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傳記》史智龍的武學人生,國粹用一生詮釋。

《人物傳記》史智龍的武學人生,國粹用一生詮釋。

真正的武者,必然能夠經受各種嚴酷的磨練,

從痛苦中超越,成就自我。

———史智龍

前言

夫天地宇宙,運轉不息,世間萬物,皆受支配。然天地不知窮,萬物必有終,此自然之理也!英傑心懷憤激之情,不能恬淡無為,時不我待,方不負平生所學。

“武”者,止戈也!非抵敵廝殺之薄技耳,乃維繫和平之手段,“開萬世太平”之外延也。一介莽夫,不可為也!惟武德高尚、情操高雅之武者,方為一代之宗。

《人物傳記》史智龍的武學人生,國粹用一生詮釋。

夫史智龍者,號“智慧武龍”,江湖皆謂“龍教頭”。乃國家非遺“紅拳”傳人,其精研武學,博採眾長。總結平生之學,以“智龍武義”武學思想慰其平生。然智龍心境平和,與世無爭,以正宗正道為其路,以武德武禮為其重,以俠義仁義為其行,以無慾無求為其終也!

《人物傳記》史智龍的武學人生,國粹用一生詮釋。

其自幼廣尋名師,習文練武,精修武術。其中艱辛,非外人所知:幼齡之苦難、志學之艱辛、習武之顛沛、養家之痛楚、立業之困頓,皆不能損其心而掩其志,史者明鑑,智者不惑,龍者馭天。明鑑者知既往之得失,不惑者明今時之方向,馭天者預未來之輝煌。

今不過以平生之事簡述之,然管中窺豹,時見一斑。幼時心中武學之籽,而今已開枝散葉,勃勃參天。足可告先賢而慰平生也!

《人物傳記》史智龍的武學人生,國粹用一生詮釋。

一、青燈照影冷清夜,一味黃連感少年

史智龍者,陝西武功田桂村人也。武功者,武術之鄉,關中名縣也,歷史悠悠,文化燦碩。癸卯歲(1963)智龍誕於此地。

智龍五年喪父,寡母含辛茹苦,養育五子。無以為食,遂挖野菜充飢。及長,身小力薄,弱於同齡。為強其身,閒暇時,便練刀、習棍、擲瓦,擊樹……

十二歲時,村人相識者,引而拜鄰村屈景祥為師,“屈景祥”者,乃紅拳一代宗師,人稱“關中教頭”。精熟紅拳盤法勢理,數十種紅拳套路及器械使用。推崇武術之風,拳打以勢贏人。

屈師見智龍耐苦悟高,乃復攜之投己師“弓有忠”處習之,弓師雖至耄耋,然見智龍,亦愛此小徒,饋加教習。惜哉!未及數年,弓傅遂卒。乃復投至屈師門下,習文練武,苦練紅拳基本功法。

常跌撲翻滾,使泥土滿身,母常責之。無可奈何,則去柏油路練。然以往來車多,乃於夜靜而出。為能夙興,常開窗而眠,使己凍醒,可早去習武。

《人物傳記》史智龍的武學人生,國粹用一生詮釋。

家無父而兄承之,養家重任置智龍諸兄弟之肩,志學之年,智龍輟學於磚廠開窯起磚,上下百車之土,皆是智龍弱軀承之。

辛苦如此,時時磨礪此羸弱少年,常練拔筋,卻傷筋脈,左腿蹇足一載有半。習武雖苦,餬口更甚。為不誤白日之工,凌晨卯時即起習武,負荷之體,欠佳之食,至智龍身體虛弱鼻常出血,偶有昏迷之症。為養家博利,拉灰、送蔗、運石,歸家常至夜半。然亦不能破此倔強之少年也。

做工雖苦,然必抽一二時辰習武,日日不輟。村旁有學堂“武功師範”,智龍輒夜逾牆,至於操場苦練。困苦生活,其亦不棄其心中之志,夏練三伏、冬練三九,武技應月有進,一顆武林夢在少年心之深處結根矣。

二、江湖人生飄如塵,勉勵歲月非常身

童年艱辛使智龍心智速長,繁重之工使其早觸塵世。村中有好習武者,雖已輟武,見智龍家貧而志堅,乃言智龍入雜技團,每月四十薄錢,既能養己,又可習武,且貼家用,何樂不為。

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此亦習武人之江湖也。己未(1979)年智龍入雜技團,始自新生之旅。雜技團之日雖苦,而亦充實。且數遊南北,亦經見之多歷涉。

《人物傳記》史智龍的武學人生,國粹用一生詮釋。

雜技團漂流不定,居無定所,一日,行至甘肅武山,演畢將晚,智龍乃練習功法,旁有一老叟,見智龍承習正統,功法甚固,為人謙和,便上前攀談。老人言及武學要旨,盡在筋節處,智龍心中甚喜。老人言罷,使出九節鞭,起則若蛟飛天,收時穩如臥虎,身隨步進,勢如閃電。智龍服之,而老者亦有愛才之心,遂收智龍為徒。

此老者人謂“武影子”,亦紅拳宗師。團長見智龍得此良師,有志於此。心思:若能得其真傳,雜技團亦可得利,便支持其行。率團於武山周遭巡演數月,待智龍學成,方才率團而去。

日月輪轉,春秋代續,不覺間,智龍闖蕩江湖已數年矣。團長見智龍武藝精,思行善,團長友人有意撮合團長幼女與智龍姻緣,團長

《人物傳記》史智龍的武學人生,國粹用一生詮釋。

亦肯之。智龍亦至成家之歲,亦不得不慮其百年之事。

智龍還鄉,許下親事,便在家中辦理。結婚時,婚房不過一間殘破土室。婚期行,無彩禮,少禮儀,但親友簡單相食便飯而已耳,此婚乃結矣。

婚後已非一人飽,家不餒之人也。今有妻有家,養家重任又落之

《人物傳記》史智龍的武學人生,國粹用一生詮釋。

於肩上。然與妻同處日久,智龍漸覺妻患精神之疾,漸不能自顧。而己勞累一日,歸家卻是冰鍋冷灶,無以為食,家亦雜亂不收。經治療數載,以藥控之,卻愈加嚴重,無異於飲鴆止渴,希望不復存焉。

此婚姻已令智龍痛楚,然身軀之勞,精神之虛,使智龍夫妻緣盡。安頓其妻後,無家無社,智龍孑然一身,身負行囊,追尋幼時之夢,復入江湖去矣!

三、身臨禪境遇仙骨,清虛勝境仰月明

智龍雖未及弱冠,可早已非昔日初入江湖之豎子。雖身懷絕技,然自知於江湖,亦不過是滄海一粟。欲有精進,惟登更高之峰。

張玉柱者,武術世家,紅拳名師也。智龍慕名前往,以一身之術與虔誠之心,逐叩開張師之門,張師告智龍曰:武乃文化、藝術

也,

《人物傳記》史智龍的武學人生,國粹用一生詮釋。

非單純之拳腳。乃魂魄並練,身心並重,道技兼修之學。汝習武之人,自當去少林修行。智龍聞言,乃從其師意,收拾行裝,壬戌(1982)年前往中州登封少林寺。初入山門,智龍學武心切,心卻不靜。心下煩躁,練功亦不能平復。其師靜一禪師者,得道高僧也。察覺智龍其心,乃言之曰:少林乃禪武合一之旨。僧眾不過是借備武至收心斂性、屏慮入定也。你若不能了凡心,棄妄念,武學修為必不能勝也。

智龍乃與師同參禪、詠經,佈施,即便挑水劈柴,亦是處處修行,時時煉心。方得心極之純和、武學之妙境。

《人物傳記》史智龍的武學人生,國粹用一生詮釋。

不覺間數載已過,智龍還鄉,歲冬某日,智龍閒行於街。見有一賣藝老者,所使拳法,奧妙非凡。流星錘尤為出神入化。招式過處,習習生風

,竟與漫天飛雪,碎瓊亂玉渾然天成,飄飄然有神仙之概

打完收功,智龍與之攀談。二人皆是習武之人,相談甚歡。智龍心甚仰慕。見眾人皆散,遂相與切磋,不欲智龍所發剛猛招式,皆被老者四兩撥千斤之力化之,智龍欽佩不已。老人告智龍,此內家拳法之妙也。並鼓勵智龍上武當山。智龍聞之,心中一震,即有上武當之意。

武當自張三丰創派以來,若泰山北斗。武林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當”之稱。己巳(1989)年智龍上武當,拜高道柳葉手為師,“柳葉手”者,武當高道也。得武當功法精髓也。其人自在無為,不與俗世相交。然師覺智龍心有禪機,身有靜氣,視利如塵,視名若土。心中甚喜,便教其研習內家拳法。智龍習此功法,心境愈發清淨。

《人物傳記》史智龍的武學人生,國粹用一生詮釋。

閒暇時,師徒常修真論道,相互切磋。其師常道:武術者,文與智也,無慾無求,淡泊之至。方得武功妙境。智龍謹遵師言,於武當絕壁深懸,激湍飛流間,修道習武,養心明性。其勢剛柔有度,動靜有法 ,隨心所欲,自由無羈。若行雲流水,似雲捲雲舒。終能急雷破山而不驚,白刃交前而無懼。

師以道理為指導,以養生為宗旨,以技擊為末學,以道德為門風,以自然為神韻。智龍盡得精髓。

《人物傳記》史智龍的武學人生,國粹用一生詮釋。

四、此生淡看江湖路,倚樓且聽風雨聲

此時之智龍,早已脫胎換骨,其性其功,愈加沉穩內斂。古人云: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智龍回武功,以傳播武學文化為己任,便欲行走江湖以宏其願、以礪其身。

江湖雖苦,然思屈景祥師傅,張玉柱師傅,武影子師傅,賣藝老者……便不覺得苦,只感到此生意義之重大。眾師傅早已遠去,己之盡力不正是其師精神之延續否?

《人物傳記》史智龍的武學人生,國粹用一生詮釋。

數年間,智龍西走雍梁,南下瀟湘,東至齊魯,北抵幽燕。賣藝行俠,傳播中華武學。

此時神州興起習武之風,武藝高強,數遊南北,智龍亦在關中多有名望。欲與智龍學技擊者眾,苦於無地,智龍便於鳳縣山中結廬為舍,智龍專心修行,授防衛術及道家養生之功,並識武林豪士,相與之學,取長補短,亦使此身武學愈發純青。

智龍常思:然何以能使中華武學光大,山中則萬不可。乃有回鄉創武館之意。

智龍遂回武功,歸鄉後千端萬緒,而亦得為有定之矣。隨處之安,智龍亦始之第二段姻緣。其妻命苦,友人介紹,見於智龍。皆是命苦之人,心內相憐,抱團取暖,竟行婚嫁。婚禮雖簡且馨,彩禮雖名而無,惟三床被褥為資。家惟一方土室,闊不及九平,內惟母留老櫃與炕,爐灶搭於簷下,日雖苦然充實可度。

癸酉(1993)年,智龍已至而立,妻與子用資日多,妻乃編地毯、與磚瓦窯之為爨。而智龍亦常外出做零工,以補家用之資。 打工收入微薄,智龍囊中羞澀,雖有志而不能展也。然智龍之名已在關中鵲起,武功鍋爐城“王中王”集團公司成保衛部乃誠聘智龍為部長,智龍一生漂泊,自由不羈,不喜束縛。以言婉拒之。

《人物傳記》史智龍的武學人生,國粹用一生詮釋。

而集團公司領導深慕智龍其才其德。三顧茅廬,精誠如此,茲以集團之情,公司之況。智龍感其言,又念自創武館,闡揚武學,振中華之鴻夢,一為創館作資金,二來可施影響,暫可安身,三可學管理經營之法。乃許之。

五、暖暉終須待雨霽,創時困苦現宏圖

丙子(1996)年,智龍自籌資一百三十萬元,以村外荒地為校址,

《人物傳記》史智龍的武學人生,國粹用一生詮釋。

始創智龍習武園。

創校之初,門外雜草叢生,不辨行道,智龍持銑修整。時學始創,惟一十六房舍,佔地四畝,所訓皆在土院。雖差而智龍保其器械全性:如石樁、石鎖、沙囊、沙坑、刀劍棍杖,軟硬兵器皆具。

是年暑假,自智龍習武者一百六十餘人,智龍速察,諸生於技擊之情甚高,乃予智龍高昂之心。回鄉不正為傳武學,繼統者乎?

於是年九月初日,乃掛牌成“智龍文武學校”。開學後,有子十三人,併為四級四班。然事速見:無文化課。有武無文,剛則易折,有文無武,柔則孱弱。不習文知禮,習武何益?乃教習文化學科,校誠聘文課專師四人以補其憾。

習武出身之智龍辦文化之課,諸生親友皆抱疑而待。所以來武校者,學非甚矣。其底差、其性頑、其親單、其體弱。眾生雖心好武術而缺點尤多,如此則文化課教學甚難。智龍思慮良久,下定決心,將

《人物傳記》史智龍的武學人生,國粹用一生詮釋。

己子亦在武校習文,此無以異於將子之途與校之運共縛耳。智龍此心既下,必能將學校大治也。

《人物傳記》史智龍的武學人生,國粹用一生詮釋。

智龍傳武之時,謂武德、武藝皆持重,家長對智龍甚為肯定。致數十面錦旗,上書曰:精武神,尚武通;傾一腔熱血,潤國家花朵……

此一學期,學習文武,卓有成效。在武鎮東河灘會上,於楊凌農高會中,師生快板、詩詞、小品、武舞等眾藝紛呈,遊人駐足而觀,往往擁道不通。至此,智龍文武學校之名愈彰也。

《人物傳記》史智龍的武學人生,國粹用一生詮釋。

六、風掃雲散晴夜空,花香滿園臘梅紅

因校重生學業,智龍名望,皆有治效,來學者日眾,庚辰(2000)孟夏,縣初高中運動會時,縣局親點其之名,觀其技,以為開幕壓軸也!智龍教學成績斐然,為陝西省教委評為教育教學先進工作者也。武功、眉縣、周至、興平,扶風等多家電視媒體爭相報道武校事蹟。學校影響日盛焉!

咸陽市教育系統年檢時,武校與市領導行武術之技。省廣電系統有活動於咸陽市者,武校代縣廣電局為武而演。楊凌教育系統大會,應邀於會展中心演武。且於童節、國慶、正旦、上元諸節時,武校師徒均參及節慶活動中。

學校之世效愈大,教育局特開證明,於縣中諸學行文化之交流對接耳。縣中諸學,學業繁重,眾生身體無時鍛鍊,壓力排解而不能。學校正思良方,得武校之交流,喜不自勝。紛紛對接合作,視為文武雙修,活躍身心,傳承文化之表率也!

《人物傳記》史智龍的武學人生,國粹用一生詮釋。

辛巳(2001)夏末,校長智龍帥眾弟子赴咸陽市“七運會”。與市中兄弟隊相較,雖訓練之時短,然眾弟子以武風純正,功底紮實,技巧嫻熟,征服評委之心,獲武術優秀獎、道德風尚獎。

壬午(2002)年,智龍復自籌資五十餘萬、與駐軍協辦,創“武功少年軍校”,為三秦首所少年軍校。集文化、體育、軍事為一體之九年制,全封閉式的軍事學校。亦為縣內唯一之國防教育基地。事蹟為各大報紙刊登,如《楊凌農業科技報》、《三秦都市報》、《西北

民兵》期刊,《國防教育報》等。又見於武功縣《武功教研》為辦學榜樣。

《人物傳記》史智龍的武學人生,國粹用一生詮釋。

數年之中,得之咸陽市、武功數次嘉獎,先後被評為“文化體育

《人物傳記》史智龍的武學人生,國粹用一生詮釋。

先進單位”。智龍亦為陝西省教育學會評為“先進個人”、“教育教學先進工作者”。同年更為武功縣委與群眾推舉為縣政協委員。

癸未(2003)孟春,名載《全國武術館校風雲人物錄》。

甲申(2004)秋,智龍拜會首都體院主教王世英老師。王世英者,世界散打冠軍、中國十大武星也。智龍早聞其名,今因武緣相見,以武會友,虛心求教學習散打技法。

數年發展,經多次建設,學校愈加博大。且未用國家分文,皆由智龍自籌。學校之勢更改。新蓋校舍、餐廳、習武堂。初中之物理,化學,生物驗室皆備矣。為全日制九年制封閉式寄宿制文體(武)軍兼修之校,一至九年級盡皆完整。

《人物傳記》史智龍的武學人生,國粹用一生詮釋。

丙戌(2006)年應邀參加香港國際武術節,獲中華武林百傑人物學術論著貢獻獎、武術名人大匯演表演獎。

《人物傳記》史智龍的武學人生,國粹用一生詮釋。

戊子(2008)年增辦“中國功夫智龍武道館”。武道者,以武修行,為求道之一途。蘊儒釋道之哲思,乃智龍理想之武學也。

同年迎奧運,入省教育系統文藝匯演,獲武術類一等獎。

己丑(2009)年在建國六十週年迎國慶文藝匯演中,獲武術省級二等獎。

《人物傳記》史智龍的武學人生,國粹用一生詮釋。

庚寅(2010)夏,全國武術散打比賽舉行於寶雞。而中國武術散打,蓋因張根學倡導推行而起。張根學者,為國家散打隊之總教習,其對國術之貢獻,為武學之拼搏,於當今武林,舉足輕重。智龍乃速

往張師處拜會,以便學習感受散打武技。智龍縱觀賽事,耳聞目染張師指導,受益匪淺,使自身武技又精進一層耳。

同年冬月,智龍獲國家武管中心,中國武術家協會國家武術段位證,位列國家武協。

《人物傳記》史智龍的武學人生,國粹用一生詮釋。

辛卯(2011)冬,陝西紅拳文化交流研討會舉行於西安。紅拳者,西北諸武之冠,其研討會,於紅拳繼承發展之作用,不可估量。研討會上,諸多大師匯於一堂,更是機會難得。智龍應邀出席,拜會會長邵智勇老師及諸多前輩名家,學習紅拳文化,發揚紅拳精神。身為紅拳傳人,為紅拳發展以盡綿薄之力。

七、雪夜風吹心不冷,月掛高空照吾身

壬辰(2012)中,智龍雖年過半百,然學無止境,修行愈深,愈感不足。

智龍一心習武育人,家人知其責任之重,不願以家事擾其心。季秋二日,智龍會賽,至臺上突覺腳軟身浮,力不從心,心力憔悴,肝腸迴轉。不能自已。賽未完結,便離場暫歇。然心仍不能定,反愈加神傷。此時接母病之訊,遽由西安回武邑。亦未見母終之面。母子連心,冥冥中母心若與己同在也。然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此亦成智龍一生之大恨也。

母之往兮,使智龍消沉日久,漸至冬月,智龍一為問道終南;二為安傷痛之心;三為尋覓良材以為兵器,乃遠足終南山中。不欲迷惑,徒步數十里,山石阻隔,畸木羈絆,不幸身觸毒物。後雖出山,不十日,遍身作癢過敏,竟至遍身潰爛。遍醫無果,西醫中藥,皆不及事。於西安住院者二,半載後,體稍愈。一場大病使人精神幾潰,然因習武之體、方有此精力病魔相爭也。

《人物傳記》史智龍的武學人生,國粹用一生詮釋。

為習武學,智龍西上崆峒,問道於向崆峒派,恭請少林武僧首座交流指導。癸巳(2013)春,受邀前往上海,與舞臺功夫劇《少林武魂》劇組流於上海戲劇學院,學技弘武。同年秋,縣中武林同道成立縣武協流於上海戲劇學院,學技弘武。

《人物傳記》史智龍的武學人生,國粹用一生詮釋。

同年秋,縣中武林同道成立縣武協,智龍與政協張瑞賢主席揭其牌,剪其彩。而領其首,執其事者,智龍則婉拒之。智龍醉心武學,立志教育,不慕名利,性情淡泊,心無旁騖。只以武協技術顧問居之。

《人物傳記》史智龍的武學人生,國粹用一生詮釋。

《人物傳記》史智龍的武學人生,國粹用一生詮釋。

甲午(2014)中,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一外籍教師至武功遊玩,無意間至於武校,其甚愛中國功夫,便要拜師學藝於此。智龍欲發揚中華文化於四海,乃教之數日。外教滿意而去,四處講述此次武緣。

《人物傳記》史智龍的武學人生,國粹用一生詮釋。

數月後,西北大學外籍學生數名,心慕中華,醉心功夫。聞智龍之名,便邀其講武。智龍為推廣中國功夫,弘揚中國文化,多次於雙休日前往西安授之。

《人物傳記》史智龍的武學人生,國粹用一生詮釋。

智龍一心修行,心無雜念。乙未(2015)春,師母突致電與之,言其師屈景祥腦溢血,性命攸關。智龍速赴西安。時師已恍惚無識。雖經醫院之力救,卻也迴天無力,享年六十有二。師之後事,智龍招師兄弟共謀之。師生前素為學校顧問亦為智龍之蒙師,尤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紅拳傳承人。智龍親自書悼詞,誓言師未竟之路由己而承。

《人物傳記》史智龍的武學人生,國粹用一生詮釋。

今雖師已故去,然其言扔擲地有聲矣。亦正於智龍武學生涯中,得此蒙師,引入武道,方有今日成就。智龍思其事,念其恩,聲淚俱下。而眾弟子從師學藝術,感其行而同其言。尊師重道之禮已深埋眾生心中。方有智龍武學之孜孜追求與中華武學之代代傳承。

母與師先後離世,智龍覺得肩上之責愈重矣。時不我待,其後智龍“閉關修煉”。對平生所學之拳法、功法、套路、器械武學進行視頻圖像之收集整理工作。為此上少林、登武當、遊崆峒、拜法門,留影五丈原,攝像教稼園。謂自武術挖掘與總結,以便傳之後世,走完師傅未竟之路。

春花繁盛終將逝,瘦月虧久滿復來

《人物傳記》史智龍的武學人生,國粹用一生詮釋。

智龍武校內,無論堂廳,皆可見關聖之像,恭敬的敬於中位。習武崇德仰關聖

,修身正念得天機。所謂木無根不長,水無源不流,關羽乃武聖,武術之根也!為中國武術文化的道德標準。習武者正是傳其精神,播其文化之載體。

《人物傳記》史智龍的武學人生,國粹用一生詮釋。

武術研習人,武術傳播人,武術傳承人,修習自身之時,未曾學藝先學禮,未曾習武先習德,

武德比山重,名利草芥輕。恃藝逞強,罪不容誅。為言者德也。而德為智龍最重之物,習武先習德,更是被智龍時刻用於平日之教。眾弟子聞之、學之、化之、得之,薰陶滋養,武德武禮自是代代傳承。

正因於此,智龍才得此斐然之功。其優秀弟子上千,為社會、部隊輸送數千名從事武術、高級文秘、安全保衛等工作之優秀人才。

《人物傳記》史智龍的武學人生,國粹用一生詮釋。

智龍教學之時,理論之學亦未嘗弛廢,參與編寫《武術防衛學》《武術防衛教程》《女子實用防身術訓練》等學術著作。其個人、辦學事蹟,見載於《武功縣誌》。

智龍師承多家門派,身懷多種絕技,遂成武技廣博,多家拳法之

《人物傳記》史智龍的武學人生,國粹用一生詮釋。

綜合風格,深得儒釋道文化之精髓,融合貫通方有此成。

其武學所練者無為也!坦然、淡然、安然、超然也。超脫武學束縛,倡導並修行太極禪之理。

其囊括世間萬物,是為大太極,更乃生活之狀態,處世之方法,心境之冥思。非數十年磨礪,其境界不能達也。

《人物傳記》史智龍的武學人生,國粹用一生詮釋。

太極者,萬物之本源。相對相生,世界之規律,事物之濫觴,生滅之根由。禪即一念靜寂。正審思慮,煩惱自生,然若其心空靈無物,便得恬淡安靜。太極禪為文化也,更為生活也,史師用其傳奇生涯完美闡釋此種狀態。

《人物傳記》史智龍的武學人生,國粹用一生詮釋。

後記

史智龍老師常言道:武學之道在於武道啟蒙,傳承研發;文武之道在於一張一馳,剛柔有度;為人之道在於修德養性,以人為本;生命之道在於動靜養生,天地人和。唯如此,豈有不成功之理?

將所愛為事業,未嘗思此能養家餬口耳,一路且行,以至於今。夢想,理想也罷,不外乎本性。而性本糊塗,則執著而往,無為而無不為,便有此境界。以平心嘗世味,以慧眼觀人生。淡泊名利,追求武學。在習武之時,修武、修德、修能、修心、悟禪、悟道,使其大徹大悟,堂堂為人,康樂而生。

《人物傳記》史智龍的武學人生,國粹用一生詮釋。

法有萬端,理存於一 求學武藝,行拳江湖。求四方名師,圓武學夢想。取百家之長,補自家之短。苦修苦練,歷煉至今。經歷磨練,閱歷造人。人生即江湖,武林亦江湖。明江湖而非用江湖,看透而不言,惑程而明事,遵道而行,自然求真。與人為善,平心靜氣,和諧處世,海納百川。

《人物傳記》史智龍的武學人生,國粹用一生詮釋。

雲羲子曰: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史師平生足為吾學之啟之多矣!縱觀其經歷,由任人欺負,體弱多病之童齔,至拜師學藝,行走江湖之藝人;由顛沛顛沛流離,四海為家之團演,至習禪少林,問道武當之行者;由精心研習,辛勤苦練之武人,至興辦學校,傳承武學之大家。步步而來,何其難哉?有詩為證:

孤燈寒徹寄此身,弱冠飄搖更沾巾。

不辭江湖凌風雪,要使武林識龍吟。

太和回看清秋歲,少室應夢玄英深。

栽種桃李淨塵世,超然平淡複本真。

——歲次丁酉孟秋雲羲子於武功觀音堂

《人物傳記》史智龍的武學人生,國粹用一生詮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