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由周姑戲演變而成的五音戲,有何特點和價值?

非物質文化遺產,由周姑戲演變而成的五音戲,有何特點和價值?

五音戲,原名肘鼓子(或周姑子)戲,由周姑戲演變而成。起源於山東省的章丘、歷城一帶,因其旋律優美、語言風趣幽默,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而為人們所喜愛,傳播到周邊的城市濟南、淄博、濱州、濰坊等地,並與當地的民間生活及風俗方言等相結合,逐漸成了這些地區百姓衣閒時最好的文化娛樂活動。

非物質文化遺產,由周姑戲演變而成的五音戲,有何特點和價值?

據說,古時候章丘、歷城一帶,在衣閒或者節日時期,農民自發組織起來,用邊舞邊唱的秧歌形式,祈禱天降豐年,國泰民安,節目很熱鬧吸引了很多人來參加,慢慢地創作以民間生活為素材的小劇目,這些劇目保留了“秧歌腔”中的“逗歌”曲牌,表演中也是模仿勞動人們的動作,具有很強烈的生活氣息。這種保留著秧歌痕跡的表演便是早期的五音戲的最初形態。後來由於天災人禍,農民被迫去乞討,乞討中三五個人聚在一起唱歌乞討,這種形式被老百姓稱為“五人班”

非物質文化遺產,由周姑戲演變而成的五音戲,有何特點和價值?

後來五人班經常與山東椰子、呂劇同臺演出,相繼出現很多五人班的演出隊伍,紅極一時的五人班卻沒有正規的名字,人們便從百代唱片公司贈給鄧洪山的“五音泰斗”的錦旗得到啟發,稱這種戲為“五音戲”。新中國成立初期,五音戲社團開始上演《拾玉鐲》、《王二姐思夫》、《小兩口回孃家》等劇目,1954年,五音社參加了山東省及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並獲得一等獎。五音戲演出由民間演唱走上了正規的舞臺表演。

非物質文化遺產,由周姑戲演變而成的五音戲,有何特點和價值?

在借鑑其他曲藝劇種的精華部分,五音戲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表演方式,如先吐字,後行腔,曲調也儘量口語化,腔調旋律變化多端,起伏大的特點。五音戲的劇詞,也採用本地的方言,以百姓生活用語來提煉劇詞,群眾詞彙豐富,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具有民間口頭文學的特點。早期,表演主要以小戲為主,只有打擊樂器伴奏,小戲也多是根據百姓故事而改編的,後來在表演中添加了文場伴奏,劇目素材的來源也變得多樣化。

非物質文化遺產,由周姑戲演變而成的五音戲,有何特點和價值?

據統計,五音戲的傳統劇目有160餘出,代表劇目有《松林會》、《拐磨子》、《王定保借當》、《王婆說媒》、《綵樓記》、《安安送米》、《牆頭記》、《王林休妻》、《鄉里媽媽》、《王二姐思夫》、《張四姐落凡》、《趙美蓉觀燈》、《王小二趕腳》、《親家頂嘴》等。這些事多是描述民間生活瑣事,因此貼近百姓生活,具有濃烈的鄉村色彩,很受老百姓青睞。五音戲產生於民間,自出現以來就與民眾的生活相關,在時間的洪流中,五音戲早已成為老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老百姓的生活以及精神文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非物質文化遺產,由周姑戲演變而成的五音戲,有何特點和價值?

五音戲早已成了流傳地區精神文化的象徵,另外傳承五音戲也有利於豐富我國的傳統文化,完善我國的曲藝劇種的種類和內容。近年來,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急劇變革給五音戲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和衝擊,地方政府財政不足,導致一些補救措施無法真正地實施,五音戲面臨的情況越來越糟糕,這一古老的劇種面臨著失傳的危險。因此,2006年五音戲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黨和政府的保護下積極地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