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 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如何融入日常學習與生活

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表示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是固本工程、鑄魂工程、打底色的工程。

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如何“圈粉”?築牢課堂教育主陣地,提升教師文化底蘊,將經典融入日常生活……各地各校探索了這些好做法。具體怎麼做?一起來看《人民日報》這篇報道↓↓↓

《人民日報》: 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如何融入日常學習與生活

▲《 人民日報 》2018年4月18日12 版

全文如下

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

這樣“圈粉”

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表示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是固本工程、鑄魂工程、打底色的工程。早在2014年教育部就印發了《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與進課堂工作得到高度重視。

但不少學校在實踐中,遇到了缺師資、缺教材,碎片化、不繫統,重知識、輕興趣,課時緊、難安排,家校分、銜接難等問題。此外,由於尚未有統一的實施規劃,不同地區和學校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也不容忽視。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的整體進度如何,有哪些新鮮做法,一線教師有哪些體驗,專家有何破解難題的良策?

要讓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更全面、系統、可持續,課堂是最好載體

日前,北師大京師附小,一個一年級班級舉行了一節名為“百善孝為先”的主題班會。

課堂上,教師首先帶領學生朗讀《弟子規》,繼而向學生講解了“孝”字的漢字構形和古今演變過程。隨後,學生和家長穿戴漢服共同體悟漢文帝“親嘗湯藥”的故事,教師則通過多媒體展示黃香溫席的故事。最後,學生們承諾每天幫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並親手製作卡片、臨摹“孝”字。20分鐘的課程,形式豐富多樣,幫助學生更深刻地領會“孝”的內涵。

這節課只是學校《漢字與美德》校本課程中的一講。《漢字與美德》系列課程從漢字切入,將“孝悌忠信禮義廉恥”8個漢字和傳統文化知識融入6個年級的課程,其活潑的形式受到學生和家長的歡迎。

“課堂是傳統文化傳承的主陣地,推廣優秀傳統文化的不應只是開展大型活動,學校要從辦好活動轉向辦好課程,讓傳統文化不僅走進學校,更要走進課堂。”京師附小校長郝雅玲認為,活動是一時的,課堂則更長效。要讓傳統文化教育更加全面、系統、可持續,課堂是最好的載體。

《人民日報》: 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如何融入日常學習與生活

▲北京市東城區金臺書院小學學生在體驗古法拓字。(盛全紅 攝)

然而,有專家認為以往的傳統文化課程或多或少存在不足。比如,有些忽視了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不能按照年級循序漸進,進而給學生帶來負擔;有些授課方式不夠靈活,未能讓學生真正參與其中,讓學生感覺枯燥無味;有些則過度強調技能,忽略文化內涵的挖掘,不能給學生帶來真正的啟迪和引導等。

2016年秋季學期,教育部組織專家編寫的義務教育階段語文、歷史等科目的教材已經強化了優秀文化教育的內容,並投入使用,高中各學科教材編寫修訂工作正在進行。如何在教材編寫中進一步增加傳統文化研究學者力量,開展深入研究,進一步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是關係傳統文化進校園、進課堂實施效果的重要內容。“要讓傳統文化走進課堂、引發學生興趣,就要基於學生特點、學校特長、當地文化特色,精心設計課程內容。學校層面要對傳統文化有一個整體思路,選好切入點,確保前期有設計,後期有提升。”郝雅玲表示,希望能有更高水平的教材和校本課程,確保在課堂上將傳統文化最精華的部分以最好的方式呈現給學生。

《人民日報》: 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如何融入日常學習與生活

▲石家莊市舉辦中小學生戲曲彙報演出, 圖為小戲曲演員在表演《國韻集萃》。(翟羽佳 攝)

抓住師資建設這個“牛鼻子”,用教師的言行表率點燃學生對真善美的嚮往

師資隊伍建設是傳統文化進校園的“牛鼻子”,傳統文化在廣大校園煥發生機,用優秀傳統文化浸潤學生成長之路,教師的能力至關重要。教育部相關負責人曾強調,要給學生一杯水,老師就要有一桶水,只有提升教師的相關素養,才能帶動學生,提升學生的綜合文化素養。

“我國對教師的優秀傳統文化培訓尚處於起步期,加之師範教育階段及教師上崗前培訓階段對傳統文化側重不多,教師自身的文化底蘊不足已成為對傳統文化進校園最大的制約。”北京師範大學繼續教育與教師培訓學院院長王文靜教授說,“當前教師傳統文化素養培訓還需要從‘根’上入手,以中華傳統經典為根脈,引導教師在品讀經典中提升氣質,學會覺察反思。引導教師用好課堂和校園,以自己的學識閱歷和言行表率點燃學生對真善美的嚮往,通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教師,將之貫穿到教師職業生涯的始終,實現立德樹人,切實幫助教師承擔起化育人心的國家責任、政治責任、社會責任和教育責任。”

“教師傳授傳統文化,要口傳心授,只有用真心傳授,學生才能真正體會到老師的用心,才能發自內心地接受。”王文靜說。

2015年下半年,北京市中小學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行知”計劃啟動。通過開展系列集中培訓,邀請知名專家走進學校,分別開設經典閱讀、書法“行知”教育工作坊等活動,引領學校在“知行合一”中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截至2017年底,北京市已有9個區域、23所中小學校作為首批項目學校結項。

“對教師進行傳統文化培訓,不僅能彌補教師知識層面上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喚起教師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從而帶動教師從被動參與轉向主動學習、自主研究。”京師附小教學主任呂惠芳說,“當前教師傳統文化培訓仍需制定配套的激勵、協調和評估機制,從而促進廣大一線教師自覺自願地參與培訓項目,培育一支學教結合、知行合一,兼備傳統文化素養和現代教育理念的優秀教師隊伍。”呂惠芳說。

《人民日報》: 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如何融入日常學習與生活

▲河北唐山市古冶區唐家莊第二小學的孩子們正在學習體驗茶藝

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不能僅停留在書本上、課堂內,要全方位“融入貫穿”

要讓傳統文化在校園實現全方位的“融入”和“貫穿”,就不能讓傳統文化教育僅停留在書本上、課堂內、學校中,要讓學生在豐富的實踐中感受文化精髓,在“知行合一”中收穫真正的成長。日前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也專門要求,“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藝術體育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貫穿於啟蒙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各領域。”

在北京市朝陽區勁松第四小學,學生不僅誦讀經典,更用經典規範自身言行。“站如松,坐如鐘”“言必信,行必果”“勿以善小而不為”……這些傳統禮儀和美德,已經成為對學生的日常規範。“現在還有一部分人認為,傳統文化只是體現在‘外物’和‘表面’上,忽略了傳統文化的靈魂和根脈。傳統文化事關人格教育,都需要體現為一個‘潤’字。”四小校長陳金榮認為。

踐行優秀傳統文化,還要延伸到家庭和社會。有教師談道,無論是寒暑假裡“文明灑掃,日行一善”的“德育作業”,還是引導學生髮現“家裡的老規矩”,無論是在重陽節讓學生為社區老人敬獻重陽糕,還是在重大紀念日鼓勵學生參與志願服務,以學校教育牽動家庭和社會教育,能讓走進校園的傳統文化也“走出去”,讓學生真正成為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和傳播者,而這股正能量也將帶動家庭、影響社會,成為社會發展的動力。

作者 | 趙婀娜 楊寧 毛殷平

來源 | 《 人民日報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