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著春天奔跑

2020年庚子鼠年,原本是一個讓人值得期待的新年,卻被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每天一打開電視上,就能看見“抗疫情”三個大字,每天一睜眼都是先看手機上的疫情時事,看著每天增長的病例,看著一天又一天增長的冷冰冰的數字,看著電視上腳步匆匆的全副武裝的醫務人員、志願者們,我們的心情異常沉重。

向著春天奔跑


尤記得2003年非典,那時我們還在大學校園,爸爸打電話說讓我不要回家,車子只要到老家的地界,人一下車就要被隔離。那時的我身處校園,對非典sars並沒有多少概念,但校園的那種緊張氣氛卻讓我記憶猶新。

而這次當新冠肺炎病毒疫情來臨時,一種莫名的恐懼感卻湧上了心頭,也許是sars的陰影,也許是感覺現在的自己要保護的人太多……只有每天不停地看時事新聞,叮囑完公公婆婆又打電話叮囑爸爸媽媽和弟弟們做好防護、保護好自己,不知道自己這麼做到底能有多少作用,但好像只有這樣自己才會安心。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中央的一句號令,全國聞迅而動。疫情之下,全國擰成了一股繩,全國人民團結起來,一致抗疫,一致戰疫。

向著春天奔跑


2020年春節元宵晚會上,一首《你的樣子》讓多少人淚流滿面,白巖松、水均益、歐陽夏丹等多位主持人帶著一臉的凝重,為我們講述著一批批逆行者的故事:本該安享晚年的84歲的鐘南山院士心繫患者,親赴武漢重疫區;73歲的老人李蘭娟院士義無反顧直奔武漢,要將重症患者救回來,降低重症患者病死率;一批批90後的年輕醫務人員主動請戰,一批批志願者主動擔負起了後援…他們是最美的逆行者,他們是我們的英雄,他們是國之棟樑,也是天空中最最閃亮的星!

這是我們至暗的時刻,也是我們眾志成城的時刻,中華民族又一次到了最危難的時刻,全國支援武漢,一省支援一市,這是中國共產黨人的集體智慧和英明決策。各地醫療物資紛紛運送到武漢、海外華僑華人留學生紛紛籌集口罩防護物資運抵湖北以及外國政府及友人積極援助湖北……

向著春天奔跑


為了打好湖北及武漢的阻擊戰,打好全國的防控戰,全國設立了無數個檢測點,農村各種嬉笑怒罵的戰役宣傳視頻讓人看了意味深長、耐人尋味。全國人民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都停下了匆忙的腳步,宅在了家裡。更有網友幽默地形容在家的日子:串串臥室門,串串廚房門,再串廁所門,更多的人在宅家的日子裡,積極地讀書、思考

多少年,許多人很少有和家人在一起形影不離,呆這麼長的時間,今年終於藉著這個契機,大家圍在一起,嗑嗑瓜子、吃吃零食、看看電視、聊聊天,一家人聯絡聯絡感情,雖然是迫不得已,但也其樂融融。

向著春天奔跑


“停課不停學”,各大高校及中小學開始上起了網課。孩子們生活也慢慢變得規律起來,老師們積極備課上課,一個個儼然都成了直播網紅,孩子們好像也很願意接受這樣的上課方式。

向著春天奔跑


這個鼠年讓我們過的很不一樣,也讓我們重新開始思考人生。

在大災難面前,我們人類是那麼脆弱,脆弱的不堪一擊,在小小的地球村裡,人和人、人和環境的關係第一次被我深深思考,前段時間大火的主持人大賽上出現了很多金句,董卿說“槍響之後沒有贏家”,原因是因為一幅畫:在一個山尖上橫著一根木棍,木棍的一頭上坐著一隻大熊,另一頭坐著一個手舉獵槍的獵人,場面一觸即發…人和人、人和環境、國與國之間又何嘗不像獵人和熊的關係呢?人命關天遠比輸贏重要!

向著春天奔跑


清明給了相思最鄭重的儀式感,人們祭奠故人,祭奠過去。非常時期,非常清明,由於疫情在全球多點爆發,今年的清明讓人格外淚目,多少人的生命留在了寒冬,也許他們再也沒辦法看到初升的暖陽,再也沒有辦法去迎接溫暖的春天,多少個家庭因此變得支離破碎,人們通過各種方式來祭奠這些逝去的生命,英雄的亡靈…

每個人都在不斷地在得到和失去中成長,為了每一個遠去的生命,我們每一個活著的人,要加倍珍惜現在的生活,帶著他們未完成的夢想,向著春天奔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