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到了愛美年紀,父母的引導至關重要,要做好這幾件事情

文|空谷幽蘭

前幾天和鄰居們閒聊,有個鄰居說她們單位的一個同事因為閨女打耳洞被批評了。那女孩兒才七歲,剛上小學,一天晚上女孩兒放學回家,高興的讓媽媽看自己的耳朵,仔細一看大吃一驚,原來自己的女兒竟然偷偷的打了耳洞。一時之間,這位媽媽脾氣上來了,對女孩兒批評了起來。

女兒到了愛美年紀,父母的引導至關重要,要做好這幾件事情

“你還這麼小,居然揹著家裡偷偷打耳洞,我同意了麼?你小小年紀不好好學習,淨整一些沒用的。”

女兒到了愛美年紀,父母的引導至關重要,要做好這幾件事情

“媽媽,班裡的好多女生都打了耳洞,我是和同學一起打的。”

“送你去學校是讓你好好學習的,不是讓你學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的,你怎麼不向學習好的學生學習?天天都和什麼樣的學生一起?”

“你覺得打耳洞很好看麼?學生沒有學生的樣子,這像什麼?簡直是一個壞女孩兒!”

女兒到了愛美年紀,父母的引導至關重要,要做好這幾件事情

這位媽媽是越說越生氣,看著自己女兒有這樣的行為,甚至表示“未來堪憂”。

打耳洞本身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很多女孩子為了漂亮會打耳洞,這位媽媽之所以會因為這麼普通的一件小事生氣,不過就是因為女兒太小,在該學習的年齡段做了與學習無關的事情。可是這位媽媽的做法就真的一點錯都沒有麼?

得知孩子打耳洞,家長應該怎麼做?

當發現孩子在沒有經過家長允許的情況下打了耳洞,家長該怎麼辦呢?

顯然,這位媽媽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在不瞭解孩子為什麼打耳洞的情況下,這位媽媽劈頭蓋臉的就是一頓批評,甚至說出“壞女孩兒”這樣的話,沒有給孩子任何解釋的機會。這對孩子是不公平的,不僅會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還會疏遠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

女兒到了愛美年紀,父母的引導至關重要,要做好這幾件事情

孩子為什麼想打耳洞?

除了一些特殊的習俗文化,其實原因不外乎這幾種:

1、求關注心理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大人熱衷於追求美麗,小孩子也是一樣的。當他們發現別人耳朵上戴著那麼漂亮的裝飾品,就會產生羨慕的心理,從而想成為那個被羨慕的對象。在這種心理促使下,孩子會覺得打個耳洞並不是什麼大事,就好比媽媽塗個口紅。

女兒到了愛美年紀,父母的引導至關重要,要做好這幾件事情

2、好奇心理

小孩子都有好奇心,尤其是對沒有經歷過的事情,總想嘗試嘗試。對於打耳洞這件事情,小孩子想的可能是“為什麼耳朵上會有兩個小孔”、“這兩個小孔是怎麼來的”、“耳朵上的小洞疼不疼”等等諸如此類。

當沒有人給與他們答案時,他們就會想著親自去找出答案。

3、逆反心理

所謂逆反心理,是人與人之間為了維護自尊,對對方的要求採取相反的態度和言行的一種心理狀態。就拿打耳洞這件事來說,也許孩子本身對耳洞並不感興趣,但家長越是反對,孩子就越是堅持,這就是逆反心理的表現。

女兒到了愛美年紀,父母的引導至關重要,要做好這幾件事情

家長要向孩子坦白打耳洞的弊端

家長生氣小孩子打耳洞,不完全是因為影響學習,更是為孩子的身體健康著想,家長應該對孩子坦誠,讓他清楚打耳洞的危害的同時,也瞭解家長的良苦用心。

首先,孩子太小,考慮到身體發育不完全,這種情況下打耳洞,有可能會影響身體正常發育,不利於孩子健康正常。而且小孩子喜歡嬉戲打鬧,玩耍時下手難免輕重不可控制,如果不小心傷到了耳朵,豈不是得不償失麼?

女兒到了愛美年紀,父母的引導至關重要,要做好這幾件事情

其次,打耳洞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如果沒有打好,又不懂得如何保護傷口,那麼很可能引發炎症,耳朵受了疼,又耽誤了時間,分散了學習精力。

另外,有了耳洞,就會想著如何裝飾它,什麼首飾漂亮?在哪裡去買?這些問題總會縈繞在孩子腦海中,哪裡還能集中精力的投入到學習中去呢?而且不同的首飾也會引起相互自檢的攀比之心。

孩子追求完美,更是有追逐進步的優秀品質

如果孩子打耳洞是為了變得更漂亮,更完美,那家長也不要只看到負面影響。人們說“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家長有一個追求完美的孩子,那多半是背後有追求完美的嚴厲型父母。

富蘭克林說“雖然我從未達到自己期待的那麼完美,甚至遠遜於期盼,但藉由這樣的期望,我至少努力成為一個比原來的我更好、更快樂的人”。

女兒到了愛美年紀,父母的引導至關重要,要做好這幾件事情

如果父母從小就給孩子梳理正確、健康的審美觀,那麼追求完美的孩子,一定會沿著這條正確、健康的審美觀道路走下去,並且還會朝著“更優秀”的方向進步,難道你不因為有這樣優秀品質的孩子而感到自豪和欣慰麼?

孩子對美與醜懵懂無知,家長該如何培養他的審美觀?

美好的事物總是讓人嚮往的,但是要真正懂得美與醜,並且能夠進行美的創造,對孩子的審美觀教育就尤為重要。

女兒到了愛美年紀,父母的引導至關重要,要做好這幾件事情

因為孩子正處於身體發育成長、求知慾望強烈的年齡段,審美教育同德、智、體教育一樣重要,對孩子的未來都有深遠影響。

1、不要阻擋孩子追求完美的腳步

孩子認為美好、並且追求的事物,家長不要第一時間就拋出反對意見,基於孩子存在的逆反心理,越是反對,就越是堅持,這隻會適得其反,甚至產生更加嚴重的後果。不妨暫時默許孩子的想法,找到合適的機會再深刻教育。

女兒到了愛美年紀,父母的引導至關重要,要做好這幾件事情

2、幫助孩子認識美的概念

什麼是美?什麼是醜?認識美,這是培養孩子審美觀的第一課,只要讓孩子心中認識美的標準,並且能夠通過這個標準去衡量、去判斷萬事萬物的美與醜,從而自行擴大他的審美範圍。

3、心靈美才是真正的美

我們經常提到的一詞“心靈美”,所謂的心靈美,就是人的道德水平高。

一個人如果有美德,即便沒有完美的形體和容貌,也會讓人肅然起敬。鋼鐵戰士劉琦就是一個讓人肅然起敬的人。為了滅火,他失去了四肢和五官,雖然他的外形醜,可他擁有一顆美好的心,有光彩照人的品質。

女兒到了愛美年紀,父母的引導至關重要,要做好這幾件事情

家長,要培養孩子做一個心靈美的人。

科爾頓說“美麗的身材可以吸引傾慕者,但是,要永久的吸引他,需要美麗的靈魂”。

女兒到了愛美年紀,父母的引導至關重要,要做好這幾件事情

如何鼓勵孩子創造美?

萬物皆有美與醜,在孩子成長髮育階段,家長引導他們去用心靈發現和感受美,讓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去創造美。

A在孩子處於認知發展最初的階段,培養他的發現能力是創造美的的第一步。

美麗奇妙的世界將是他們最好的課本,自然界中,豐富的食物和現象可以給他們形成美感的源泉,利用周圍的環境,引導他們觀察、感受、欣賞這一切。

傾聽大自然中的各種聲音,鳥叫聲、蟲鳴聲、流水聲,藉助聲音,幫助孩子領略自然美。

女兒到了愛美年紀,父母的引導至關重要,要做好這幾件事情

B認同孩子的閃光點

猶太人認為:有些父母習慣於用挑剔的眼光來看孩子,對孩子要求很苛刻,現在很多父母都很迫切地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如願地成才,但過度的挑剔和苛刻的要求只會適得其反。

有的父母無法忍受孩子暫時的成績不好,更不能忍受成績不好是因為“打耳洞”這樣的事情造成的,因此把各種不滿、急躁的情緒傳遞到孩子身上,又打又罵,反而會讓孩子產生極強的逆反心理,更加叛逆。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功課不好的孩子,可能他繪畫有天賦,拿起筆就能畫出心中的所想。若是這樣,家長就應該認同他在繪畫方面的能力,不要因為功課不好而抹殺他對繪畫的摯愛。相反要鼓勵他的,讚美他。

女兒到了愛美年紀,父母的引導至關重要,要做好這幾件事情

C用行動賞識孩子

當發現了孩子的優點,家長千萬不要吝嗇的藏著掖著,“你真棒”、“你真聰明”,說一句簡單的話,對孩子激勵的作用就極大。

當然,賞識孩子也不要僅僅表現在口頭上,還是要給他創造展示自己的機會,充分發揮他的才智,讓他發現自己的長處,體會成功的滋味。

女兒到了愛美年紀,父母的引導至關重要,要做好這幾件事情

D給孩子足夠的空間

即便是孩子,家長也應該給給與他足夠的個人空間。現在有很多家長擔心孩子學壞了,恨不能二十四小時看著,這怎麼利於他健康成長呢?家長永遠不可能一輩子看著孩子,早晚要有放手的一天。給他足夠的個人空間,或許他能夠在這小小的空間中創造出更多美好。

孩子讀書的時候,家長希望他能好好學習,取得優異的成績,步入社會後,希望他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有不錯的待遇。這樣一路走來,在教育這件事情上磕磕絆絆,有些家長力不從心,有些家長以失敗告終,但是聰明的家長並不會嚴格管制孩子,而是在他成長過程中起到引導、引領的作用。

孩子打耳洞,看似一件小事情,背後卻能延伸這麼多的教育問題,與其歇斯底里的責罵他,倒不如做個聰明的家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