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对付青春期叛逆的孩子?

德州冷墨欣语


青春期的叛逆表面上是一种不听话,不服从,实际上是一个人重要的蜕变期,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不是小孩了。

具体而言,第一,TA自己对这样的成长是不适应的,是拧巴的,有些和家长的对抗其实是和自己较劲的表现。你想一想,是不是有些时候你跟别人生气,后来发现是因为自己的某些事,与别人没关系;第二,TA开始有了独立意识,觉得自己长大了,想尝试着自己做主,如果之前家里的教育比较宽松、民主,这个阶段就好过,如果之前管束过多,对抗的激烈程度就高!

如何处理呢?好多事儿是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如果视孩子的长大为挑战,为不顺服就完蛋了,就是要尊重TA,既要多征求TA的建议,同时在TA需要你们的时候为TA保驾护航。其实很多人是忘了自己青春期的混蛋样儿了,要学会换位思考,以己度人,不那么难!


大洼学者


青春期的孩子难管啊!家长先要接受这样一个理念,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逐渐离开自己的原生家庭进入社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养育者的责任是保护孩子,而不是一味打压。

哪些事可以“自己掌控”

作为家长,可以和孩子做个朋友般的沟通,决定哪些事情孩子可以无需和父母商量,自由决定做或者不做。比如周末白天的时间安排,和谁交朋友,什么时候穿什么衣服,喜欢吃什么东西,爱好是什么等等。

哪些事必须告诉父母

因为孩子年龄小,很多事情还不能很好的为自己做出适当的选择,因此当孩子想做这些事的时候,就必须提前和父母讨论商量,然后才能去做。比如:晚上的时间如何安排?是否要报名补习班或特长班?暑期实习怎么安排?大额度的消费(例如买手机电脑等)是否可行?能否恋爱?转学、退学,大学志愿填报等等。

哪些事决不能做

比如违法犯罪的事情、半夜与异性独处、吸烟喝酒等。当然,每个家庭的文化背景和接受程度不同,这类事情的内容也不尽相同,但不对社会造成危害是一致的底线。

规则转移

家长在和孩子讨论好上述三类事情后,并不意味着就要永远坚持下去,而是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将越来越多的事情转移到孩子可掌控事情的范围中去。时间通常是半年到一年左右,规则就可以做出微调了。


身心健康专家于际敬


孩子到了青春期,表现得“很不听话”,是不是青春期叛逆开始了?爸爸妈妈该怎么办?真心爸妈的观点是:

1、不是孩子叛逆,是父母成长太慢

青春期是每个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是孩子向成人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孩子的“自我”意识迅猛发展,他更希望被当作成人而不是一个孩子来对待,他希望有更多的事情可以自己做主,希望自己的事情,爸爸妈妈能减少管控,所以很自然的,会表现得不像小时候那么乖、那么听话。

孩子有以上的表现,很正常,如果孩子没有出格的举动,比如放弃学习、抽烟、喝酒、乱交社会上的朋友、与异性相处非常随意等等,都没有必要视为是青春期叛逆。

通常我们觉得青春期孩子叛逆,大多是父母自己的原因,是父母没有适应孩子的快速成长,没有学会如何对待青春期的孩子,所以,不是孩子叛逆,是父母成长太慢。

2、面对青春期孩子,不需要如临大敌

爸爸妈妈常常把孩子到了青春期这件事,看得非常严重,有的甚至孩子才十来岁,就担心孩子过两年不好管了。

其实,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大人过度紧张的心态,反倒可能会加剧孩子青春期亲子冲突的状况:孩子越想自主,爸爸妈妈越紧张、越不放心,越不放心,就对孩子控制得更加严密,越控制,孩子就会越抗拒,于是本来没什么大事,却搞得亲子关系非常紧张,孩子大人都很不开心。这种状况下,父母的管控就很像一条绳索,绑得越紧,孩子越挣扎。

3、给孩子自由空间,而不是加强对孩子的控制

我们的建议是,孩子到了青春期,爸爸妈妈要有意识地给孩子更大的自由空间,我们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叫“父母要有一个可以抬高的天花板”。

父母应该相信,孩子大了,他对自己的事情,有自己的判断,爸爸妈妈不需要像管小孩子一样管(事实上,我们认为对没到青春期的孩子,爸爸妈妈也要给足够的自己做出的空间),而且,如果爸爸妈妈在他的儿童时代、少年时代,帮孩子打好了基础,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可以相信,一个理性、自主、各方面表现都不错的孩子,不会因为到了青春期而爸爸妈妈没有“严管”,就成了“坏孩子”。

恰恰相反,爸爸妈妈越严格管控,孩子越会尝试突破大人的管控,争取自己的自由。一定程度上,孩子的青春期叛逆,是大人给“管”出来的。

真心爸妈(徐智明、高志宏):

我们是一对真实的爸爸妈妈,本科毕业均于北京大学,真心妈妈为中国传媒大学博士。育有两子,一个十一岁,一个十四岁半。出版有《育儿基本:找到好方法,轻松做爸妈》。所有回答均为原创,欢迎转发分享、评论、讨论、提问。


真心爸妈


青春期叛逆其实是孩子生理成熟和思维水平提高的结果,是孩子成长的表现。所以,家长要理智对待叛逆不是一件坏事,而是一种成长和进步。

面对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家长应该学会一些应对方式,要懂得肯定,懂得调整,懂得对症下药。

一、要肯定叛逆是孩子成长的表现

当家长遇到孩子叛逆、不听话、不配合、不沟通时,一定不要认为孩子叛逆是对自己威严的挑战,而要承认叛逆是孩子生理成熟、认知能力提高、自我同一性发展的结果,是他们成长的表现,是一件好事情,至少是好的开始。家长不要盲目否定孩子的不守规矩,对孩子勇于自我探索的表现要加以肯定。得到父母的认可之后,孩子可能就不会那么叛逆了,起码程度不会更深。


二、以叛逆为契机,调整教养角色和教养方式

叛逆意味着孩子长大了,家长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养角色,应该从起主导作用的教育者转变成陪伴孩子成长的陪伴者。陪伴,就意味着以孩子为主,父母处于非主导地位;就意味着一种无言的支持和认同,意味着一种平等的朋友关系。

青春期的孩子出现叛逆问题,既提醒家长要及时转变教养角色,也提示家长前期家庭教育的失误所在,是家长改变教养方式的重要契机。心理学研究表明,权威型教养方式最有利于青春期问题的解决及孩子人格的塑造。权威型教养方式的特点是对孩子的行为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但在制定规则和做决定时会考虑孩子的需要和想法,听取并接受孩子的意见,会对制定的要求作出解释,说明希望孩子服从的原因。

三、孩子叛逆和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非常重要。孩子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教育的方式也不一样的。今天我们要改变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孩子处在叛逆期我们家长应该多去认可孩子,聆听孩子的心声,给他们自由,站在孩子角度去考虑问题,和孩子达成有效的沟通,帮助孩子一起度过这个关键时期,给予孩子关心,信心!



四、学会克制自己冲动的情绪

别忘了家长已经是成年人,是孩子的父母,你应该首先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过多的苛责孩子应该如何如何,在冲突面前你是榜样,你是首先要做出调整的人。你越冲动,脾气越多,孩子会用更强大的努力来对抗你的冲动!而我们应该都很清楚的知道与孩子的对抗,输的永远都只会是父母!

遇到冲突、矛盾,停止抱怨、说教、怒吼,让孩子了解你内心的想法和忧虑,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尊重和信任,和孩子一起探讨问题的解决办法。这样的一个沟通过程其实也就是在教孩子面对问题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如何与人沟通,如何解决问题!


五、不要试图控制孩子

当一向乖巧听话的孩子,忽然以你不习惯亦不喜欢的方式对你说话、与你相处,甚至和你顶撞时,先别急着生气,更不要一巴掌打下去,他(她)其实是正在用这种方式向你宣告:我,已经进入青春期了!

青春期的孩子,生理上已经有了大人的样子,但是心理上并不成熟;他们看起来应该懂事了,但其实远远没有;他们想独立,不愿意再被过分呵护;他们想做主,内心张力十足,总想标榜自己的与众不同,不惧怕任何试图阻拦他们的人和事物……因此,家长的过度管制对他们来说是难以忍受的,他们不会再俯首帖耳“受制于人”。

所以,父母一定要切记,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你越想控制,他们越是不屈,越想远离你。想控制他们像控制几岁的孩子一样,几乎是不可能的!

孩子青春期,不单孩子在成长,我们作为父母也在成长。每个孩子都会经历青春期,这是一个在他成长蜕变过程中必将经历的,逃不掉避不开的阶段。作为家长的我们,在孩子的这个阶段一定要牢记:懂比爱更重要!


物理小金鱼


关于这个问题,中国科普博览邀请青春修炼宝典团队来回答:

叛逆、任性、爱封闭自我!家长如何应对孩子青春期叛逆?

青春期的青少年会在心理上产生叛逆,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应对青少年青春期的叛逆问题。

一、确定目标

叛逆期的孩子内心很迷茫,不知道人生的方向。这个时候家长的角色很重要,家长这时一定要引导孩子找到正确的路。家长要好好地给孩子规划一下人生,给孩子找到一个目标。有了目标,孩子就有了动力,学习起来更有劲,也不会再想着叛逆。

二、管教不要过严

叛逆期的孩子内心最反感的就是被人管束。这时家长在教育上要稍微放宽一些,不要再那么严厉,以免孩子对家长产生抵触心理。一旦有抵触,孩子就更难管教。但是这个时候也不能什么都不管,只是不那么严了而已,这个时候的孩子总想着放纵自己,做些父母不让做的事。所以在孩子思想上有偏差的时候一定要纠正过来,指导孩子改正。

三、沟通时站在孩子的角度

家长要学会与孩子平等交流,沟通的时候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想问题。这样不仅能避免一些矛盾的产生,还能更好地引导孩子说出他们的心声,进而使双方的沟通更加顺畅,孩子也会更易于接受家长的建议和劝解。

四、坚持正面教育

家长要用积极、鼓励的教育方式代替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赞美、表扬是一种肯定、一种认可,能使孩子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对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非打即骂,不仅毫无效果,甚至会更糟。要坚持正面教育,对青少年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通过讲道理使他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并鼓励他进行改正。

五、多关心孩子

有一部分孩子叛逆是因为家长的关爱太少,想要通过叛逆吸引家长的目光,得到家长的关爱,这说明平时家长对孩子关爱太少。所以广大家长平时生活中要多关心孩子,关注他们的成长。

六、发挥表率作用

家长应当为青少年做出好榜样,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任何人都是环境的产物,家长的潜移默化也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之一。

七、用书面沟通代替口头语交流

青春期的青少年心理上开始封闭自己,有时家长会觉得无从下手。书面语更利于人们之间的情感表达和沟通,有些口头表达说不出口的话,其实很容易在书信中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所以家长和青少年之间可以用书信进行交流互动,这样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书目:

1.姜爱玲.《应对青春期叛逆行为,家长必学的19个法则》[M]. 四川: 天地出版社, 2015.

2.吴海溪.《10—16岁叛逆期》[M]. 北京: 朝华出版社, 2010.

3.关承华.《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M]. 湖北: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4.却咏梅.《叛逆的孩子这样管》[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本回答由科普中国出品,青春修炼宝典制作,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监制。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中国科普博览


写在前面的话:关于题目的要求,我将问题的关键词给先提出来:“青春期”,“叛逆”,“教育引导”。把关键词提出来以后,就好分析了。



让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青春期”,青春期的概念也不难理解,一般指的是12~16岁之间的这个年龄段,最早的青春期一般是认为是从小学六年级到初中三年级为止。这个阶段的学生也是最难教育,和最叛逆的阶段。



如果这个阶段的叛逆期学生教育和引导不好的时候,那么将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

怎么教育和引导呢?根据我的理解,这个阶段的教育和引导应该这样做。



一,要了解清楚每一个阶段的青春期的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以便可以更好的了解他们。

只有了解他们才能去教育和引导他们。如果他们在想些什么自己都不懂,有怎么能够去教育和引导呢?这也叫做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二,要理解和宽容他们,但是又要严格要求,把握一个教育和引导的度。



青春期叛逆的他们一般会表现为“脾气暴躁”,“不想学习”,“喜欢出风头”,“做事情不经过脑子思考”,“幼稚又成熟”,“喜欢用武力理解问题”,“有心事不想跟别人说”,“容易冲动”,“好奇心强”等等,这样的特点使他们容易犯错误。所以,我们要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做错一些小事情可以宽容,可以理解他们。但是,又要有严格的标准要求他们,理解宽容他们不是放纵他们,而是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

三,最好在12岁之前就养成他们的良好的做学习和生活的习惯。

一般来说,很多少年犯错误,我们经常认为他们是青春期叛逆所致,殊不知他们事实上是在12岁之前就已经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到青春期的时候,更加的叛逆,坏习惯也越多,甚至改不过来了。所以,我们要在他们的青春期到来之时,就把“叛逆期消灭”在萌芽状态。为什么每个人都有青春期叛逆期,人家就不用家长和老师担心多少呢?这是因为别人已经在12岁之前,就已经成长为人格健全的良好少年。

好了,当然还有许多方式教育和引导青春期叛逆的学生。

我先不说了,先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教育故事。看完慢慢体会。



上周五上午放学的时候,我还在办公室里批改剩下的测试卷。几分钟后,发现走廊外面很多学生聚集在一起,还有许多学生走来走去,我看气氛有点不对劲,就出去询问发生了什么情况。

人群中有人跟我说:“老师,有人想打架。”我急忙高声询问道:“你们想做什么,谁打架的请站出来!”他们听我这么一叫,就纷纷散开了。

我觉得肯定还有问题,就等到下午上课的时候叫他们到办公室询问情况。首先叫的是本班的一位男生,我问他是什么情况。他回答说是六(1)班的一位女生想找人打他,他也不知道是什么回事。

我就叫他用笔写下事情的经过,然后又叫六(1)班的那位女生过来询问:“你为什么找人打他?”。女生就气呼呼的回答说:“我看不惯他!”,我就说:“这就是你的不对了,老师看不惯的学生也很多,难道我也要都打他们吗?”

那女生更生气了,说:“他骂人在先!我就看不惯他!”我又问男生,男生说保证没有骂她。事情询问到这里,我就觉得不对劲了。男生到底有没有骂?他们当中肯定有一个人说谎。

我就问本班的那位男生说,到底有没有骂人,他还是坚决回答说:“我真没有骂她。”我无语了。又再次询问女生说:“他真的骂你吗?”女生又换了一句说:“他没有亲口骂,他写字条说要搞死我。”

我就问她纸条上写了什么内容。她用笔写下了一句话“他说他要搞死我去”。这就是男生的不对了。我刚想批评男生,男生就回答说:“是她先说找人打我的,我才写这个给她。”事情又出现反转了。

我又问女生说:“为什么找人打他?”女生说:”他骂我们班的两位女生,我看不惯。”我又叫那两位女生过来询问:“是他骂你们吗?”,那两位女生说不是,是我班的另一位男生骂她们。

我不得已,又叫另一位男生过来询问。另一位男生过来就说没有骂,就说了一句“SB,看过来一下”。就因为这句话,整个六年级的几个班差点打群架。

我就重点批评这位男生,还有再询问第一位男生说:“是谁告诉你,六(1)班的女生要打他的?”男生说,也是六(1)班男生告诉他的。

原来,六(1)班的这位女生找人去打我们班男生,而且又找到了六(1)班的一位男生,这位六(1)生的男生又跑过来告诉本班的男生。

这个还不算,那天我还找了涉及到的十几位学生都过来询问,他们有些说是闹着玩的,有些说是不知道的,有些糊里糊涂跟着聚一聚的,说什么答案的人都有。

最后,我花了将近一节课的时间才把涉及的关键任务人物给理顺清楚。最后,重点批评了一些没事喜欢开玩笑,骂人,挑逗的男生,叫他们写下保证书就可以了。

对于这件事情的处理,我发现小学生之间的小矛盾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闹出大事情。而且,他们有时候很喜欢开玩笑,开玩笑的时候有时候又变成矛盾。我曾经处理过两个调皮的男生的矛盾,本来他们是很好的小伙伴,但是有时候他们也是矛盾很多,两个人一会儿打闹哭起来,一会儿又在一起嬉笑顽皮,真是有点无语。

还有,小学生的事情有时候我们也不要把他们之间的嬉戏打闹看的过于严重,如果把他们之间的矛盾上升到两个家庭之间的矛盾就不好了。在处理的时候,只是给他们分析事情的经过,耐心的教育一下,让他们分清是非就好了。

知道怎么引导和教育了吗?简单总结一下,就是“理解,耐心,从小严格要求”。谢谢大家。


孖无悔观教育


要想教育和引导孩子,作为家长首先要对青春期有一定的认识。青春期主要是指青少年在11到16岁的这一时间段,这个时期正处于青少年身体和心灵的发育阶段。人各有异,可能有的人青春期提前到来,有的人青春期来的较晚。青春期是青少年进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婴儿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飞跃期。由于生理发育的加速和性发育走向成熟,使青少年感到不适应,出现不平衡的感受及种种矛盾和困惑。青春期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冲击着心理的发展,使身心发展在这个阶段失去平衡。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们主要表现在: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风度;深切重视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成绩;强烈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有很强的自尊心;心理生物性紊乱,情绪紧张和焦虑;心理偏差,严重可能有心理疾病;孤独感、抑郁感增强,成就感、挫败感交错;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们逆反的形式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1.外在的,在举止行为上表现出来,主要表现为态度强硬、举止粗暴。2.内在的,将反抗隐于内心,他们不顶撞,对不满的,乃至需反抗的言行似乎置若罔闻,但内心压力很大,充满痛苦,并会将其内化为不良的心境,若长期这样下去容易患有抑郁症、自闭症等心理疾病。

青春期期阶段能否较为顺利地度过,能否减轻挫折和危机,对青少年后续的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处于第二逆反期的青少年,这一时期是他们一生发展的鼎盛时期,对于教育和引导青春期的青少年父母的认识、现解和引导最重要,他们最经常面对反抗的是父母、最需要对他们理解和指导的是父母。每个人都会经历青春期叛逆的时候,其实孩子都是好孩子,主要是看家长和老师应该怎么正确的去引导,作为家长、老师、长辈,我们可以这样帮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

1. 认识青春期并理解青春期对孩子的意义,为了帮孩子度过青春期,需要了解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心理发展特点,学习有关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认识,理解孩子青春期多重矛盾的焦点所在。科学的了解青春期孩子身体和心理成长的变化,从根本上找问题,理解孩子的变化。事先做好孩子青春期叛逆的思想准备,调整对待孩子的方式,和孩子做朋友,为青春叛逆期打下基础。

2. 正视青春期叛逆的孩子的需求,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的需求会增加,父母需要进一步端正青少年的三观,正视、重视孩子们成长中的需要,理解他们,合理的需求尽可能的满足他们,不合理的也不要直接拒绝,要讲明白缘由,不要与叛逆期的孩子积攒矛盾。青春期的孩子滋生着强烈的独立自主的心理需求,而父母往往对此缺乏认识,总想在精神和行为上予以约束和控制,导致孩子的反抗。如果青少年的愿望和要求遭到父母的阻止或干涉时,他们会感到父母不能理解他,也不理解父母为什么如此这般。常常出现矛盾,甚至情感疏远。青春期的的孩子种种困扰使他们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支持,他们需要亲密的亲子关系。

3. 多与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沟通。到了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心理都逐渐成熟了,再用对待小孩子的方式来对待他们,会使他们感到自尊心的受挫,因此需要改变这种方式。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容易出现心理的闭锁性,他们往往会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不向外袒露,这时的少年儿童认为成人不理解他们,而对成人产生不满和不信任。叛逆的孩子的诸多苦恼又使他们倍感孤独和寂寞,很希望与他人交流、沟通,并得到他人的理解。其实,他们也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向自己认为可信赖的成人朋友吐露心声。应该多与青春期叛逆的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情绪特征,发现他们有问题时,要以朋友的身份帮忙,理解他们的感受。

4. 适当给孩子历练的机会。叛逆的孩子往往是因为他们不被重视,不被欣赏,而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他们故意要弄出点动静。所以我们要善于观察,关注具有叛逆性的孩子,适当的交给他们任务,让他们有展示的机会,适当的鼓励他们,适当满足他们的虚荣心,让他们认识自己。如果孩子在学习和其他活动中,有了进步,应该多夸赞,多鼓励孩子,这样孩子心中会有成就感,一定要避免埋怨,斥责。因为叛逆的孩子肯定受到过很多斥责,他们对斥责早已学会了反击,哪怕你再有道理,他要是不想接受你也是枉然。所以,我们应该多夸奖和鼓励他们,这样满足他们一些想被关注的愿望,才能更好的引导。

5. 避免孩子的自尊心受伤害。叛逆期的孩子问题很多,他们往往因为自尊心太强,不被信任而使他们更叛逆。所以我们要试着相信叛逆孩子的话,宽容的对待叛逆孩子犯下的错,给他们改错的机会。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叛逆期的孩子虚荣心很强,在他们犯错的时候,我们应该去正确的引导和教育,避免和他们发生正面冲突,因为叛逆期的孩子心理上的特点是越不让怎么做,越反着来。所以一定要了解孩子青春期的心理特点,寻找恰当的教育方法进行引导。


决胜网


大家好,我是小学语文课堂的小杨老师,关注小学语文课堂,为您提供更多教育免费试题及问答!

关于孩子的叛逆,已经让很多家长越来越头疼了。作为一名多年小学一线经验和班主任经验的老师,我深有感触,之前的小学生,顶多是六年级的少部分孩子进去到了叛逆期,让人头痛,现在,由于互联网发展较快,孩子接触信息较多,叛逆期有点提前,部分三四年级的孩子,都能够让老师和家长头痛,四年级孩子和老师课堂上顶撞起来的现象时有发生,那么,我们该如何管教呢?

其实,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暴力,不懂事,没礼貌,不写作业,狠狠地打一顿,什么都好了,用时短,见效快,很多家长都用它。但我想说:这样做不对,因为孩子只是害怕你的暴力才屈服,并没有起到管教的作用。

第一,当孩子发起火来时,家长千万不要上火,因为这样的话,孩子家长之间没法沟通了。我建议等孩子冷静下来后,再慢慢和孩子讨论这些问题,其实,孩子心理有数,他对爸爸妈妈发火了,心中也不好受,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慢慢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才是上策。

第二,每个人都有叛逆期,这是人生理发展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但是,父母在此中间一定要多引导,多沟通,因为孩子的很多烦恼都来自于自己对很多问题的认知上,因为她解决不了,所以才困苦,如果父母再不帮助他们,那么,孩子很容易走上弯路!

第三:陪伴孩子度过叛逆期的同时,一定要严格要求孩子的成绩学习,千万不能行为这段时间成绩下滑,不然,成绩就跟不上了。一般来说,孩子叛逆期都是一年左右,过了这段时期,孩子突然醒悟了,懂事了,家长的春天就来了。静待花开,用心守护。


小学语文课堂


先不说怎么引导教育,先来看看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是什么。只有了解了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才能有的放矢,有针对性。

一般来说,青春期孩子主要的心理特点是突出自我、展示个性、希望引人注意、希望与众不同。

比如,有个妈妈向我咨询,儿子12岁,爱穿跆拳道服坐公交,她和孩子的爸爸都不喜欢儿子这样做,制止儿子,但儿子非常不高兴。这个妈妈问,孩子的行为为什么这么古怪反常,这到底是什么心理。

其实,说孩子的行为古怪,就是因为家长不懂孩子的心理造成的。

12岁的孩子,正值青春前期,渴望标新立异,渴望与众不同,这无可厚非。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强行扣上了行为古怪的帽子,不但不利于亲子关系,还会造成孩子的叛逆。

对于青春期孩子,家长要针对其心理特点,正向引导,比如,孩子爱装酷、搞怪、出风头,无非想引人注意,家长可以结合其心理诉求,引导其把心思放在提升自己上,让其知道,这样才是真的酷,真的有面子!

但无论怎样,打骂是最无效、最没智慧、最伤感情的作法,千万别用,一次也不行!


亲子心理师徐婧英


从教育心理学方面讲,这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的问题。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人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心理上会经历不同的冲突。而在青春期(12-18岁),心理上的主要冲突则是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之间的冲突。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发展出他们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当他们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表现的过于激烈时,大人感到的是“叛逆”。一定程度的叛逆并非不健康,父母应该尊重并接受孩子拥有自我意识,并且恰当引导,让他们的自我与外界社会环境相调和。



什么是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是人在社会交往中发展出的自我意识。在日常生活中,随着新的经验的加入,自我意识一直在变。在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中,青少年会经历角色混乱,缺乏安全感,并且不知道怎么融入社会。在形成自我意识的过程中,他们会经历不同的角色转换。这种转换对形成强大的自我意识和找到人生的方向很重要。

青春期心理发展

青少年在行为上总是显得冲动且不可预测,但这都是寻找自我的过程。家人一直对孩子的自我认知有影响,但是到了青少年期,外在影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能影响青少年的外部因素有:

  • 朋友

  • 同学

  • 老师

  • 社会潮流

  • 流行文化

  • ...

那些在自我探索中得到正向鼓励的孩子在这个阶段会发展出强大的自我意识,而那些没有发展出稳定的自我意识的人会经历缺乏安全感和困惑。

这个阶段应该发展出的心理品质是忠诚(fidelity),也就是和他人产生联系并且建立真诚的关系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下阶段的挑战,也就是建立亲密关系很重要。

真正的问题

所以,真正的问题不是叛逆,而是孩子没能形成独立的自我人格。

叛逆是形成自我同一性的开端。家长要认可并客观看待孩子的想法和自己不一样,甚至和老师不一样。为了让孩子的行为符合自己的预期,家长往往采取有些手段比如训斥、讽刺、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等。其实这些手段往往适得其反,会扼杀孩子在形成自我人格时的探索。结果是孩子以后做啥缺乏自信心,或者故意逆着来。当他们发现外在世界和他们的人格无法同一时,他们会激烈反抗,或者木讷的活着。

除扼杀之外,另一种错误的方式是把家长的期望强加给孩子。这是典型的“我要努力学习,因为我妈妈希望我努力学习”。这种孩子和父母感情联系紧密,但是由于父母的意志影响过大,在重大事情上缺乏独立性,并不利于其自我人格发展。

所以父母能做的,反而是正视叛逆,是鼓励孩子去探索,以寻找到他们自身和社会的调和点,共鸣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