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又爆大料:從預警到襲擊的三小時

當地時間1月8日,《紐約時報》在白宮的線人又挖出了一堆大料——原來美國至少提前三小時知道伊朗會對美軍基地發起襲擊!

文章說,早在美國白宮收到相關預警前好幾個小時,在伊拉克的美國軍隊就已經開始為伊朗的“復仇計劃”做準備了。伊朗在指揮官蘇萊馬尼將軍遭襲後,幾個通過各種渠道聲稱要復仇,所以這種準備幾乎是必須的。

間諜衛星發現了伊朗導彈發射器的轉運,NSA(就是斯諾登服務的那個國家安全局)攔截了伊朗軍方領導人的通訊,一切都將復仇日指向1月7日

《紐約時報》又爆大料:從預警到襲擊的三小時

阿薩德基地

再來看位於伊拉克安巴爾省的阿薩德基地,這個基地據稱受到了大量模糊不清的威脅,甚至包括可能數百名伊拉克什葉武裝分子正面衝擊基地。而這個基地又相對防禦措施不足,一名美軍官員說這裡沒有“愛國者”導彈可以保護。因此美軍的指揮官已經準備好部分撤離這個基地,將其他大部分力量專注在抵抗一切可能的襲擊上。

《紐約時報》又爆大料:從預警到襲擊的三小時

兩個基地位置

1月7日美東時間早上(伊拉克時間下午到晚間),因為威脅還很模糊,所以白宮決定保持總統特朗普的既定行程,包括和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Kyriakos Mitsotakis)見面。當天,白宮官員還在繼續為執行刺殺蘇萊馬尼將軍的行為進行辯護,其中包括龐培奧召開記者會,說這是“正確的決定”。

《紐約時報》又爆大料:從預警到襲擊的三小時

特朗普和米佐塔基斯會面時,樓下戰情室就已經啟動了。

幾個小時後,特朗普總統和米佐塔基斯會面了,這時候白宮接到了伊朗導彈襲擊明確的威脅預警。副總統彭斯和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萊恩在戰情室拋開特朗普,先行開始討論如何應對威脅,評估伊朗最可能攻擊目標的情報。

當然了,在樓上特朗普總統依舊如我,各種威脅言論,而且從某種程度上,收回了當初攻擊伊朗文化目標的說法。“我要遵守法律。”

在簡單的記者會結束後,特朗普就下樓去了戰情室。

《紐約時報》說,戰情室當時一邊堆滿了三明治,因為當時戰情室裡有各種各樣的人員。一面是情報和軍方人員,其中當然也包括了龐培奧—特朗普政府伊朗政策的主推者。紐時吐槽說,就是因為龐培奧在3日刺殺蘇萊馬尼中扮演的角色,才讓這場危機發展到了這個時刻。

《紐約時報》又爆大料:從預警到襲擊的三小時

蓬佩奧

然而另一面,在戰情室的其他人,都只有一些外交政策的經驗。

除了在場的官員外,CIA局長哈斯佩爾也通過視頻參加了會議。據說,她曾對特朗普說,蘇萊馬尼死後伊朗的報復會比蘇萊馬尼不死的襲擊少,因此普遍認為,哈斯佩爾也是特朗普決定對蘇萊馬尼襲擊的關鍵人物之一。

《紐約時報》又爆大料:從預警到襲擊的三小時

這位姐姐是中情局第一個女局長

然而在蘇萊馬尼遭襲後,白宮得到很多相互衝突的信息。

大概7號下午4點,有情報說伊拉克北部一個訓練營可能遭襲,白宮和國務院開始焦急等待國防部的破壞報告。這個叫做塔吉(Taji)的空軍基地裡有美軍駐軍。結果,這是個錯誤警報。

而在這時候,美國伊拉克大使館擴音器宣佈,襲擊將會很快開始,美國和伊拉克人員衝向使館的炸彈避難所。一小時後大約5點,阿薩德基地遭到了首輪襲擊。

美東時間下午5點半,國防部偵測到大概15個短程及中程“法塔赫”-110型和“沙哈布”導彈從伊朗三個地點發射。報道說,好幾枚導彈射向阿薩德基地,但是隻有一架黑鷹直升機和一個偵察無人機被擊中,此外還有空中塔臺的部分受損、一些帳篷被炸燬。

但幾分鐘後,埃爾比勒一個空軍基地也被數枚導彈擊中。報道說,這個基地是在打擊“伊斯蘭國”過程中,數百名美軍和同盟特別行動人員、後勤人員和情報專家的中心,目前這個基地受損情況不明,但無人傷亡。

那麼問題來了,伊朗的襲擊怎麼造成的破壞不大呢?

根據老特的說法,這是因為預防工作做得好,預警系統處理得當。而且,有美軍官員對“伊朗有意避免美軍傷亡”的言論進行反駁。不過老美官員承認,伊朗確實在導彈襲擊裡展示了剋制,並沒有像此前威脅的那樣行動。

彭斯8日晚上接受採訪時說,現在有情報顯示,伊朗正讓支持的武裝分子不要攻擊美國目標及平民。

《紐約時報》又爆大料:從預警到襲擊的三小時

特朗普就伊朗的襲擊發表演講

《紐約時報》說襲擊發生後,特朗普聯繫了很多人,甚至連鷹派的人都勸特朗普要對伊朗的襲擊回應好好進行思考。白宮在確定8日中午演講後,寫了很多版本的講稿,特朗普在出現在講臺前一刻,才決定最終的版本。


紐約時報網址:https://www.nytimes.com/2020/01/08/us/politics/trump-iran-suleimani.html?action=click&module=Top%20Stories&pgtype=Homepag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