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木心的故乡,“画家”陈向宏的耕耘,此间有中华文化传承

一、故园不再,游子伤怀

1995年,木心从美国回来,独自回到阔别50多年的故乡——乌镇。

在习惯的概念中,「故乡」,就是「最熟识的地方」,而目前我只知地名,对的,方言,没变,此外,一无是处。夜色初临,风雪交加,我是决意不寻访旧亲故友的,即使道途相遇,没有谁能认出我就是传闻中早已夭亡的某某,这样,我便等于一个隐身人,享受到那种「己知彼而彼不知己」的优越感。

诗人木心的故乡,“画家”陈向宏的耕耘,此间有中华文化传承

故乡,那是怎样的乡愁,那是“从前慢”的岁月时光。

可是,乌镇带给他一片破败之感。家还在么?木心先生第二天一早,儿时热闹的所在,而现在“现在竟狭隘灰漠,一派残年消沉的晦气。”又想起大家族的人,都“以为天长地久,世外桃源,孰料时代风云陡变,一夕之间,王孙末路,贫病以死,几乎没有例外。”实在是悲从中来。


凭着儿时记忆,终于找到家的残居,

而此刻,我实地省知这个残废的,我少年时候的书房,在与我对视——我不肯承认它就是我往昔的嫏嬛宝居,它坚称它曾是我青春的精神岛屿,这样僵持了一瞬间又一瞬间……

怎么样的一幅凄惨形象,正如李清照的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再到后面,木心先生记忆中的花园已经随风而逝,变成了一家工厂,“一概陈旧不堪”。

实在是令木心先生伤心欲绝,所以先生说:

“永别了,我不会再来。”


二、故乡,来过就不曾离去

时光冉冉而过,来到1999年12月16日,一场意外的大火竟然引来乌镇的转机。

事情很简单,那天一个镇上的老人家烧火做饭,结果没注意,意外失火,造成连着一片房子都被烧毁了。

时任桐乡市政府办公室主任陈向宏,被指派来处理此事,安排这些因失火而没有家园的居民,他就此来到乌镇,开启了乌镇传奇。


陈向宏说,他本人就是乌镇人,小时候不知道走过多少次,乌镇的街上的臭味都分的清,是马桶还是臭豆腐的臭味。

彼时他一心在政府里工作,唯一的想法同大多数官员一样,“升上去”,可是,命运把他扔到了乌镇,他的故乡。


有人离家50多年,回来时家园不在,再也不想回来;有人一心升上去,可是命运把他放回了他的故乡。

两个人都不会想到,他们的命运由乌镇而产生了联系。


三、乌镇的新生

陈向宏带着市长给的15万,一个助手,一个司机,开了一辆没有牌照收缴来的黑车,重回了他的故乡——乌镇。

诗人木心的故乡,“画家”陈向宏的耕耘,此间有中华文化传承

乌镇的新生是异常艰难的,陈向宏说,乌镇犹如一个老婆婆,牙全都掉了,他是一颗颗把它补回去的,他不像其它的小镇,把旧有的都拆了,弄一片新古宅,而是实地查看,拆新维古。每一颗补回去的牙都得寻到它原来的根,都是生态牙,最后长出一副新牙。


一开始请的上海专业建筑所的专家来帮他绘图指导,后来实在没钱了,“画家”陈向宏就自己画。有时候闭门画三四天,有时候画七八天,故乡啊,故乡的那些小桥流水,那些马头墙,那些木村先生写到的,那些昏昏沉沉的厢房,那些锈成污红的长窗,正在他的画笔下清醒复苏。

唯有对故乡无比深沉的爱,才有如此这般无怨无悔的付出。

诗人木心的故乡,“画家”陈向宏的耕耘,此间有中华文化传承

这时的他,已经放下了功利性,放下了那些雄心壮志,他说,他准备最初15年,专心致志的做乌镇。


资金紧张,房屋拆迁,镇上老人不理解,各种问题和困局,有人甚至在他的办公室门上泼粪。以往的同僚的“嘲笑”,他去开会,桐乡的会场就传起一片,“中国乌镇”来了。

所有的艰难困苦,在后来的演讲中,陈向宏都很少提,有人问过,这些年有没有什么感动的事情,他说,感动的事情好像很少,但是悲惨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在那些不为人知的岁月里,那些志存高远的人,意志坚定的人,曾跨越过旁人想象不到的困难。


2000年,乌镇东栅景区开放,陈向宏眼光独到,制定了因景而景,原地升级,拆出了一片感受一致的乌镇,拆出了新天地。

东栅的成功是无数细节的成功,乌镇的整体风貌、作坊、管线地埋、污水管下埋、第一个旅游停车场,在2000年都是第一名。

陈向宏说,那些天,他无数次去东栅,看各个地方,听游客的只言片语,无数个不眠之夜,看到一点,改正一点。

东栅这个景区,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的抠出来的,各种点滴的细节,铸就乌镇的不一样,赢得了游客的口碑和喜爱,乌镇东栅这个项目成功了。

诗人木心的故乡,“画家”陈向宏的耕耘,此间有中华文化传承

乌镇东栅的成功使得乌镇获得新生的机遇。

陈向宏也越发显得有努力方向,在不做第一,只做唯一的理念下,越走越顺。

诗人木心的故乡,“画家”陈向宏的耕耘,此间有中华文化传承

2003年计划开发西栅景区,这又是一个冒险,但是陈向宏又要突破旅游小镇的限制,有人说,把东栅的模式搬过来不就好了,但是陈向宏想的更远,他要做度假小镇,不出意外又受到了很多的嘲笑。

陈向宏说,东栅是资源利用的差异性,西栅是产品差异性。正是这种对小镇的超前的独特的认识,使得乌镇领先于江浙沪诸多小镇。

诗人木心的故乡,“画家”陈向宏的耕耘,此间有中华文化传承

2008年之后更是开启乌镇戏剧节,之后又开启乌镇度假经济,开启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启乌镇现代艺术展。

现在乌镇本身已经成为一个著名的IP。

诗人木心的故乡,“画家”陈向宏的耕耘,此间有中华文化传承

乌镇是个意外,有人曾经说乌镇是桐乡是最大烂尾楼,当时没有人想到乌镇会这样成功。江浙沪这么多小镇,到目前为止,只出了一个乌镇,而其它的江浙沪小镇基本还在第一阶段,还在卖票模式中,乌镇的发展,他们已经远远追不上了。


四、木心的回归

1995年,木心先生回访过家乡乌镇之后,回去写了一篇文章,就叫《乌镇》,发表在在台湾《中华时报》副刊。2000年的时候,陈向宏当时还担任着乌镇的书记,有乌镇的居民就拿了这篇文章给陈向宏看。

当时,陈向宏还不知道木心其人,也不了解木心的身价,更谈不上木心的影响力等,只能知道,木心就是从乌镇走出去的文人而已。

当时文章的字字悱恻,陈向宏也是心有戚戚,希望能够请木心还乡。


这一件事一做就做了6年。

因为陈向宏并没有木心的联系方式。

后来陈向宏通过上海的作家王安忆,才知道木心的弟子陈丹青,而当时陈丹青还在美国,于是陈向宏又与陈丹青联系,希望能请木心还乡,但那时木心大约并不愿意搭理陈向宏,所以陈向宏只能先和陈丹青保持通讯2年之久。

诗人木心的故乡,“画家”陈向宏的耕耘,此间有中华文化传承

两年之后,陈丹青回国出现在陈向宏面前,说老先生说了,他最凄凉的是,故居没了。同时又问陈向宏,你请木心回来是有什么商业考虑?

陈向宏回道:他只是要做传递文化传递的事情,请木心回来是家乡人对文化人的礼仪,就认个爷爷,没有任何商业考虑。

之后陈向宏立即决断,买下木心故居,然后按照老先生的要求,翻新故居。此后四年,陈向宏和木心先生开始通迅不断,陈向宏把图纸发给木心,木心修改、同意之后,陈向宏照之翻修故居。


2006年,陈向宏说,木心由陈主任改为称呼他为宏弟,他觉得时机到了,就在这一年邀请木心还乡。

这一年,木心先生的故居也翻修完毕,之后木心命名为晚晴小筑

出处大约是李商隐《晚晴》诗中的名句: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联想木心先生早岁命途蹇阻,中年命运多难,其晚年落叶归根,重回故里,亦可谓天意晚晴了。


木心终于回到乌镇,这个他阔别半个多世纪的故乡。


陈向宏在木心先生这件事上,确实是有情怀的人,他真实做到了他和陈丹青说的话。

老先生回到乌镇后,直到2011年木心逝世,这期间乌镇没有利用一丝丝老先生的名声来做市场营销,反而派了7个人,照顾老先生的起居,还有人教木心打太极拳,以希望老先生健康长寿。


五、木心美术馆

2007年左右,乌镇开始兴建木心美术馆。对于木心美术馆,陈向宏是花了大力气的,而且也是花了乌镇旅游公司大量资金的,大约是8500万人民币。

诗人木心的故乡,“画家”陈向宏的耕耘,此间有中华文化传承

木心美术馆,仅仅看建筑师、布置师就可以知道,乌镇旅游对于木心美术馆确实是下了心思的。

这家美术馆聘请国际知名的贝聿铭弟子、纽约OLI事务所冈本博、林兵设计督造,建造就历时四年,对各种建筑要求都是想法设法的做到。

举例来说,为了做清水木纹混凝土,从国内找到台湾,又找到美国,最后攻坚才做出来,而工本就要8000多一立方。

木心美术馆内设计与布展,由OLI设计师法比安主持,光光此项工作就为期一年半之久。

诗人木心的故乡,“画家”陈向宏的耕耘,此间有中华文化传承

木心在临终卧床期间,老先生看了美术馆设计方案,喃喃地说:“风啊、水啊、一顶桥。”

现在,木心美术馆,以极简造型,跨越湖面,与水中倒影相伴,成为乌镇西栅的一道宁静的风景线,与木心老先生的呢喃相契合。

木心先生虽然已逝,但是木心先生的《文学回忆录》、木心先生的《从前慢》,到如今,却越发广为人知了。


六、乌镇的复兴、文化的传承

2008年,那时的陈向宏还在建设西栅,木心先生看了他的规划说,你是在做文艺复兴啊!这么大的地方呢,以后你要装什么东西?

木心没料到,没过几年,这块地不仅仅放下了木心美术馆,放下了造价3.7亿的大剧院,放下世界排名第三的戏剧节,还放下了全球互联网大会,将来还会放下更多的东西。

诗人木心的故乡,“画家”陈向宏的耕耘,此间有中华文化传承

陈向宏说,乌镇一开始是一种压力,后来变成梦想,直至奋不顾身,他想建设家乡,他想为为乌镇的小孩提供了最好的天地,做对得起家乡人民的事,他想让他的家乡身价不凡。这就是一个普通人的家国情怀。


所以乌镇是个意外,但又不是个意外。


对于木心来说,乌镇曾经是个伤心地,是个再也不想回去的地方,可是历史的轮子转过,心的乌镇,出生于此,成长于此,其实从来没有离开,最终也安逝于此。


对于陈向宏来说,“此生无悔在浙江”,故乡从来不曾离开。

在乌镇,他放下功利性,继承浙江“身土合一”的传统,引领着敢想敢干结合的务实内敛文化,简单做人,认真做事,他们不怕辛苦,他们不怕寂寞,只是不断破界创新,不断实干,中国的传承在他们身上显现,中国的传承在他们手里复兴。


木心先生逝世前一年,木心坐着轮椅,陈向宏推着他到木心美术馆参观。

我想这一刻,木心先生心里是欣慰的,那些岁月的记忆,那五年的纽约传道,种种心绪,皆在当下那刻,“岁月不饶人,我亦未曾饶过岁月。”

诗人木心的故乡,“画家”陈向宏的耕耘,此间有中华文化传承


诗人木心的故乡,“画家”陈向宏的耕耘,此间有中华文化传承


诗人木心的故乡,“画家”陈向宏的耕耘,此间有中华文化传承


故乡,这一片土地,这风、这水、这桥,连接着我们民族绵延五千年的文化,薪火相传,代代相传,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


诗人木心的故乡,“画家”陈向宏的耕耘,此间有中华文化传承

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愿在种花家 。

为中华民族传承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自己的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