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疑釋惑」居家旅行必備的藥——藿香正氣,也需辯證論治

藿香正氣始載於唐代藥王孫思邈所著《千金翼方》,主要治療“傷寒頭疼,憎寒壯熱,或感溼氣,霍亂洩瀉,常服除山嵐瘴氣”。宋代收錄到古代成藥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在臨床應用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可謂久經考驗。藿香正氣類中成藥有各種劑型,如藿香正氣水、藿香正氣液、藿香正氣膠囊等,是夏季許多家庭的常備藥品,被稱為“千古袪溼第一方”。然而由於疫情需要,在冬末春初就掛帥出征啦。

中醫認為此次武漢疫情為“溼濁癘氣”所致,“溼濁癘氣”與寒相合,寒溼犯及機體,傳變趨於寒化,犯於肺氣,傷及脾陽,運化失常,三焦失司。臨症可見:在上焦胸滿憋悶;在中焦脘痞不食,噁心嘔吐;在下焦小便清長,便溏,舌淡苔白脈沉細等症狀。治療上祛除寒、溼之邪是一個大原則,避穢化濁正是藿香正氣的拿手好戲。因此藿香正氣製劑除獲得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連推外,也被各省衛健委、武漢衛健委、臨床用藥指南等多項權威診療方案推薦。

方以藿香為主藥,配伍大腹皮、白芷、紫蘇、茯苓、半夏曲、白朮、陳皮、厚朴、桔梗,炙甘草等。方中藿香芳香化溼、辛散風寒、和胃醒脾;蘇葉、白芷外散風寒,兼可芳香化溼;半夏燥溼降逆、和胃止嘔;厚朴行氣燥溼寬胸;陳皮理氣和中、燥溼化痰;茯苓、白朮健脾除溼;大腹皮行氣利溼;桔梗宣肺寬胸;生薑、大棗調和脾胃;甘草調和諸藥,補益中氣。全方功效為解表化溼,理氣和中。主治外感風寒、內傷溼滯證,出現惡寒發熱、頭痛胸悶、脘腹疼痛、嘔惡瀉痢、舌苔白膩以及山嵐瘴瘧等。

現代研究發現:

1、藿香所含廣藿香酮有廣譜抑菌作用;複方實驗證明對流行性感冒病毒在雞胚中的繁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厚朴、紫蘇也有廣泛抗菌作用。

2、藿香含揮發油,能促進胃液分泌,增強食慾和消化機能,並對胃腸有解痙、防腐作用,故有芳香健胃之功。紫蘇、生薑、陳皮均能使消化液分泌增加,抑制腸內異常發酵,促進積氣排出,故可加強藿香行氣健胃之力。此外紫蘇可增強胃腸蠕動,陳皮則可緩解胃腸平滑肌之痙攣,白朮所含揮發油少量時亦能緩和胃腸蠕動。甘草長於解痙止痛。半夏則有較為明顯的鎮吐效能。諸藥配合,有助於糾正胃腸功能紊亂,有利於嘔吐、腹瀉等症狀的緩解。

3、藿香及生薑均具有促進發汗之功;紫蘇有解熱之效,合而能發汗、解熱。

4、白朮利尿作用較為明顯;茯苓亦有一定利尿效果,合而又能利水滲溼。

5、祛痰止咳:桔梗所含皂苷及陳皮所含揮發油均有剌激性祛痰作用;半夏的鎮咳作用明顯;甘草則既能祛痰又能鎮咳;陳皮尚對氣管及支氣管有輕度擴張作用而有助於平喘;諸藥配合,有宣肺祛痰、止咳平喘之效。

然而作為夏季防治中暑的常用藥,蕾香正氣並不適合所有的中暑。中醫認為傷暑有陰、陽之分,“動而得之者為陽暑”“靜而得之者為陰暑”1。如果患者多在烈日下勞作,或長途行走,或因在高溫、通風不良、溼度較高的環境下長時間勞作所引發,突然出現頭暈胸悶、高熱汗出、體若燔炭、面紅目赤、煩躁不安、大渴大汗、喘促氣粗,且舌紅苔黃少津,脈洪數等症狀,需要使用仁丹等寒涼藥。陰暑的發病多因為夏日過於避熱貪涼引起,如夜間露宿室外,或坐臥於陰寒潮溼之地,或乘涼時間過長,或運動勞作後立即用冷水澆頭衝身,或快速飲進大量冷開水或冰鎮飲料,或睡眠時被電扇強風對吹,均可導致風、寒、溼邪侵襲機體而引發“陰暑”。換而言之,陰暑的致病原因不單純是暑邪,而兼有寒和溼,此時是屬於辛溫燥溼劑—藿香正氣大顯神威的時候。

疫情中對於有溼寒症狀的患者非常適宜。然而病情是多樣的,有患者表現為“溼濁癘氣”與熱相合,溼熱犯及機體,傳變趨於熱化,造成溼熱癘邪壅遏肺氣,肺失宣肅,進而入閉陽明,化火化毒,臨證可見:在上焦肺氣鬱閉,痰涎胸滿;在中焦陽明火毒,腑實不通;在下焦溼熱,小便色黃。最終溼熱毒邪內蘊,上中下三焦不通,上焦不通而喘促,中焦不通則納食不進,下焦不通為大小便閉。此時就需要使用金花清感和連花清瘟等清熱解毒類方劑啦,如果再用藿香正氣無異於“火上濤油”。因此辨證論治始終是中醫藥的精髓。

必須注意:

l、在服用藿香正氣時,應少食或禁食生冷、油膩、甜食、油炸食品等,一般也不可同時服用滋補性的中藥。

2、要特別注意,過敏體質者、小兒等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3、含乙醇的藿香正氣水皮膚外用時,要避開眼、鼻、口等敏感部位。

4、對本藥物任何成分過敏者禁用,病情較重、變化迅速或不能緩解者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5、個別患者使用藿香正氣水後可能會出現過敏性皮疹、過敏性紫癜、面色潮紅以及心動過速等不良反應2,如出現應立即停藥,請專科醫師診治。

參考文獻

1、甕恆,藿香正氣散防治中暑探析[J].光明中醫,2008,23(10):1603.

2、李斌,暑季利器藿香正氣[J].大眾健康,2017,8(386):62.

《本草中國》特約作者: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藥學部主任藥師 高燕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