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死不降的張巡橫遭非議,古代也有“鍵盤俠”?

安史之亂爆發以後,張巡是為數不多的,拼死抵抗的郡守之一。張巡的最後落腳點是睢陽,他和許遠組織一萬多官兵,共守睢陽城,他們抵擋住了十幾萬叛軍一次又一次的進攻,糧盡了吃茶紙樹皮,這些吃完了殺馬吃,馬吃完了就到了以人為食的地步。張巡殺死了自己的愛妾,許遠也殺死了自己的家奴,後來擴展到城裡的老弱婦孺。到城破的時候,僅剩四百人,都抱以必死的決心,竟無一人願意投降,可以說既慘烈又壯烈。人們對張巡的爭議點,也就在於吃人上。

寧死不降的張巡橫遭非議,古代也有“鍵盤俠”?

作為一方郡守 是“活人”還是“全節”?

在張巡所處的那個時代,人們對忠義的理解,和後世是不太一樣的。比如當時在洛陽,也有這麼一位寧死不屈的忠臣,他叫盧奕。盧奕陷偽以後,不願意為叛軍效力,因此被殺。戰亂平定以後,盧奕被朝廷追贈為兵部尚書。但是在議定諡號的時候,卻出現了一些爭議,一些人認為:

洛陽之存亡,操兵者實任其咎,非執法吏所能抗。師敗將奔,去之可也。委身仇寇,以死誰懟?---《舊唐書》

“師敗將奔,去之可也”,他們認為丟洛陽的責任在於守城將領,盧奕作為一名執法吏,不需要去承擔這些責任。盧奕自投死路,為國殉難是愚蠢的,沒有意義的行為,並不值得特別嘉獎。那麼,以這樣的觀點再來審視張巡的話,就不是嘉獎不嘉獎的問題了,而是張巡有罪。

議者或罪張巡以守睢陽不去,與其食人,曷若全人。---《資治通鑑》

這裡是怪罪張巡堅守睢陽不去,造成了人吃人的悲劇,最終結果還是城破身亡,不如一開始就選擇保全百姓。然而在被叛軍合圍的情況下,張巡想要保全百姓,就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投降。是向朝廷盡忠,保全名節,還是向叛軍投降,保全百姓?

區區萬餘人,面對十幾萬大軍,張巡要盡忠,就只能選擇玉石俱焚了。

寧死不降的張巡橫遭非議,古代也有“鍵盤俠”?

張巡的辯護人:功與罪 初心很重要

面對時人的非議,張巡的朋友李翰要為他辯護。李翰上表請求為張巡立傳,把這些事情的前因後果交代清楚。李翰認為,張巡以寡擊眾,以弱制強,誓死保江淮以等待官軍救援,拖住了叛軍十幾萬人馬,是有大功的。

巡所以固守者,以待諸軍之救,救不至而食盡,食既盡而及人,乖其素志。---《資治通鑑》

李翰認為吃人並不是張巡的初心,而是無奈之舉。固守孤城,糧盡無援,已經到了絕境。按照張巡的功績,即使有初心吃人,以區區幾百人,換取整個局勢對朝廷有利,那也是值得的,是能夠功過相抵的,更何況張巡一開始,也沒想到會遭遇到要吃人的絕境。李翰表達完自己的觀點,“眾議由是始息”,這個很有意思,不代表大家都認同李翰了,而只是沉默了,不再說話了。

寧死不降的張巡橫遭非議,古代也有“鍵盤俠”?

入選《正氣歌》 終獲後人認可

張巡雖然在同時代人當中,沒有得到普遍認可,但到了宋代,忠臣楷模文天祥編的《正氣歌》裡,卻抉選了張巡和顏杲卿,“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文天祥將他們放入詩歌織就得忠臣烈士譜系中,為後人世代傳頌。在宋朝“忠臣不事二主”的輿論環境中,張巡顯然成了人臣楷模。

寧死不降的張巡橫遭非議,古代也有“鍵盤俠”?

張巡在唐受譴責,在宋受推崇,褒貶之間都體現了士人階層的軟弱性。在唐朝,士人“為賊玷汙者半天下”,大家都不抵抗,張巡的行為就顯得極為扎眼;在宋朝,面對外族的入侵,士人們依舊軟弱,更是需要以張巡們的事蹟,號召士人們奮起抵抗。但往往事與願違,在外部壓力面前,士人們大多數是顧小家而不顧國家,一直到明清易代,前明遺老堅守氣節,自己不出仕,卻鼓勵後代考取功名,為的也是自己小家的利益。像張巡這種忠臣烈士,少之又少。

對於古代“鍵盤俠”們對張巡的評價,您認可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