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因素导致美国高中申请形势白热化

美国高中申请,从流程上讲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在美国,8年级的学生自己可以独立完成这件事。那为什么对我们中国学生显得那么难,形势越来越白热化呢?主要原因集中在如下几方面:

1、供需关系

2012年后,中国学生出去读美国高中的人数显著扩张,这导致供需关系出现不平衡,不少学校中国学生的录取率在5%以下。比如:2019秋季招生, 女校Miss Porter’s School共有200多位申请者,通过维立克预审核及面试共筛选出70位申请人,该校提交给招生委员会讨论的名额是20人,最终录取5名学生,录取率不到5%。

2、学生质量

2017、2018、2019 秋季入读招生,总体申请数量基本持平,但学生总体质量明显提升,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标化成绩。托福110+以上的学生占到排名前100名寄宿学生申请人数的50%以上;SSAT95%+占到该人群的45%以上;二是活动的深度和丰富性更加符合美国文化,表现在特长更长。比如说高尔夫、网球兴趣爱好的学生,会到佛罗里达的专门体育学校去训练,滑雪的会去科罗拉多,户外的会选择缅因州的一些项目。从持续时间来看,不少学生的课外活动都持续7-8年及以上了;三是阅读量和见识,在外教带领下阅读超过两年、走访过20个以上国家、在国外有短期学习或者夏令营经验的学生数量明显增加。在强大的外界刺激和输入下,学生的思辩能力、沟通能力、沟通内容明显增加。

3、家庭的期待、欲望与学生实际水平的差距

比如现在是3月份,整个市场上符合前10申请条件的学生数量预估是200个,前10能够录取的学生数量是80个,那么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前10的学生池子的供应量已经远远超过需求量了。对这个水平的学生来说,本来已经很难了,而同期,具备前30水平的学生预估数量是300个,这部分人中的大部分都想着去冲前10,于是不停努力,提高标化分数、提高面试表达沟通能力.....在各方面不断优化强化。对这部分前30水平的学生来说,这个过程是异常艰辛的,因为你得上升一大截,才能赶上人家已经具备前10能力学生的水平,而前10水平的学生,不是停在原地不动了,人家也在前进。因此,等前30的人水平上来了,原先前10学生的水平也上来了,导致的结果是符合前10水平的学生池子由200扩充到300个甚至更多了,演变成更惨烈的“竞争”。如果家庭适当调整一下期待,原先前30水平的学生,继续呆在前30的池子里,在这个池子里做到卓越及优秀,或者退而求其次,将目标调整至前50,高能低就,那么心态和整个申请过程都会顺畅很多。从目前趋势来看,美国私立寄宿高中前100名申请都会有一定难度,排名靠后的私立寄宿高中及走读学校申请相对容易不少,家长们大可不必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把美高申请变成另一场“高考”。


五大因素导致美国高中申请形势白热化


4. 美初及国内著名国际学校的学生申请越来越好

就读美国初中的家庭,在整个申高人群中,当属教育理念更接近美国、家庭经济条件更好的一个群体。美国初中本校的申请顾问向美国高中推荐时的力量远比校外顾问的力量更强。从目前来看,美初家庭在初中期间对学校的贡献也以各种形式精彩纷呈,一些美初学校在推荐信里直接提到:“该家庭在我校的活动中参与度高,积极推进我校在中国地区的影响力。”学校的发展需要家庭的支持,来自美初的学生在申请中是一支重要力量,无形中也挤占了中国大陆学生的名额。

5. 第三方力量

这里主要指除学生本人外的家庭及合作机构的力量。现在50%以上的家庭,父母具备非常好的英语沟通能力,可以研究学校网站,代为学生与学校沟通,在面试中直接与招生官对话,及时补充学生优点;有的家长在国内外有非常多的资源,请哈佛商学院教授写推荐信、请名人写推荐信、请校董出面,这已不是稀奇的事情;更有经济实力的家庭可以通过大笔捐款、替学校筹办来华招待会之类获得学校额外青睐。而作为第三方合作的机构,实力也越来越强。经过大半年的辅导,学生们在高强度高浓度的体验中,快速成长。有的学生思考沟通能力、文书所展现的思想深度已达到或接近美本前50,甚至前30水平。

客观地讲,父母高知、经济条件好、教育理念好、对孩子教育投入大、孩子年少有才华的家庭越来越多。未来几年,美高前30、甚至前100的申请形势会越来越白热化。美高拼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整个家庭的力量。但换个角度思考,条条大道通罗马。如果我们的家庭能将眼光放长远些,从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寄宿前100甚至前200, 亦或私立走读高中都是可以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的,退一步也许就会海阔天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