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未婚女子被稱為“黃花閨女”?竟是因為我們熟悉的它

在我國民間,人們通常稱未出嫁的少女為“黃花大閨女”,有的地方還稱為“黃花女”或者“黃花幼女”,那麼這些對女孩們的稱呼前面要加上“黃花”二字而“紅花”“紫花”“藍花”卻沒有被前綴呢?

有一種比較簡單粗暴的說法,說其實這“黃花”就是“菊花”,和我們今天的花語有些類似。花被中國文人賦予了不同的品行,我們比較熟悉的牡丹就代表了富貴,而菊花在古人眼裡是高潔的象徵。又因為菊花凋謝的比較晚,耐寒力強,常常也被人們認為是有節操的象徵。而這種特性用來形容未出嫁的少女也非常合適。

為什麼未婚女子被稱為“黃花閨女”?竟是因為我們熟悉的它

古代菊花代表著高雅,雖然到了現代,這個詞似乎變了些許味道,不過也無妨。人們以此來表達對未婚少女貞潔的欣賞,古人將這種寓意用在了未成婚的女子身上,希望她們潔身自好,心地純潔善良。可能本來是“菊花大閨女”久而久之就變成了“黃花大閨女”了。

但是小編個人認為,接下來的這種說法會更加靠譜一些。有人說,“黃花”其實是“花黃”的誤傳,《木蘭辭》裡面有描寫木蘭“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的場景。花黃是古代女子對自己容貌的一種修飾,這個妝容一般是蘸取一些黃色的顏料在女子的額頭上描畫成美麗的花紋。或者用黃色的紙裁剪成美麗的圖案,要麼就是用黃色的花朵加以修飾貼在臉上。

為什麼未婚女子被稱為“黃花閨女”?竟是因為我們熟悉的它

明亮的黃色既活潑有俏麗,是魏晉南北朝乃至隋唐時期都一直流行的少女妝容。關於“貼花黃”還有一個美麗的民間傳說:說是在南朝,某年正月初七的一天下午,宋武帝的女兒壽陽公主與宮女們正在宮裡嬉戲,過了一會,公主有些累了,便躺在簷下小憩。這時恰好吹來一陣微風,將梅花吹得紛紛落下,這其中有幾朵剛好落在了壽陽公主的額頭上。

為什麼未婚女子被稱為“黃花閨女”?竟是因為我們熟悉的它

後來經過汗水的漬染,壽陽公主額頭上留下了淡淡的花痕,擦拭不去,使得壽陽公主更加嬌柔嫵媚了。皇后見了十分欣喜,特意讓壽陽公主保留著它,三天後才擦掉。此後愛美的壽陽公主時常會找梅花貼在額頭上,非常美觀。宮女們見了非常喜歡,偷偷開始模仿起來。

不就這種被人們稱為“梅花妝”的化妝方式流傳到了民間,受到了女孩子們的喜愛。尤其是官宦家庭的女兒們還有一些舞女歌姬都非常喜歡這種妝容。但是梅花只有在特定的季節才有,於是就有人想出了辦法:設法採集黃色的花粉並將其做成黃色的粉料。再用其將乾花瓣、薄紙片、雲母片、蟬翼、魚鱗等染成金黃色,剪成美麗的圖案,貼到額頭上。這就是“花黃”。

為什麼未婚女子被稱為“黃花閨女”?竟是因為我們熟悉的它

成婚後的女子需要改變裝扮,另作一番修飾。而“黃花”又代表著菊花,是高潔、堅貞的象徵,所以後來就有人把“花黃”二字顛倒,用在“閨女”一詞之前,構成了“黃花閨女”一詞。一方面表示女孩還沒有出嫁,另一方面表示女孩的純潔美好的品質。這個詞後來被民間接受,久而久之就有了現在的意思。

那麼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了,喜歡小編的內容,可以加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