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屠湘”事件的真假:朱元璋為何血洗湖南

提到明太祖朱元璋,相信許多人都知道,他可以說是一個大器晚成的人,並且完全是憑藉自己的雙手打拼出了屬於自己的一個朝代,對於任何一個帝王的評價,是很難用好與不好就能夠概括的,同樣的,朱元璋就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帝王,因為他當上皇帝之後確實做出了許多貢獻,但是卻有一件事情也成為了他的汙點。

“洪武屠湘”事件的真假:朱元璋為何血洗湖南

在湖南當地一直有“洪武屠湘”的說法,有關於這件事在正史之中是沒有寫到的,但是在一些地方誌和族譜之中對於這件事情都有重點描述的,例如《葉氏譜》中記載:“洪武屠湘,未先白馬之盟,卻有紅羊之劫,血流漂杵,鬼晝哭,十室一室居人,九室堆骨”。還有《呂氏宗譜》中記載:“洪武血洗,惠公由安仁奉調鎮常”。另外,《同治常寧志》、《厚雅田王氏譜》、《依湖鄧氏族譜》等對於這件事情都有所記載。

“洪武屠湘”事件的真假:朱元璋為何血洗湖南

其實“洪武屠湘”講到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對於湖南人的屠戮,那麼朱元璋究竟為什麼如此仇恨湖南人呢?其實有關於這件事情有兩個說法,第一個說法是說朱元璋跟陳友諒爭天下的時候,當時的湖南人是都支持陳友諒的,而朱元璋並不認為這是陳友諒的本事,而把所有的帳都記在了湖南人的身上,也是因此朱元璋對湖南人才如此憎恨,這就導致了後來朱元璋跟陳友諒在湖南地區交戰的時候,無所不用其極,讓自己的軍隊對湖南人進行劫掠,造成了驚人的傷亡,從湘潭至茶陵五百里縱深地帶的百姓被殺得所剩無幾。

“洪武屠湘”事件的真假:朱元璋為何血洗湖南

第二種說法就來的更加的詳細跟具體了,至正二十三年,陳友諒死於鄱陽湖大戰之中,到了第二年的時候,他的兒子陳理被朱元璋所俘虜,至此,陳友諒的勢力宣佈徹底覆滅,而陳友諒的舊部最終也只能選擇歸順朱元璋。而在明朝建立之後,這眾多歸順之人中,有一個湖廣參政名字叫做易華,曾經就是陳友諒的舊部,還有一個名字就做楊從政的人,也曾經是陳友諒的舊部,如今也是被朱元璋重用,擔任為稅吏。

“洪武屠湘”事件的真假:朱元璋為何血洗湖南

雖然說都曾經是陳友諒的部下,但是他們二人之間其實早就有過節,既然曾經在陳友諒手下時候就非常不和,那麼他們如今同時來到朱元璋手下會產生什麼效果呢?沒錯,在投靠朱元璋以後,他們二人都非常急於表現自己,急於建功,而楊從政既然是負責稅務的,所以他就開始對易華負責的湖南地區橫徵暴斂,糧食的徵收更是多的誇張,而易華在知道楊從政耍的手段之後是非常憤怒的,於是就找到楊從政質問:“陳王無道,方歸有道朱王。今若此,何別於陳王?”楊從政在聽了他的話之後笑著說道:“陳王無道,徵十萬八千石。朱王有道,徵九萬九千石,足少九千矣。”而易華在聽到了他所說的話更是氣憤無比,於是就回去聚集鄉民包圍了稅務衙門,並且揚言必然要殺了楊從政。

“洪武屠湘”事件的真假:朱元璋為何血洗湖南

而楊從政在知道這件事情之後也是非常害怕的,於是他想出了一個金蟬脫殼的計策,找到了一個長相跟自己非常相似的人,並且非常殘忍的把他給殺掉了,並且把首級拿出去讓百姓看到,讓大家誤以為楊從政已經死了,而他自己則是偷偷的逃走去找朱元璋,把事情的經過哭著向朱元璋講述,而他究竟有多少添油加醋的成分就不得而知了。朱元璋在聽他講述完事情的經過之後震怒,直接發重兵就奔著易華去了。

“洪武屠湘”事件的真假:朱元璋為何血洗湖南

話說易華當時已經七十歲了,但是他在烏石寨(今屬湘潭縣)仍然召集了四十八洞土司來抵抗朱元璋,朱元璋大兵壓境時放言說易華不死,就一定血洗湖南,而易華也是一個非常有氣節的人,看到兵力差距實在太大,並且也不想因為他自己牽連到百姓,於是跳水自殺,最終朱元璋的軍隊也就此離去。

“洪武屠湘”事件的真假:朱元璋為何血洗湖南

如果易華就這樣死了,那麼也就沒有後面的事情了,說來易華跟楊從政真不愧是對手,所用的方法都差不多,都是假死,易華假裝跳水自殺,最後被當地的漁民接應離開了,但凡事都沒有不透風的牆,朱元璋後來收到了錦衣衛的密報,得知易華還沒死之後,就再次派軍隊進行圍剿,最後也就有了“千村血洗,萬灶煙寒”的慘像,即便如此,但是易華所做的事情還是非常得民心的,所以他就在鄉民的保護之下,一直到了洪武十年的時候才最終去世,享年八十多歲,而當地人為了紀念他更是給他興建寺廟,並且尊稱他為易寨主、易太公,不但如此,當地人為了紀念他,還逐漸形成了神誕八月二十四日殺太牢和演戲酬神的習俗。

“洪武屠湘”事件的真假:朱元璋為何血洗湖南

關於此事,更有傳說易華是戰死的,在光緒的《湘潭縣誌》就有所記載,但是《明史》對於此事卻並沒有記載,有許多人認為所謂的“朱洪武血洗湖南,扯來江西填湖南”也就不過是一個傳說,理由是認為明代時期並沒有湖南這一名稱,湖南是直到清康熙三年時才獨立建省,所以說朱元璋沒可能直接下令在湖南進行屠殺。更有說法認為,這完全是由“血洗胡藍”以訛傳訛導致的,因為胡惟庸案跟藍玉案一共處死了四萬五千多人,絕對可以說是“血洗”了,而這兩個字在湖南的方言之中的讀音是不分的,這也就導致了傳出的話隨著時間的被人們慢慢的誤解了,不知道對於這麼多種說法,大家最看認同哪一種呢,有關此事,民間還有哪些說法是更接近真實的歷史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