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請洋人吃飯,吃一半沒菜了,李鴻章靈機一動成就一道名菜

李鴻章請洋人吃飯,吃到一半沒菜了,李鴻章靈機一動,成就一道名菜!

李鴻章,中國晚清名臣,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安徽省合肥人,世人多稱“李中堂”,因在家中排行老二,故民間又稱李二先生。字漸甫或子黻,號少泉,晚年自號儀叟,別號省心。建立了中國第一支西式海軍北洋水師,他一生先後參與了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包括鎮壓太平天國的運動、洋務運動、甲午戰爭等,代表清政府簽訂了《越南條約》《馬關條約》《中法簡明條約》《辛丑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李鴻章請洋人吃飯,吃一半沒菜了,李鴻章靈機一動成就一道名菜

話說有一次李鴻章出訪美國,發生了件很有趣的事,畢竟外美國當時是很有地位的,所以為了感謝美國對我國的幫助,順便討好一下這位“老大哥”,李鴻章決定在外國人的唐人街宴請外國領導,於是就選擇了這裡有名的一家中餐廳。筵席設在花廳裡,酒過一巡又一巡,菜上了一道又一道,吃了幾個小時,洋人還不肯下席,

李鴻章請洋人吃飯,吃一半沒菜了,李鴻章靈機一動成就一道名菜

總管就對李鴻章附耳低言:“中堂大人,菜都已經吃完了,洋人還沒撤,怎麼辦?”李鴻章思考了一會兒,然後說:“把剛才端下去菜倒在一起,然後加熱一下,放在大的容器裡,端上桌子。”過了一會兒,這道“菜品”便被端了上來,洋人們開始品嚐面前的這道菜,覺得十分的美味,

李鴻章請洋人吃飯,吃一半沒菜了,李鴻章靈機一動成就一道名菜

甚至還有一個人問道,中國菜為何把味道最為好吃的放在最後面呢?這道菜的名字是什麼呢?李鴻章一時實在是想不出來名字,便對他們說,好吃多吃!洋人們聽了這句話之後,便以為這道菜的名字就是好吃多吃。因為好吃多吃聽起來發音和英文的雜燴十分香相像,所以這道菜便被叫做了大雜燴,從這次宴會之後,洋人們便十分熱衷於去華人街點一道大雜燴品嚐,一時間形成了一股吃大雜燴的風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