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读书,疑惑越多?

读书可解惑,亦能生惑。有惑,知惑,方能解惑。

答案其实很简单,举个例子:

一开始你一无所知,接着你学会从1数到5,如果你没有继续读书,你会以为全世界只有这5个数字。

可后来你发现这5个数字根本不够用,你产生了疑惑,于是你继续读书,发现原来还有比5大的数字。

再后来,随着读书学习的深入,你发现还有加减乘除,还有乘法口诀,还有函数,还有几何……

为什么越读书,疑惑越多?

知识是无穷无尽的,知识是系统的,是分层次的。无论是哪一方面的知识,哪怕是业界权威学术泰斗,他也不敢说自己已经掌握了行业内所有的知识。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读书就像打怪升级,一开始很容易通关,越到后面的关卡,我们面临的任务就越困难越高级,我们越需要修炼新的更强大的技能,获取更厉害的装备才能通关。

同理,我们读书越深入,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越繁杂,对于刚接触某一方面知识的我们来说,疑惑自然也就越多。但这并不代表我们越来越无知,反而我们是不断地在提升自己的层次。

因此,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这么理解,疑惑越多,说明我们看问题的角度越全面了,我们掌握的知识更系统了。有了疑惑,我们才知道自己应该从哪里去提高。没有疑惑,恰恰是最危险的,因为我们自以为都懂了,其实是我们自己不知道哪里有疑惑罢了。

认知的四个境界:

为什么越读书,疑惑越多?

认知的四个境界

没有疑惑,我们可能还停留在第一个境界: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此时的我们,就如同井底之蛙,以为眼前就是全世界,自负且愚昧。

产生疑惑,说明我们到达了第二个境界:知道自己不知道。此时的我们,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会充满焦虑甚至绝望。

这时我们通过系统地读书学习,走出绝望之谷,攀登开悟之坡,最终才能抵达持续平稳的高原。

为什么我们要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这个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