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血液保障困難,熊貓血患者手術輸血,還有這種解決辦法!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席捲神州大地,危難時刻,在白衣戰士們挺身而出和全國人民的團結一致抗擊疫情下,疫情已基本控制。由於疫情防控需要,全國大部分人需要居家隔離,街頭市民獻血人數驟減,導致臨床用血面臨著極大壓力。對於熊貓血患者來說,平時都很難在人群中找到同型血液的獻血者,疫情期間血液保障更為困難,但是病情不斷變化,預期手術不能一拖再拖,那到底怎麼辦呢?今天,小楊就給大家說一說熊貓血患者臨床用血的一種解決辦法:自體輸血!

疫情防控血液保障困難,熊貓血患者手術輸血,還有這種解決辦法!

一、 什麼是自體輸血?

醫學上講的自體輸血就是自身輸血,是採集患者自身血液或者血液成分,或回收手術野、創傷區無汙染的血液,經保存或處理後,當自身手術或緊急情況需要時再回輸給病人的一種輸血技術。

二、 自體輸血主要有三種方式,貯存式自體輸血、稀釋式自體輸血、回收式自體輸血。

貯存式自體輸血:是指在手術前數週採集自身血液(全血或血液成分)保存,以備手術時用。

疫情防控血液保障困難,熊貓血患者手術輸血,還有這種解決辦法!

稀釋式自體輸血:是指在麻醉成功後、手術開始前,採集病人一定數量的血液,同時輸注一定數量的晶體和膠體溶液以補充有效循環血容量,維持血容量在正常範圍,使血液稀釋,並在病人手術開始後,失血時回輸其先前採集的血液,以保證手術順利完成。

回收式自體輸血:是指在病人手術過程中將術前已出血液(外傷出血)或手術出血(術後引流血液)經過回收、抗凝、過濾、洗滌、濃縮等處理後,再回輸給患者的一種輸血技術。

疫情防控血液保障困難,熊貓血患者手術輸血,還有這種解決辦法!

三、 自體輸血有哪些優點:

1. 自體輸血可以杜絕異體輸血傳播疾病,如肝炎、梅毒、艾滋病、鉅細胞病毒感染等20多種經血液傳播的疾病;

2. 自體輸血可以避免同種異體血液免疫反應,如同種抗體產生和同種輸血後免疫抑制。

3. 自體輸血可以避免同種異體血液輸血不良反應。

疫情防控血液保障困難,熊貓血患者手術輸血,還有這種解決辦法!

四、那麼,熊貓血患者手術究竟該如何解決臨床輸血問題呢?

眾所周知,熊貓血並不是熊貓身上的血液,實際上是指一種稀有血型血液,醫學上稱為“Rh陰性血”。臨床上根據紅細胞膜上是否含有D抗原,將人類血液分為Rh陽性血和Rh陰性血,其中含有D抗原的稱為“Rh陽性”,未含有D抗原的稱為“Rh陰性”,即我們常說的“熊貓血”。在我國,苗族是Rh陰性血人口比例最高的民族,約為13%;維吾爾族約5%;漢族僅0.2%-0.4%,因此相同型的Rh陰性血液顯得異常珍貴!

疫情防控血液保障困難,熊貓血患者手術輸血,還有這種解決辦法!

由於熊貓血在人群中比例太少,血液中心經常庫存不足或沒有庫存!這時候熊貓血患者手術用血,最好就要採取自體輸血。如何選擇三種自體輸血方式,取決於患者病情、手術方案難易程度、手術部位、預估出血量多少等。稀釋式自體輸血和回收式自體輸血都是手術中進行,自體輸血量有限,萬一出血量太多,血液不夠用,那無疑增大了手術風險和不安全因素。為保障安全,熊貓血患者手術前幾周內,最好在輸血科備好貯存式自體血液,有備無患,在手術中可以同時採取稀釋式或回收式自體輸血。如果預估出血量大,有異體血液時,可以準備交叉配血相合的異體血液。

疫情防控血液保障困難,熊貓血患者手術輸血,還有這種解決辦法!

五.貯存式自體血液可多次採集,儲備較多血液,更適用於較大或複雜的手術。臨床常用的採集方式有蛙跳式採血法和步積式採血法,可最大限度在30天內採集到1600ml-2000ml血液,需根據患者血常規結果、心肺功能評估和手術用血計劃綜合制定採血方案,決定是否需要使用促紅細胞生成的藥物等。採血前一週可補充鐵劑,有條件可同時應用促紅細胞生成素,促進患者自身紅細胞的生成。

我是小楊,希望我的解釋會對您有所幫助,更多健康科普知識,歡迎點擊加關注,謝謝!

疫情防控血液保障困難,熊貓血患者手術輸血,還有這種解決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