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王维的诗,感觉意象、意境均“空灵”,是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吗?

九思堂笔记


以一首王维的《终南别业》来回应提问。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年幼聪慧,十五岁去京城应试,一至京城便立即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后中进士入官。但因时局混乱,仕途并不顺利,因此也是半官半隐。王维喜好参禅悟理,学庄信道,其诗也多有修者的感悟和意境,后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终南别业》中第一句便说"中岁颇好道","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一句更是表现出了王维对道家万物同源、阴阳相生思想内涵的理解。行为动,坐为静,行坐阐述了阴阳对立的概念;而水亦是云,云亦是水,其体相同而性各异,也是事物的阴阳两面,借助水穷云起来表述了阴阳此消彼长,往复循环的道家思想,这是我的理解,希望能有借鉴。



光明为身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代表作品有《王摩诘文集》等,被后世称为“诗佛”。摩诘是梵语维摩诘的简称,意思是“净名”或“无垢称”,这个词出自佛教经典,王维的字和号都因此由来。

王维信奉佛教,参禅悟道,这也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如《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还无期。这里的“”指的是佛教。又如《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都是清冷幽邃,远离尘世,充满禅意的山水意境。

王维是山水田园派诗人,这类诗大都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象和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居多。王维曾状元及第,也有积极的政治抱负,无奈官场不如意屡遭贬谪,而当时佛教盛行,士大夫学佛风气兴盛,所以中年以后思想消极,王维学习佛教,一度隐居摆脱世俗烦恼,看淡功名利禄。他隐居后的诗一是当时的身心境遇,二便是受学信佛参道影响,如《鸟鸣涧》这一类诗被称为“却入禅宗”。逍遥自在,出世无为。隐居后的王维诗中多见这些思想流露,而这正是老庄哲学的特点,所以也可以说是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


宫商角徵羽哆瑞咪发嗦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王维在《酬张少府》给张九龄的酬诗中有这种思想。《终南别业》中也体现出来: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在《积雨辋川庄作》: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从“松下清斋折露葵。”看出王维不吃腥味,吃的清真。


孔新喜


“诗佛”的称号不是虚来的,肯定有那方面的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