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天命的大勇敢——昆陽之戰的劉秀

王莽後期,在一系列不切實際的政策之下,內憂外患,群雄逐鹿。

安天命的大勇敢——昆陽之戰的劉秀

公元23年,漢光武帝劉秀還是一個草頭將軍,隨眾攻下昆陽後,面臨王莽軍隊的強大反撲。當時,王莽派王邑、王尋兩員大將,率眾四十三萬,號稱百萬,浩浩蕩蕩的殺過來。

劉秀隊伍中的將軍大多綠林出身,見勢不妙,第一想到的就是跑。劉秀看不過去,發話說:“現在緊要時刻,大家不想著怎麼萬眾一心,打敗敵人,建立功業,難道還想回家守著老婆孩子嗎?(今不同心膽,共舉功名,反欲守妻子財物邪!)”

笑話,那時劉秀算老幾?諸位將軍反過來吹鬍子瞪眼:“心情好叫你一聲將軍,你姓劉的敢這樣?(劉將軍何敢如是!)”

劉秀也不生氣,笑笑就起身走了。(秀笑而起。

等到哨兵回來報告說,王莽大軍已經到了城北,漫山遍野都是,不見盡頭。眾將才覺得跑已經是跑不掉了,但怎麼打,心裡都沒底,不禁又想到劉秀。於是,又把劉秀請回來:“劉將軍你說怎麼搞?(

更請劉將軍計之。)”

然後劉秀一五一十的把自己的計劃說出來,眾將一個個俯首聽命,都說好。最終,在劉秀的英明領導下,起義軍以寡敵眾,殺的王莽軍屁滾尿流,伏屍百里。經過這一戰,劉秀的威名轟動天下。眾將說:“劉將軍平生見小敵怯,今見大敵勇,甚可怪也!

眾將覺得奇怪,真正懂得勇敢是什麼的人卻不奇怪。當年,韓信被一個二愣子當街逼住。他說,韓信你今天要麼殺了我,要麼從我胯下鑽過去。韓信打量了他一番,利利索索的從胯下爬了過去。滿街的人都認為韓信是膽小怕事的人。等到韓信幾經生死,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之後,我想滿街的人也會說:“韓將軍平生見小敵怯,今見大敵勇,甚可怪也!”其實,這些人又怎麼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勇呢?

劉秀據理力爭,被一通呵斥,笑笑走了。這是膽怯的表現嗎?難道和諸位將軍又哭又鬧的大吵一頓就是勇敢了?大吵一頓的後果除了軍心更加渙散,還有什麼作用?王莽軍剛來的時候,全部的人一門心思想的都是如何逃跑。當時逃跑是主旋律,是無可匹敵的大形勢。雖然覆巢之下無完卵的道理顯而易見,但劉秀人微言輕,又有什麼可以挽回的呢?責問一番道理,那是盡人事。笑笑走了,那是安天命。

然後哨兵報告說,敵軍漫山遍野,已經跑不掉了。跑不掉,只能打,形勢又很快發生了變化,打仗成了主旋律。劉秀又被請回來,身先士卒的打了一場震撼天下的大戰役。大家就很奇怪了,平日裡看你這麼膽小,碰到強敵反而特別勇敢。其實,劉秀還是那個劉秀,根本沒有變,也不會變。劉秀自始至終做的只是六個字:盡人事,安天命。

盡人事是智,安天命是勇。

天命是什麼?天命是知己知彼,是一方面明確自己內心的信念,另一方面明白天下的發展趨勢。

安是什麼?安不是一味的順從外部的趨勢,也不是一味的強調自己的信念,而是在外部趨勢和內心信念之間找到平衡點。

在大家都想跑的時候,劉秀知道再怎麼說都是沒用的,輕輕一笑就是一個安,就是一個勇。等到大家發現逃無可逃,都想打的時候,劉秀身先士卒,不管成敗,不管生死,直面強敵,還是一個安,還是一個勇。誰說劉秀一會兒膽怯,一會兒勇敢呢?

韓信遇到那個給他兩個選擇的少年。少年有恃無恐,殺了他的潛臺詞就是你也得死,這就是當時的形勢。但又有誰明白韓信心裡想要的是什麼,他的信念是什麼?

韓信曾經對給他飯吃的大媽說,以後一定重重的謝你。大媽說,你自己飯也吃不飽,要人可憐,我會奢望你的報答?大媽看不到功成名就的韓信,市井裡的無賴少年怎麼知道韓信心中的遠大志向呢?韓信受了胯下之辱,在少年看來那是膽小,但從韓信心中的信念和當時的形勢來看,這卻是安天命,這卻是勇敢。

很多時候,忍讓比憤怒需要更多的勇氣,活著比死去需要更多的勇氣。忍讓是時不我利的胯下之辱,活著是人定勝天的背水一戰。

勇敢,勇敢。勇敢是對信念的勇敢,而不是拿自己生命開玩笑的愚蠢。

勇敢是自己心裡的勇敢,而不是別人眼裡的虛榮。

勇敢是一生的勇敢,而不是一時一刻的激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