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理財最常見的4大陷阱

給大家介紹投資理財中我們常見的陷阱和騙局,也是希望大家可以時刻維護好自己的權益!我們通常把受騙踩坑的投資人分為兩種,一種是辨識能力薄弱,一種是利益燻心。很明顯,更多的往往是第二種。那麼,理財投資追求收益的同時,怎麼和風險賽跑?首先,我們要有一顆敬畏風險的心;然後是對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的一個清晰定位,什麼樣的承受能力就挑戰什麼樣的收益;最後是對各種騙術坑局的識破能力。

  金融陷阱,線下理財海市蜃樓

  線下理財是指線下的理財公司在交易模式上通過線下開設門店或組織線下活動,對接投資人資金,推介投資項目,整個交易流程在線下完成。我們要明確一點,資金端和資產端都在線下的線下理財公司並不是P2P,但是這些理財公司都打著“互聯網金融”“P2P網貸”的旗號到處招搖撞騙,實際上這類公司存在很多合規上的問題,並不能保障投資人的資金安全,他們的信息披露不透明,運營成本也高,通常是通過保本保息,畫高息大餅來當作誘餌,只為騙取你的本金。

  他們慣用的手法就是各種站臺和代言,找一些明星或者知名度高的人來代言增信,例如中晉的代言人潘曉婷還有鑫琦資產的代言人 “皇阿瑪”張鐵林;利用各種高大上的包裝來迷惑投資人,比如開豪車,炫富,抱著一大堆的人民幣,實際上他們炫的富都是都是你的本金罷了;還有一種套路就是洗腦和情感攻勢,適用於理財意識薄弱或者防範意識低的中老年人,他們通過洗刷價值觀,畫上美好生活的大餅,前期再以利誘,當你剛開始嚐到甜頭的時候就讓你加投本金,最終他們覺得騙夠了,就一走了之,最後報警後發現,一切都是海市蜃樓,該公司不過是皮包公司而已。關於線下理財騙局,可以用一句話總結:你看中的是他的利息,他看中的卻是你的本金。

  大白提醒,線下理財陷阱依然潛伏在我們身邊,不僅我們自己要加強防範意識,也要多關愛家人,讓他們在進行經濟投資時,也能夠與家人商量,避免上當受騙。

  網貸陷阱,羊毛理財生死競速

  這裡以常見的羊毛為例,某僧相信很多人都投過,註冊用戶超千萬,交易量破千億。是什麼平臺可以做到如此體量?如果說它厲害,為什麼沒有對接第三方數據,也沒有披露過多的信息呢?開始時是引導你投天標,收益超高,到期返還後給你發一個投資紅包,誘人的很,但是是7天的標。想了一下,1天都過去了,7天有啥難的?然後你又投了更多的錢去激活這個7天紅包。7天到期後,又給你發了一個15天的紅包,以此類推,後面相繼1個月,3個月。聰明的人差不多就退出了,反映慢的,資金就被套在裡面了。可怕的是,這些還在繼續,仍然有人樂不思蜀的換號繼續薅。關於羊毛理財陷阱,基本上雷掉的一些問題平臺和跑路平臺多半是跑的慢的羊毛黨,明知山上有虎,偏向虎山行,風險太大投資人需要量力而行。

  金融騙局,資金盤旁氏騙局

  我們在很多文章中都能看到“龐氏騙局”這個詞彙,很多人會誤會是“龐大的騙局”,實際上這個詞語是金融領域投資詐騙的稱呼,來源於上世紀一個叫龐滋的大騙子“發明”的騙術。在中國,我們可以用“拆東牆補西牆”“空手套白狼”來形容這個騙術。簡而言之就是利用新投資人的錢來向老投資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報,以製造賺錢的假象來騙取更多人的投資,這個循環就叫做旁氏騙局。

  可以說金融投資詐騙中的騙術基本上由龐氏騙局演變而來,例如當年的e租寶事件,一年半內非法吸收資金高達500多億元。實際上,他們打著P2P的名號發佈虛假標的,利用美女做宣傳,砸錢上央視廣告,讓e租寶在行內名聲鶴起,越來越多的人沉浸在高回報中無法自拔,他們用新資金支付來支付利息,但空的畢竟是空的,高額的利息沒有實際的還款來源是始終無法堅持下去的,最後e租寶還是雷了。類似的騙局還有做微商做任務賺錢的某寶網,原理其實都差不多。

  網貸騙局,平臺包裝瞞天過海

  P2P作為民間借貸關係的撮合方,其實最重要的是給到投資人的安全感。所以每一家平臺都是比較注重包裝自己的實力,騙子也不例外。這裡以去年12月雷的“象象財富”為例,我們來分析一下,為什麼在短短3個月內,象象財富就累積了7000多個投資人,最後暴雷收場?

  簡單介紹一下這個平臺,17年6月底上線,12月暴雷,僅僅5個月時間,期間國資參股10%後,投資人在3個月內增加了7000,主要項目為車貸。那麼我們以投資人的角度去分析,為什麼會選擇投這樣一個剛成立不久的平臺呢?

  1、活動頻繁收益高

  點開官網看,項目收益很正常、很合理,年化只有10%左右。但是當你點開banner後發現在新手活動紅包和每週紅包加起來的投資收益直逼50%,這僅僅是官網註冊活動收益了,還有那些渠道返利、羊毛返利,那就不用多說了。沒有足夠的誘惑,也不會有人敢投。

  2、車貸資產的風險可控度高

  車貸是抵押貸,有足值的抵押物作為還款來源保障,很多投資人也是因為這點上當受騙。再加上第三方擔保公司保障回收質押車輛,給人感覺很安全。

  經爆料,象象財富是使用查封車作為資產端發佈虛假標的,員工P圖上標,實在令人驚訝。投資過的人連這個都看不出來嗎?再加上第三方擔保公司的經營範圍明顯顯示“未經金融等監管部門批准,不得從事向公眾融資存款、融資擔保、代客理財等金融服務。”這些信息都是可以通過查備案看見的。而且陳通雷和該公司法人代表張正有著密切的資金往來,更說明這個擔保方是絕對有問題的。

  3、國資參股背景增信

  10%的國資參股,讓不少投資人看好象象財富,相信有國資背景撐腰,一切都是安全的。

  但是國資的實力也是分了級別的呀,國屬、市屬、縣屬,即使參股了,每個國資股東對平臺的支持程度也不一樣。像象象財富這種,很明顯就是花錢打造出來的資質,毫無實際意義。很多投資人都信上市系、國資系、風投系背景資質,顯得平臺發展勢頭猛,後勁足。實際上,不過是花錢買資質罷了,只要肯花錢,別說國資,稍微包裝一下就能像當年的“e租寶”一樣偷天換日的自己上市了。

  投資本身是一個危險遊戲,如何維護好自己的權益,還是開頭那幾句話,什麼樣的承受能力就做什麼風險的事情,不要超出自己的極限。收益和風險始終是成正比的,我們要對風險有敬畏之心。另外也要積極的去學習充實自己,以免被無形之中陷入騙局。

投資理財最常見的4大陷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