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實驗:家長需要刻意培養孩子延遲滿足能力嗎?

著名的棉花糖實驗:

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沃特兒·米歇爾(Walter Mischel)設計了一個“棉花糖實驗”。這個實驗當時是在斯坦福大學附屬幼兒園進行的。在實驗中,研究人員將小朋友們帶到一個大房子裡,房子裡每個人有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個鈴鐺,桌上放著這些孩子非常喜歡吃的東西——棉花糖。然後,告訴孩子如果等研究人員回來後再吃棉花糖,就可以再獎勵孩子一塊棉花糖。如果忍受不住吃了棉花糖,獎勵就沒有了。


棉花糖實驗:家長需要刻意培養孩子延遲滿足能力嗎?

對於這些愛吃糖的小朋友來說,這個過程自然相當難熬。有的孩子為了不去看那誘人的棉花糖,就在房間裡焦急地走來走去;有的孩子把眼睛矇住或者唱歌來轉移注意力;有的孩子把背轉過去不去看棉花糖;有的孩子雙手枕臂做睡覺樣,甚至還有孩子急躁地去打棉花糖。

結果,大多數孩子堅持不到3分鐘就把棉花糖吃了;一些孩子還沒到半分鐘就把棉花糖吃掉了。不過,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延遲了對棉花糖的慾望,整個過程大約15分鐘。

棉花糖實驗:家長需要刻意培養孩子延遲滿足能力嗎?

後來這些研究人員繼續追蹤研究參加這個實驗的孩子們,一直到這些孩子們高中畢業。研究結果顯示,那些忍不住吃掉棉花糖的孩子,更容易出現行為上的問題,產生慾望時不容易控制自己;而那些忍住吃掉兩塊棉花糖的孩子再青少年時期也比較有耐心,他們可以為了長久更大的利益而犧牲當前的利益,不急於求成。多等15分鐘的孩子學習成績比馬上吃掉棉花糖的孩子要好很多。

這個實驗證明:能夠延遲滿足的孩子自控能力更強,他們在沒有人監督下面對誘惑時,能夠為更有價值的結果而放棄自己眼前的衝動,調節自己的行為,保證自己的目標達成,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自控能力更強。


棉花糖實驗:家長需要刻意培養孩子延遲滿足能力嗎?

不過,對於這個說法很多人是不贊成的,因為這是兩種價值目標的選擇:即當前利益和長久利益。在延遲滿足的過程中價值衝突可能是多方面的,孩子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來選擇自己的利益目標。而對於延遲滿足的吹捧,很多人都建立在成功的定義上聯繫起來的,但是光從成功、成才的定義上來說,影響因素除了人為可控因素之外,還存在著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如:天賦、運氣、家庭背景等等。

而且從道德層面上來說,比如說兩、三歲的小孩子餓了,我們非得過一段時間再給孩子吃東西嗎?肯定不是這樣的。除非孩子已經吃了很多零食了,如果孩子還想吃,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拿孩子喜歡的玩具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所以延遲滿足也需要在特定的場合來運用。


棉花糖實驗:家長需要刻意培養孩子延遲滿足能力嗎?

不過,大多數人認為,延遲滿足能對孩子的發展無需再論,肯定是存在很多積極意義的。對我們教育孩子有非常大啟示作用的。那麼,在培養孩子延遲滿足的能力時,我們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孩子在幼兒期可以用簡單的一次性發放的方式來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的能力,當孩子到了學前期的時候可以用過程性難一些的獎勵物。實驗證明,逐個發放獎勵物比一次性發放獎勵物更能提高孩子延遲滿足的能力。

以零花錢為例:家長開始的時候問孩子,是這個星期拿2塊錢,還是下個星期拿5塊錢?過一段時間後,家長可以告訴孩子,這一週給孩子5塊錢,如果下週孩週末孩子的錢沒用存到零錢罐後,那麼下一週孩子又可以得到5塊錢。如果孩子將存錢罐的錢花掉了,家長停止給孩子錢。家長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一步步提高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


棉花糖實驗:家長需要刻意培養孩子延遲滿足能力嗎?

2.給孩子的獎勵物要適應孩子的動機。獎勵物不能對孩子的誘惑太大,也不能太小。因為誘惑物太大,孩子體驗不到選擇和等待的兩難處境;太小了難以引起孩子的動機,孩子就沒有興趣。

3.家長要教給孩子一些注意轉移的策略。如:可以提醒孩子不要放棄,半途而廢就得不到自己更想得到的獎勵物了;還可以教孩子轉移注意力,想吃零食的時候就去玩玩具。

延遲滿足不僅是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核心成分,同時也是兒童社會化和情緒調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一種基本的、積極的人格因素並伴隨著人的一生。而延遲滿足往往也是一個人心理成熟的表現和情商的構成部分。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