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轅坪的故事


犁轅坪的故事

犁轅坪的故事

  週末,去了趟秦嶺山中,在澇峪溝裡的犁轅坪尋找遠去的故事。

  教場南鐵索橋進東側,進入犁轅坪溝口,幹黃的山坡失去了生機,刀割的寒風追著人。老早起來的鄉親,裹得嚴嚴實實的,在風中攔著羊;山坡上的住戶,七零八落的住著,看似沒有人的樣子;門前院落掃得乾乾淨淨,驚醒的鄉親起來,笑著說“那是風颳的,誰還掃外弄啥呢”……

  犁轅坪,古之所傳。《戶縣地名志》認為,因其坡坪形如犁地用的犁轅,故得名。又名李淵坪、李園坪、梨園坪、慄園坪。與鄉黨交流,驚奇得知這裡故事多多也。請聽民謠說:“犁轅坪,犁轅坪,李淵本是咱村人,究竟他家在哪裡?李家古窯尚還存。他爺犯了官家罪,逃往山西顯了貴,做了太守又登位,地名從此傳下輩。”歌謠很有意思吧?但事情還得從唐高祖李淵說起。

  據《燕京大學校志》和《戶縣誌》記載,李淵在在戶縣終南山一帶,有一處莊園,以澇峪的山溝坪坡為主要範圍。包括了一峪、兩河、三莊、四岔、五梁、六寨、七坡、八坪、九奇、二十四條溝。轄區地勢口窄腹大,嶺高溝深,草茂林密,石巨道小,壁峻崖懸,便於隱藏,能養百萬苦眾,卻難居一個高官。李淵祖上在此購得田產,構建莊園,後由從弟李神通在此守護經營。

  李淵在山西太原起兵,其三女兒平陽公主,賢淑豁達有主見,自長安城裡的婆家——柴家,回到戶縣的莊園,與其叔父一起,變賣莊產,招兵買馬,男女家僕編為隊伍,左鄰右舍組成閭操,農忙砍柴耕種屯糧食,農閒習武操練鑄兵器。隋朝兵將查封時,卻杜撰傳說鑄燒兵器的地方,是祖上燒瓦盆做生意留下的痕跡,於是讓老百姓唱起了“李淵他爺是生意人,住在河壩燒瓦盆,紅土古物時發現,不信觀物才有雲。”掩護平陽公主的“娘子軍”。

  在澇峪,平陽公主和叔父李神通還廣交大谷長殷開山等綠林好漢,伺機策應李淵。《戶縣誌》人物傳記載:“殷開山,名峧,以字行,世居江南,祖不害仕陳。陳忘從京兆尹為戶人。開山涉獵史書,工尺牘,為隋大谷長。”殷開山是戶縣澇峪殷家坡人,隋末為大谷長。唐高祖李淵兵起,結拜並封為大將軍,從攻西河升為渭北道元帥長史;與劉弘基屯兵故城,破衛文升之兵,賜爵陳郡公;以吏部侍郎從秦王討薛舉戰敗,被除名為民;後又從平仁臬恢復爵位,兼陝東道行臺兵部尚書遷吏部,從討王世充,以功晉爵勳國公。在徵劉黑闥途中病逝,詔贈陝東道大行臺右僕射。還有一首民謠:“唐祖家主犁轅坪,司空家住殷家坡,李淵開山結了義,淵把開山稱大哥。”也可以看出,殷開山是李淵的盟友結義兄弟,李淵還把殷開山叫大哥呢,關係非常密切,可見民謠也不是無稽之談。

  犁轅坪對面,是殷開山居地殷家坡;山下有一片較開闊的地方,為殷開山和平陽公主“娘子軍”的練兵之處,因而得名教場。李氏唐軍的大本營在澇峪鳳凰山,因李淵兵丁在此處建山寨,挖出鳳凰蛋而得名;糧草基地在坡大坪緩的犁轅坪,因太上老君為百姓鑄鐵犁,八卦爐鐵水倒落此坡而得名;養馬放馬在澇峪草灌茂盛的養馬溝和跑馬梁,殷開山收降的後周名將敬德,在此養馬遛馬而得名;建造兵器在澇峪銀洞溝和銅洞溝,因李淵兵丁在此挖銅鑄兵器而得名,連淸《戶縣誌》有曾有人在此挖過銅礦的記載。凡此等等傳說,老人們耳熟能詳。傳說著奠基大唐江山的瑣瑣碎碎。諺語證明:“犁轅坪,殷家坡,兩座大山唱讚歌,大唐江山幾百年,歸功一坪和一坡。”

  李園坪、梨園坪、慄園坪,其名來由顯而易見了。

  我沿著崎嶇的山路,頂著刺骨的寒風,還沉浸在澇峪的人傑地靈之中,把一個犁轅坪的故事在心中翻上倒下之時,見著一位古稀老者健步山間。

  “這麼大的風,還爬山呀?老人說:高一丈,不一樣。找背風處走吧。”“沒事沒事。”“家裡避避風,等會兒再上山頂去。”

  拐彎山坡處,石板上寫著“板栗1斤13塊,雞骨頭登山杖10元”等等,粉筆字很是工整。柴門不鎖,加掛的木條寫著“隨手開關”,毛筆字道也瀟灑。土坯房窗臺上,木板中間寫著“熱烈慶賀中國共產黨十八大勝利召開”,我的心裡咕咚一下,有一股子暖洋洋的衝動。旁邊還有些養生格言,家裡敬供著毛主席畫像,牆壁上貼著毛主席給侄子的信手抄貼,還有大隊歷任書記、大隊長、婦女主任的任職表,還有森林防火注意事項…….

  望著老者溫善的面容,卷擄的身體,矍鑠的精神,無為的笑臉。我突然唱起了自己編的歌謠:大秦嶺,犁轅坪,李家舊事傳聲聲;退耕還林移百姓,還有孤苦老伶仃;我等一去還復來,不叫人神太冷清。與這位村子第五任書記姜老伯合個影,把犁轅坪的故事,連同犁轅坪草木山石,犁轅坪的寒風暖意,一起帶走…….

  杜智敏,1966年8月出生,中國曲藝家協會陝西分會、省毛詩會、省聯學會會員,西安市作協會員,發表作品600餘篇(首)。出版散文詩集《記憶的香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