,不喜欢就撂在一边,一旦圣眷衰落,连太监都瞧不起你,皇上为了保住皇位,什么事都做得出来。连你都害怕了,干嘛还把我往火坑里推。"

这说明,她不愿意和皇帝的关系变得极度不平等,失去尊严和自我,心情喜怒皆系于皇帝一身。

不管皇帝有多爱她,只要康熙是皇帝,感情里这份不平等的属性就不会改变。她不愿意承受飞蛾扑火般的爱情,用自己的生命和心力去填平鸿沟。

容妃这样爱了,又如何呢?她在深宫中熬干了自己的心血,下辈子再也不想进宫了。

所以,在爱情和自我之间,苏麻喇姑选择了自我。这反过来又让她和康熙的关系一直停留在最美好的阶段,从未变质。

这才是我如今看懂苏麻喇姑的地方。以前认为相爱就一定要在一起,现在才了解这仅仅是偶像言情剧。一个人的爱情,不应该大于一个人的人生和自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