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小传(转业前)

转自网上文章。以前有人说王健林的父亲是副省级干部,看来也不实。王健林还是很厉害,经过自救,涅槃重生了。

1958年,在大金县森林工业局任职的王义全,很受员工敬重,而他那每月80块钱的工资,也着实让不少人眼红。县上的大学本科生每月可以拿到60块钱。在县里,工资最高的是县委书记、武装部政委,之后就是王义全。

1953年元旦,王义全完婚,妻子是秦嘉兰,她比王义全小18岁。组织介绍的婚姻让秦嘉兰十分满意,她嘴边常挂着的一句话即是:他什么都由我做主,一辈子没有欺负过我。

20世纪50年代,王家举家迁往阿坝州的大金县城,秦嘉兰觉得这是一件幸事。为了改善生活,秦嘉兰只身一人过铁索桥“以启山林”,种菜、养兔,不输须眉。

王义全工作安稳,收入不错,可也只是让家人衣食无忧,因而当夫妻俩外出工作时,家里的琐事便都交给王健林处理。王家的5个儿子从小就是家里的劳动力,老大王健林,下地干活时最卖力,秦嘉兰深感安慰,觉得大儿子给弟弟们做出了表率。他还担起了照看弟弟们写作业的责任。与众多森工局职工子女一样,王健林进入了大金县东方红小学。小学毕业后,他升入当地唯一一所中学——金川中学,这是一所教学质量在当地首屈一指的初中。

王健林在大金共接受了7年的教育。正逢森工局内部招收职工子女到营林处工作,自此王健林走出学校,成为运林队的职工。

王健林被分配到了马尔足运林队。7点钟起床,7点30分讲安全,8点钟上班,晚上5点钟下班。上班、下班要走1个多小时的山路。他每个月可以拿到三四十块钱。

1969年,珍宝岛冲突爆发,紧张的战事要求中方必须增补军人。此时的王健林,在营林处工作了1年多,他决定参军。1969年12月正式参军进入沈阳军区守备三师。

王健林是新兵,可心里早就做好了接受各种不可思议训练的准备。从一个懵懂少年,到部队的侦察兵。野营拉练,即是到荒无人烟的地方进行严苛的训练,而当时所谓的“严苛训练”比较单一,仅仅是训练士兵的体能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15岁的王健林面对这样的训练,要过的不仅仅是体能一关,最重要的是他的心理防线是否强悍,是否能狠下决心接受挑战。15岁的少年,身负如此分量徒步行走,这本身即是一种非凡的考验,况且所行之路并不平坦。15岁的王健林,在这样的环境下咬牙坚持着,未曾动过放弃的念头。

这种野外拉练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全团1000多名战士,圆满完成野营拉练者只有400多人。经历了野营拉练之后,王健林在部队里成了尽人皆知的“娃娃兵”。他在部队里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令那些比他年长数岁的战友十分敬佩。

1974年,王健林完成了辽宁大学的所有自修课程,拿到了毕业证。此时的王健林,早已不再是当年的“娃娃兵”,他19岁了,熟悉他的战友们每每谈起他刚刚入伍时的情景,依然把“娃娃兵”挂在嘴边——这是一种怀旧又亲切的称谓。

苦学3年,王健林养成了勤劳好学的性格,他在各项工作中总能将事情做到尽善尽美,上级领导对其交口称赞,在一次机缘中,他作为军区优秀官兵代表,被选送到了陆军学校去学习。在不懈的努力下,王健林的工作不断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由于工作需要,他被调任负责宣传的干事。

1978年,辽宁省大连陆军学院开始招生,当时该学院只招收来自沈阳军区的优秀军官和战士。王健林以排长的身份被推荐到陆军学院步兵一大队二中队二区队八班。按照规定,他们作为年轻的军队干部进入学院进行一年半到两年的学习培训后,可以晋升到连长级别。

1978年冬天,学院进行单兵进攻科目,每位学员要独立完成朝向动作、指向动作、匍匐前进、穿越障碍等任务。很多学员都完成得不错,可王健林差了许多,有些笨拙,动作也不标准,考核成绩不理想。王健林的倔脾气上来了,别人都去午休了,他找了个教导员在旁协助,反复练习,居然把棉衣都磨破了,肘部也受伤了,给自己开的这次“小灶”,让他终而取得了“优秀”的考试成绩。

1979年8月,王健林以优异的成绩于大连陆军学院毕业,并光荣地留在学院大队任职参谋。整个学院共有几千名军官训练生,留校的唯有两三人,他便是其中之一。

1982年,王健林28岁。1983年,辽宁大学党政专修班里出现了王健林的身影,3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拿到了经济管理专业的学位。1986年,王健林成为陆军学院管理处副处长,属副团职干部。年纪轻轻就走上这个职位,实在罕见。他在管理处的主要工作是负责整个学院的后勤保障。

1985年,王健林的人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在如此声势浩大的百万大裁军中,王健林作为一名军人,又会有怎样的选择呢?王健林毅然地脱下了自己穿了17年的军装,但17年的军旅生涯却给予了他太多,比如强健的体魄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坚强的性格和正直的品质,不怕困难勇于学习的精神和因此获得的渊博知识,以及果敢的处事能力,这些对于王健林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离开军营之后,王健林并没有立即一头扎进当时逐渐流行的“下海”创业浪潮,选择进入体制内。王健林在部队的表现都一一被记录在档案里,他成了大连市西岗区办公室主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