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洞察 Ⅰ 黑天鵝事件之後,潛藏的商業機會

受疫情衝擊,自2月15日後,航空客流是去年同比的20%,全國企業真實“復工率”低於20%,企業的現金流如同客流一樣,被按了減速鍵和暫停鍵。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大災後人們的投資修安,認知習慣和生活方式都會發生改變。那麼,這些變化到底會對各行業有哪些影響呢?接下來我們站在當下如何迎接創新的角度上,聊聊“疫情之後,未來之變”。

改變的動力源於時代的趨勢,改變的載體則呈現於“人的需求”。而趨勢與需求的交集,就是創新的可能性。我們先從基礎的“飲食需求”、“住行需求”和“健康醫療需求”三個方面的趨勢出發,共同來探討人們的心態和生活在疫情後的改變。

創新洞察 Ⅰ 黑天鵝事件之後,潛藏的商業機會

01

飲與食


1. 短保、冰鮮類產品需求增加

疫情過後,健康意識深入人心,以至於當我們手持菜單點菜時、推著購物車買食材時、順手拿起一罐高糖飲料時,我們會比從前多琢磨一下其對健康的影響。這可能會拉動健康食材的增長,並推動短保、冰鮮等品類的發展,尤其是與健康相關的替代類產品及整體飲食解決方案。

洛可可曾參與設計的種菜機項目,不僅為客戶打開了市場,還為用戶的都市生活帶來了愉悅的生活體驗。而與其相關的生鮮零售行業在產品線、產品功能、產品包裝等方面也有了新一輪的升級。

創新洞察 Ⅰ 黑天鵝事件之後,潛藏的商業機會

另外,要極大地縮短食物從農田到餐桌的時間,保障食品的安全和新鮮,那麼對生產和供應的整個鏈條的數字化程度和反饋速度就要更加極致。

2. 預製菜或者半成品會更受上班一族的青睞

疫情期間我們在廚房裡度過的那些時光,會讓部分用戶找回在家做菜的幸福感、價值感。如何以不耗時、高效同時不犧牲口味的辦法來做飯,成為新的需求。這時候預製菜和半成品菜的優勢就能凸顯出來,它能夠平衡味道、時間、效率,讓用戶得以告別做飯繁雜的程序—省去洗、切、調味等步驟,簡單加工就能吃上健康安全的飯菜,又不失做菜的儀式感。

供給端可能出現中央廚房和工廠兩種形式。中央廚房把菜加工成份,儘量標準化,以減少單個餐廳對後廚的壓力。也可能是由工廠與各地農戶或原材料供應商合作,通過食品工業化的方式,將預製品標準化處理,最後是在天貓、京東等生鮮超市或者餓了麼、美團等餐飲入口售出。藉由各大互聯網平臺將原材料推向市場,原材料生產方、餐飲行業、物流等多方達成互利共贏的合作模式。


3. 疫情會加速“一人食”文化

品嚐孤獨,有時候也是一種享受。隨著“單身經濟”的發展,“一人食”餐廳或許會逐漸成為趨勢。除了一個人也要好好生活,好好吃飯,在空間上給人獨立自由的感覺,更是因為在疫情環境下,一人食體驗,真正做到了遠離人群喧囂。

洛可可曾為海底撈自煮小火鍋打造了系統解決方案,用科技感和人性化的設計,提升了用餐體驗,讓“方便食品”實現了真正的便捷。這款自煮小火鍋也成為了海底撈火鍋品牌的爆款產品,深受消費者追捧。

創新洞察 Ⅰ 黑天鵝事件之後,潛藏的商業機會

半成品套餐打包上門,會成為火鍋、烤肉、自助餐等可標準化的門店新的業務模式。比如一個用戶想吃烤肉,那麼通過線上點餐點自己想要的菜品,商家用一個模塊化餐盒設備將這一單打包送出,包含吃烤肉要用的所有廚具、菜品、一次性可降解餐具等,減少出行、減少浪費、餐具也保證綠色環保。

一人食線下餐廳也可能更為盛行。類似日本的一蘭拉麵,可以給用戶提供更好的店內體驗歷程,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接觸,讓吃飯變成一件更加專注的事情。

創新洞察 Ⅰ 黑天鵝事件之後,潛藏的商業機會

創新洞察 Ⅰ 黑天鵝事件之後,潛藏的商業機會


4. 智能廚房一體化解決方案或將成為年輕群體的新寵

這次疫情讓人們在漫長的宅家日子裡,藉助高新科技的小家電產品烹飪出了可能有生以來最引以為傲的菜餚,讓人們在關注疫情以及自己掌勺的過程中逐步認識到健康生活以及增強體質的重要,這段迴歸初心,敬畏生命的記憶,或將會伴隨這代青年人的成長,

而“在家做飯”的健康生活方式和享受與家人共度時光的理念也會在疫情過後延續。

創新洞察 Ⅰ 黑天鵝事件之後,潛藏的商業機會

智能化廚房整體解決方案就會應運而生,成為青年群體在新購房時可能會考慮的因素,解決他們能夠在工作之餘更高效快捷地解決做飯的問題。廚房電器則需要更多的場景化匹配,比如烘培主題、手磨咖啡、下午茶時光、西餐主題等,在週末或節假日閒暇時光與家人或伴侶共同享受烹飪帶來的美好,取代以往的出去吃。

同時,烹飪也可以同步社交屬性使其充滿儀式感,讓青年群體在柴米油鹽中找到成就感,讓在家做飯變成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洛可可首次提出烤箱配件攝像頭模塊化,為海爾小焙嫩烤箱背部做了模塊化可插拔式攝像頭組件設計。一個“裝有攝像頭”的烤箱,只要你想,就可以記錄每一次烹飪過程,盡情分享到社交媒體。

創新洞察 Ⅰ 黑天鵝事件之後,潛藏的商業機會

02

住與行


1. “日租房”或成未來黑馬

疫情回暖,卻有大量租客紛紛反映出有家回不去、租戶不讓進、房價接著付、復工先隔離等一系列痛苦。因此,“異鄉客”們紛紛打起了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小房子的念頭。但多數用戶苦於資金不足,暫時無法購買新型房產,便不得不選擇繼續租房。

顯然,受此次疫情影響,月租房無法靈活面對突發性事件的弊端暴露無遺。同時由於未來辦公地點的靈活化,部分用戶會經常轉移自己的辦公地點,更加劇用戶對靈活租房的需求。於是“日租房”將成為這些用戶的一個全新的選擇,在未來的房地產市場很可能會引起一波熱潮。同時Airbnb作為一款全球性質的旅遊日租民宿類平臺,近年熱度持續上漲也可從側面反映出有品位的“日租房”在未來存在一定的藍海。

創新洞察 Ⅰ 黑天鵝事件之後,潛藏的商業機會

Airbnb在Google熱詞變化趨勢

2. 私人化第四空間將取代傳統汽車體驗,住行合一促生更多住與行的智能生態鏈接

疫情大規模受到關注後,公共交通出行受到限制,這讓更多的人意識到擁有一輛車的必要性。


創新洞察 Ⅰ 黑天鵝事件之後,潛藏的商業機會

2020年春節假期交通出行同比增長率(1)


創新洞察 Ⅰ 黑天鵝事件之後,潛藏的商業機會

2020年春節假期交通出行同比增長率(2)

所以,在疫情後的一段時間,私家車的銷量會有很大提升。而且,擁有更美的顏值、更好產品體驗、更具精神價值的私家車產品會在此次突破口中增加被選擇的機會。未來滿足人們出行需求的將會變成更強調私密性、專屬性、多維度感官體驗的智能駕艙,給用戶更多美好生活空間的第四空間必將形成。

3. 家居行業或迎來新一輪增長

“房子是租的,但生活是自己的”。長時間的居家生活、居家辦公,導致人們對於居家的舒適性需求增加,“好生活”的概念更加深入人心。

2018年,洛可可設計團隊為慕思V6品牌提供了以睡眠場景為核心的整合創新體驗解決方案,通過自助、定製、智能場景、內容服務構建了一段美好的服務體驗旅程。此外,用戶可以與床品進行智能交流互動,呼叫小V,即可對臥居生活進行智能化的操控,讓用戶深刻感受科技給臥室空間帶來的巨大改變。

創新洞察 Ⅰ 黑天鵝事件之後,潛藏的商業機會

創新洞察 Ⅰ 黑天鵝事件之後,潛藏的商業機會

未來,家居行業中的大型家居品牌的周邊產品,或迎來一個爆發期,諸如梵幾等,可以考慮在近一年內拓展自己的產品線,開發家居周邊產品,讓用戶用低價格享受“入門級”的好生活。


03

醫療與健康


1. 互聯網新型健身將加速取代傳統的線下健身與線上健身

疫情期間,keep、超級猩猩等APP健身平臺推出了線上直播健身的方式,受到用戶的青睞。

線下健身房已經進入了生命週期的尾聲呢?未必。但是這些傳統的健身房需要改變自己的服務模式,推出屬於自己的線上健身房模式。對於線上的健身APP而言,這也是一個擴大自己線下店面的機會,可以利用資本和低價的雙重優勢去收購本土傳統的線下健身房,擴充自己的商業版圖;也可以推出加盟的模式,與線下傳統健身房合作,改造線下健身房。

創新洞察 Ⅰ 黑天鵝事件之後,潛藏的商業機會

洛可可之前參與設計了一款運動心肺貼的外觀設計,結合客戶方領先的技術,打造出一款新一代智能產品,讓這款運動心肺貼產品成為國內外運動市場的新鮮血液,也幫助客戶提升了自身品牌的影響力與差異化。


創新洞察 Ⅰ 黑天鵝事件之後,潛藏的商業機會

SenseON-運動心肺貼

不管是APP健身平臺融合線下傳統健身房,還是傳統健身房改變商業模式,推出線上健身方式,都是殊途同歸,誰最先構建互聯網新型健身的版圖,誰就能在疫情下贏得居民健康領域之戰。而如何幫助企業構建互聯網新型健身的版圖,也是諮詢行業的機會所在。洛可可在設計服務領域,也必將為相關的企業客戶做出更好的設計服務。


2. 互聯網醫療的發展進入全領域階段——從慢性病人的保障說起

疫情中新冠肺炎的病人大部分得到了應有的救治,但中國的慢性病患者是疫情中被“拋棄”的一類人群,在大災面前,如何保障慢性病患者的生命健康,其實也是一個新的議題和值得思考的方向

新聞中不止一次提到,很多腎病患者、免疫系統、糖尿病這種需要定期服藥的患者,都遇到了一定程度的買藥困難,救治困難。甚至還出現了腎病患者透析時的聚集性感染情況。這種困難其實是我們國家傳統的售藥方式導致的——醫院一直是中國最主要的藥品銷售渠道。

這就需要零售藥房,尤其是O2O渠道,持續發力,建立自己的線上渠道,和患者信息監控和綁定機制,及時為病人送藥。另外短期內,在傳統線下銷售市場活動受到限制的情況下,醫療企業甚至有些三甲醫院可以大膽嘗試數字化的銷售和營銷工具,將此次疫情視為數字化轉型的契機。在長期則通過自建、外部合作、併購等方式持續性地建設數字化能力,通過數字化工具的開發應用和各類數據的採集分析,為慢性病患者提供更好的就醫體驗。

作為技術型的互聯網企業,如金山雲、阿里雲等企業,也應該利用自己的技術,推進電子病歷、電子健康檔案、電子處方和診療信息系統等醫療IT基礎設施的持續建設,也應當思考如何與政府、醫療機構、產業鏈上下游實現數據的互聯互通,在中國醫療系統全面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中贏得先機。




小結:


疫情會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嗎?不會。但它會推動我們社會的一部分加速進化。

我們可以看到,在疫情的影響下,餐飲、生鮮、健身等多個行業線上線下完全融合的服務模式已經形成,甚至跨行業的新業態也在逐步建立;在居家出行方面,隨著5G元年的開啟,住行合一的生活也不再是遙遠的暢想。而這些也並非是隨著疫情才開始出現的,只是在疫情的環境中,我們迫切的盼望著明天提前來臨。

那麼除此之外,還有哪些其他生活領域的趨勢也會加速前進?下篇我們將繼續展開探討,以及面對災情、面對用戶需求不斷的變化,企業自身該如何提高“免疫力”,做出有效的應對。

“未來已經在那兒了,只不過若隱若現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