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O紀錄片《成為沃倫·巴菲特》:看完想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本文轉自lin投資學習筆記)

HBO2017年拍了一部頗受投資界關注的紀錄片《成為沃倫·巴菲特》,其在國內豆瓣評分高達8.7。

HBO紀錄片《成為沃倫·巴菲特》:看完想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沃倫·巴菲特無疑是被當代人極大低估的智者,但在中國,我認識的投資人要麼沒聽說過,要麼不信他們那套,認為價值投資在中國行不通。藉著這部紀錄片,把我知道的巴菲特歸納一下。

本紀錄片的優點是把揀菸蒂、保險浮動金、護城河等主要理論清晰地歸納出來,而且配上不錯的畫面。

HBO紀錄片《成為沃倫·巴菲特》:看完想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巴菲特出生在1930年,美國正好處於股市崩盤的時期。巴菲特的父親是股票推銷員,在他1歲時,爸爸失業了。他父親當時沒什麼存款,卻決定自己創辦一家投資公司,那可是大蕭條時期,現在想來,這確實需要很大的勇氣。

每到週末,巴菲特總會和妹妹一起去那裡玩計算器,他的妹妹清楚記得,有一次巴菲特對她說:“我要在30歲左右成為百萬富翁。”她很驚訝,因為他們家從沒出過百萬富翁。

HBO紀錄片《成為沃倫·巴菲特》:看完想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小時候的巴菲特,每週只有五分錢的零花錢,但他覺得不夠。於是他很早就學著做生意,最開始是上門推銷可口可樂、口香糖,還賣過郵報等。

HBO紀錄片《成為沃倫·巴菲特》:看完想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巴菲特說自己很喜歡送報紙這個差事,因為這樣他能規劃自己喜歡的路線,早上5、6點鐘的時候沒有人能打擾他。


他每天送500份報紙,每份報紙賺一美分。算起來沒有多少,但因為複利效應,當年攢下的一美分,後來變成了幾百美元、甚至上千美元。

大學時,巴菲特遇到塑造他職業生涯的第一人,本·格雷厄姆。格雷爾姆創造了“價值投資”這一術語,並塑造巴菲特“雪茄煙頭”的投資方式。

20歲時,巴菲特離開學校,開始賣股票。

26歲,當巴菲特回奧馬哈後,他租了一間房子,建立了第一個合夥公司,花了105100美元,巴菲特出了100美元,其餘人出105000美元。頭6年的時間裡,他都是自己一個人在單幹。

HBO紀錄片《成為沃倫·巴菲特》:看完想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對於一家公司,有多少是流通股、公司市值、公司收入等,巴菲特比別人都瞭解。

巴菲特29歲時,第一次和查理·芒格見面。芒格馬上發覺他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爾後芒格改變了巴菲特只買便宜股票的投資方式,而是合適的價格買下優秀的公司。

芒格評價巴菲特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巴菲特在評價自己的過去時十分殘酷。

HBO紀錄片《成為沃倫·巴菲特》:看完想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巴菲特32歲時,把辦公室搬到基維特廣場,屆時他已經投資了700萬美元,很多都是利潤。

35歲,巴菲特買下伯克希爾哈撒韋。

42歲,巴菲特收購喜詩糖果。

43歲,巴菲特開始買進《華盛頓郵報》。

53歲,巴菲特買下Blue Chips的控制權。

56歲,巴菲特淨資產13億美元。

57歲,巴菲特買下所羅門兄弟。

巴菲特很重視好的聲譽,他會讓大家知道,他在收購企業時不會破壞企業本身,不會清洗管理層。所羅門事件時,他擔任臨時董事長,他說,“公司如果賠錢,我會理解;但公司賠了聲譽,我會毫不留情。”

58歲,巴菲特開始買進可口可樂。

66歲,巴菲特淨資產150億美元。

67歲,巴菲特收購DQ。

72歲,巴菲特收購鮮果布衣。

76歲時,巴菲特淨資產460億美元。

79歲,巴菲特收購伯靈頓鐵路。

截止2017年87歲的巴菲特,淨資產756億美元。

2016年,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擁有61家子公司,47家少數控股公司,33.1萬名僱員,公司收入2108.21億美元。

而股東大會從以前的30人在自助餐廳舉辦,發展成40000人聚集起來慶祝的盛會,

取得如此成就,離不開以下8點:

愛讀書

巴菲特從小就喜歡讀書,並且比大多數孩子讀書都要多。他覺得讀每個人都能讀的書,並從中賺錢,讓他有一種贏了的感覺。

至今還可以準確說出1930年奧馬哈的人口為214006人。巴菲特說,有些數字會一直跟著你。

HBO紀錄片《成為沃倫·巴菲特》:看完想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他說他每天依然會花5、6個小時讀書。

做能力圈內投資

巴菲特強調投資要知道自己的能力範圍,所以他一直呆在圈內,不理會圈外的東西。

HBO紀錄片《成為沃倫·巴菲特》:看完想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人們在做股票投資時會傾向於過於頻繁的操作,就是因為流動性太強。但是在巴菲特表示他可以看一千家不同的公司,但不必每一家都看準,甚至不用看準其中50家,這樣他才能去選擇他想要出擊的。

HBO紀錄片《成為沃倫·巴菲特》:看完想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專注

1991年,比爾蓋茨被母親叫去和巴菲特見面,但是蓋茨當時特別不情願:“巴菲特只會玩股票,我和他之間不會有什麼共同語言。”不過他錯了。剛一見面,這位傳奇投資人的態度和世界觀就打動了蓋茨,於是從那天開始,兩位超級富豪之間產生了最深厚的友誼。比爾蓋茨的爸爸叫巴菲特和比爾蓋茨寫下對他們最有幫助的一個詞,他們不約而同地寫下了“專注”這個詞。

比爾蓋茨說,他們倆都是工作非常努力的人,都不喜歡無聊的事情。

專注一直是巴菲特人格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他對新事物感興趣,他會大量閱讀資料,會想遇見和它有關的人。蓋茨也一樣。因為專注,蓋茨和巴菲特對自己不關心的事情一無所知,比如,他們不瞭解烹飪和藝術,也對物理和宇宙全然不懂。但是同樣因為專注,關於商業,這兩位的認知超越了世界上絕大多數的人,並且能力圈在不斷地擴大。

愛思考

巴菲特很享受思考的過程,他認為思考錢的問題很容易。

HBO紀錄片《成為沃倫·巴菲特》:看完想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複利

巴菲特從小就愛將一分錢變成更多的錢,他深受“不要虧錢”原則影響,“滾雪球”賺錢。

他7歲時去圖書館借了一本書,名叫《賺一千美元的一千種方法》,書裡介紹的一種方法,就是去買一架投幣的體重計。“我坐下來計算,買第一臺體重計要多少。多久之後獲得的利潤購買另外一架。我坐著在那裡畫了一張福利表格,思考要多久才能讓世界上人人都有一臺體重計,那需要全美國人每天稱重10次,我只需要坐在那裡,像體重計行業的約翰·洛克菲勒一樣。”

危機意識

巴菲特是一個很有危機意識的人,他花了1美元買了7份舊的紐約時報裱在辦公室,就是為了提醒自己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HBO紀錄片《成為沃倫·巴菲特》:看完想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避免情緒化

巴菲特是一個很理性的人,他認為如果你投資時過於情緒化,那肯定會做不好。因為你可能對股票有很多情緒化的想法,但是股票對你卻沒有感覺的。

護城河

巴菲特說投資要遵循的兩大法則是不要虧錢。

HBO紀錄片《成為沃倫·巴菲特》:看完想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因此巴菲特會找有護城河的公司做投資。“買下一家公司的股票,買的不是產品,而是產品名字、產品品牌,還有產品真正的經營權。”

一些細節:

1、每天早上,巴菲特開著自己的車去上班經過麥當勞買早餐,他說他的選擇有三種:2.61美元,2.95美元,3.17美元。

如果市場不太景氣,就吃2.61的。

HBO紀錄片《成為沃倫·巴菲特》:看完想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如果一切都還不錯那就吃3.17的,有火腿、雞蛋、奶酪餅

HBO紀錄片《成為沃倫·巴菲特》:看完想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如果早上看到股票跌了就吃2.95的

HBO紀錄片《成為沃倫·巴菲特》:看完想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2、21歲之前,巴菲特一直很害怕當眾演講,他說他做不到,會嘔吐的。但他知道,如果他不改變,就永遠改變不了。於是他特地參加戴爾·卡內基的課,鍛鍊自己的公共場合演講能力。

HBO紀錄片《成為沃倫·巴菲特》:看完想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3.巴菲特折磨老師的方式是賣空老師買入的股票。。。

HBO紀錄片《成為沃倫·巴菲特》:看完想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4.巴菲特有3個孩子,作為股神的孩子,他們表示生活和別人沒什麼不一樣,巴菲特每天回家一起吃晚飯、每晚搖著孩子睡覺給孩子唱歌。

HBO紀錄片《成為沃倫·巴菲特》:看完想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5、巴菲特非常崇拜他的父親,他父親並不在乎錢,只相信自己的內心,而不在意其他人的看法。不知不覺,他從他父親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他第一次讀關於投資的書,是在他爸爸的辦公室裡。很快,他就讀完辦公室裡的所有書,有些讀了不止一遍。

HBO紀錄片《成為沃倫·巴菲特》:看完想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6、儘管巴菲特是從事投資的,也是世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但是他沒有計算器或者電腦。

巴菲特表示,在他整個人生中,他花去的錢從來不會超過他賺的錢的1%。其他99%都給別人了,因為那對他沒用。但他一開始是想把錢存起來,用複利方式把錢越滾越大,再由他妻子蘇西來處理他的財富。然而蘇西在2004年時去世了。於是2006年,巴菲特將本來打算死了之後再捐獻的大部分財富早早的捐給了梅琳達蓋茨基金會,併成為捐款最多的慈善家。

他表示,那些錢既然對他沒用,捐獻給其他人何樂而不為呢。

HBO紀錄片《成為沃倫·巴菲特》:看完想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巴菲特表示他不害怕死亡,雖然他的身體開始退化,但他還是和以前一樣熱愛生活,享受生活。

HBO紀錄片《成為沃倫·巴菲特》:看完想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相信百年後,巴菲特仍會被歷史記住,但我們不知道他會以怎樣的角色被記載。是一位著名投資者?還是一個慈善家?但巴菲特說他的人生目標是成為一名教師。

“在我看來,人生就像一場電影,但你不能渾渾噩噩地過日子。重要的是你要找一份哪怕你不需要工作也願意做的事情。生活是美好的,每天早上,你從床上跳起來,是因為你很期待這一天。60多年來,我都是跳著踢踏舞去工作。因為我很喜歡自己在做的事,我覺得自己太幸運了。”

HBO紀錄片《成為沃倫·巴菲特》:看完想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這部紀錄片得到了巴菲特及其家庭的大力配合,展示了巴菲特身為商人和投資者的一面。不過,它的真正主題是巴菲特本人更鮮活的一面,以及他和自己最愛的人之間複雜又糾結的關係。

影片依然為我們講述了巴菲特經商生涯的偉大成就。這裡有他早期的創業嘗試——挨家挨戶賣蘇打水和口香糖,一天送500份報紙——他對數字的熱愛以及從小就有的對股市的興趣。

巴菲特在紀錄片了講述了他如何找到價值投資之父本•格雷厄姆(Ben Graham),並從他那裡學到了“撿雪茄屁股”的價值投資方法——有些企業雖快要倒閉但仍市值依然是被低估的,因而仍能從其身上賺錢,(就像你發現一個雪茄屁股,還能抽最後一口一樣)。

影片裡還清楚講述了他和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的合作歷程。芒格幫助巴菲特從以便宜的價格購買經營不善的企業,轉向以合理的價格購買優秀藍籌公司的股票——其中名氣最大的是可口可樂公司。這一投資觀念轉變也成了巴菲特積累鉅額財富的基礎。

但《成為巴菲特》遠非簡單的大師傳記。影片裡更有趣的地方在於對巴菲特私人生活的探究,尤其是他與第一任妻子蘇珊的關係。人際關係不是巴菲特能輕鬆駕馭的事情。片中,他坦言“我對現實世界不是很開竅”,同樣他對情感世界也不是很瞭解。

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巴菲特在社交方面像個笨拙的孩子(他把自己日後的成功歸功於年輕時聽了人際關係大事戴爾•卡耐基(Dale Carnegie)的公共演講課程)。可以說,這部紀錄片為我們塑造出了一個認為金融問題“很簡單”而人才是“最難懂”的大師形象。

有時,巴菲特會很典型的心不在焉,深陷在自己的思緒中,經常忘掉周圍的情況。(比如他不記得臥室或客廳牆壁的顏色。)對他身邊的人來說,這並不是好事。在接受脫口秀節目主持人查理•羅斯(Charlie Rose)採訪時,蘇珊曾說,“巴菲特常常身在曹營心在漢。”

孩子們也有同感,他的兒子霍華德覺得很難和父親進行情感交流,因為“那不是父親的常規運轉模式”。女兒蘇茜覺得和他說話時必須用簡短的字節,因為如果說的太多,會發現“他已經又不知道在想什麼宏偉大業了。”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巴菲特理智內向的性格似乎是與生俱來的。但從紀錄片來看,巴菲特的小時候的家庭生活可能增強了他性格中的這一面。他的父親為人親切且富有感召力。巴菲特至今仍把父親的肖像懸掛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辦公室的牆上,“我收到最好的禮物,就是有這樣的一位父親。”


但才華橫溢且雄心勃勃的母親則是另一風格。她被慢性頭痛困擾,據巴菲特回憶,“她犯病時會大喊大叫,你根本不想呆在她身邊。”巴菲特的姐姐多麗絲要更率真一些,直言自己曾被母親“嚇壞了”。在她的記憶裡,“早晨醒來後要聽一下媽媽的聲音。通過她的聲音來判斷接下來的一天是好還是糟。”很有可能,巴菲特在情感上的保守在某種程度上與家裡的混亂有關。


多年以來,巴菲特一直在擺脫自己的內向。在這部紀錄片裡的他努力嘗試、雖然笨拙但最終成功地向全世界敞開心扉並不斷接受更多的事物。巴菲特把這種嘗試幾乎全部歸功給第一任妻子:“我是一個不平衡的人,她把我重新擺正。”

蘇珊在1977年離開奧馬哈(巴菲特在那裡生活了六十多年),但兩人的關係仍很親密(而且從未離婚)。蘇珊撮合了巴菲特和阿斯特麗德•蒙克斯(Astrid Menks)。---在蘇珊去世後,巴菲特與後者結婚。從某種意義來說,蘇珊才是這部紀錄片的真正主人公——她一直是推動巴菲特成長為一個真正男人的力量。


她帶動巴菲特關注公民權利和女權,推著他成為公眾人物,鼓勵他在自己有生之年把更多錢捐贈出去。(憑藉對複利的熱愛,巴菲特累計了大量財富,並希望在自己去世之後把錢捐出去。)跟片名《成為巴菲特》相悖的是,為了成為那個慈愛、謙遜、公開反駁特朗普的公眾人物“巴菲特”,巴菲特本人必須在很多方面不做自己,或者不展現自己最本性的一面。

片子裡還能看出巴菲特身上的另一個悖論:讓他怵頭人際關係的性格,恰恰是讓他成為一名出色投資者的品質。比起簡單地用對數字的痴迷來解釋他的成功,這一性格因素要隱藏的更深。事實上,他真正的天賦並不只是挑出被低估的企業,還在於他能在市場不可避免的波動中能堅持持有這些企業。那不僅僅和眼光有關,更需要在其他人都不理性時能讓理性戰勝感性,在其他人都害怕時能讓自己保持鎮定。

伯克希爾辦公區的牆上掛著被裱起來的不同市場恐慌時期的頭版報道,像1929年的金融大崩潰時期等。巴菲特想借此警示員工不要被一時的激情左右。所有的投資者都知道應該做到這一點。但實際上絕大多數人都很難真能夠做到在其他人尖叫賣出時買入,在每個人要買入時保持克制。但巴菲特做這些就像呼吸那麼自然。不過,顯然這種讓自己跟周遭一切分離開的“超理性”或許會讓生活裡的日常交往變得很難,生來註定成為投資大師的巴菲特卻不得不努力讓自己搞定日常生活。


“好的紀錄片就是看完想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