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渡的背後美好的生活誰都向往

在光鮮的世界和明媚的耀陽下,世界上還是有著許多的艱苦和無助存在。

英國警方公佈的卡車死亡事故給我們帶來震驚時也帶來了藏在背後的現實一幕,普通人生活上的壓力和困苦。根據媒體和警方的信息得知卡車上的集裝箱內39人已經全部遇難。而車箱內是一個凌亂不堪的場景,衣物被隨意的丟棄,大部分人裸露著身體,集裝箱內還印有人在掙扎與絕望中的血手印。我們可以想象得出,最後的幾個小時內他們在用力的敲打著箱內,口中吶喊著,企圖砸開箱門或引來別人注意,盡力去嘗試一切的可能。手掌用力拍打寒冷的內壁而劃出血痕,可沒人注意到他們,這是一個沒有回應的死亡呼喚。

從剛開始的亢奮、驚恐的哄叫到因寒冷與呼吸困難的低聲哀鳴,他們經歷了一個痛苦的過程,在一定時間內最終都在極端的環境下接連倒下。有的人臉上都還掛著當時極端條件下的各種表情,僵硬而驚恐或是猙獰與不捨。

一個密封的空間內,多數人的呼吸對氧氣的消耗是巨大的,除了會消耗氧氣外還會增加二氧化碳量。我們呼出去的氣體是由少許氧氣和二氧化碳和其他體內的廢氣而組成。(呼出去的氣體還是有一部分氧氣存在的並不會完全吸收掉)加上漸漸薄稀的氧氣和密封黑暗的特性會使人產生恐懼心理發生喘氣等生理反應,進一步加大氧氣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增多引發的中毒,頭暈、噁心、口吐白沫等症狀發生,再經低溫的侵害等多重作用下最終導致死亡。

而為了躲避海關的熱成像探測設備集裝箱內溫度被故意設定在零下低溫狀態,藉以低溫來掩蓋人體散發的熱防止機器檢測到。加上偶發的通風口等疏漏問題,導致這是一個密不透風且低溫的車箱環境。從警方的消息中我們知道里面大部分人是赤裸著身體。既然是寒冷低溫狀態人為什麼會脫掉保暖的衣服呢?

人體是個複雜的系統。在以前攀登雪山的時候便頻繁出現有這種奇怪的現象了,人們發現雪山上遇難的屍體有的是上身呈現赤裸狀,鞋子也被脫掉了。當時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來解釋這一現象。後來時代進步在科技的發展下我們對事物的瞭解也更加深入,慢慢得知在低溫狀態下時我們的血液會首先回流到體內的重要軀幹處確保主體得到保護,讓手腳先經受外界冷凍。所以在冬天時手腳等末端存在總是最容易冷的。但當長時間受冷時手掌部又會重新流回血液,確保手掌安全。戶外玩雪久了你就會看到一雙凍的通紅的手,但此時你只會感覺手並不是很冷,反而有些滾燙感和發麻。

所以在身體受凍的最後關頭時你的全身反而是血液亂竄身體通紅炙熱的,反而感受不到冷意,這是身體對低溫在做最後的掙扎。低溫也會使頭腦失去理智產生錯覺或者幻想,多重作用下讓你脫掉了衣服,最終凍死。這種奇怪的現象也被叫做反常脫衣現象。

偷渡的背後美好的生活誰都向往

對美好生活嚮往的人

發達國家擁有的資源更多,它所擁有的力量可以吸引著更多的資源加入,其中也包括人。車廂內部的人均來自越南貧困地區,生活過得貧困而拮据,聽聞歐洲的英國在那裡的人們生活幸福而富裕。一份工作的工資是本地區的幾倍,在那裡你可以生活得更好而且已經有好多人掙了錢回家鄉蓋起了小樓房過著更好的生活。

在交了一筆昂貴的路費後便跟隨其他人用集裝箱方式偷渡到英國本土。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人類追求更好的存在這始終沒變,讓我們背離家鄉踏上了遠方的路途,渴望脫離貧苦的環境踏上新的未來。從一個國家偷渡到另一個國家這種現象很常見,過去已經發生過無數次了,而今天依舊還有著。在八九十年代或是更早時間我們中也頻繁有這種事情發生,是香港或是美國或是其他,是海的另一端富裕的國度存在。

出國工作從而有更美好的人生這並沒有錯,全世界的人都在做著類似的事。小縣城的人嚮往著城市裡光鮮亮麗的工作和生活,城市裡的嚮往著一線沿海城市的那些聳立的現代大都市,因為在那環境更好,現代化更全面,自然機會也更多。兩份相同的工作,在鄉鎮和在繁華的一線城市無論是工資待遇還是生活體驗都是存在很大差異性。毫無意外大部分人選擇更偏向一線城市,人都是趨利避害的。

而從另一方面講,絕大多數人都喜歡在自己居住的附近找個工作,有時候孤身一人去陌生的城市去拼搏發展,只為了更好的工資與生活,而不是為了心中的理想那種對外界的好奇探索和遠方的詩歌和大海。誰也不想寒冷的早晨起早坐公交、擠地鐵去一個偏遠地方上班,甚至在更多的地方是沒有這麼好的基礎建設。

也並不是世界上的每個角落都像英國的倫敦一樣,有高聳的大樓和青蔥的樹木,乾淨的街道上人們臉色紅潤微笑而自信。而是還有著破舊昏暗的小房屋,裡面的生活簡陋隨意,衣著陳舊人們臉上黯黃更顯蒼老。貧富間的差距大到讓人絕望,在電影《寄生蟲》裡窮人和富人的區分原來是靠氣味來區分的,窮人洗了又洗身上貧窮的臭味總是讓富人難以忍受,只要你貧窮你就是錯誤的。也像今年的DC電影《小丑》被殘酷的社會所欺壓,最後走上了犯罪的不歸路。世界就沒有絕對的公平和對錯。

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也是沉重的。有著擔負、責任禁錮著你讓你不得挺而走險,為你和你身後的人也為了將來,幸福的生活每個人都向往和追求著。它像是海上的燈塔,在黑夜中那波濤湧躍的漆黑大海上吸引我們前行。它像是雪地裡的火把是光、是溫熱吸引我們前行。

一名越南母親收到了車箱內26歲女兒在最後時刻發給她的短信中提到:說自己快不能呼吸了,快要死了,異國之旅失敗了。而此時他的內心一定是絕望無助的,此時的母親是她心裡最眷戀和不捨的吧。事後她遠在越南的家庭也接受了媒體採訪,鏡頭中的家人們哭泣、哽咽的訴說著。

女兒的離去給原本就困難的家庭一個更大的傷害,而明天的生活依舊要繼續,依舊是未知的,而每個集裝箱內的人背後都是有著一個家庭在等著他們歸來,給家庭帶來更好的生活。再到後面我們也得知這僅是偷渡英國的其中一批而已還有其他幾批人存在,也將陸續的抵達。甚至在偷渡歐洲的人當中這僅是微不足道的一些。

偷渡的背後美好的生活誰都向往

努力不代表會成功

去更好的地方生活確實能極大的改善你的生活狀況,但這並不絕對的,英國也有貧窮落後的一面,也是有流落街頭的乞討者,也有生活只能勉強維持的人,也有你想象不到的困難和屈服。你也不能真正的光明正大的在陽光下行走,在別人眼裡你是遇到警察需要躲藏的人,是偷渡者、是黑工。

就像集裝箱中有個十九歲的女孩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在社交網上寫的那樣“在越南的時候,我曾以為歐洲是粉色的,現在才發現她是黑色的。”而在我們普通人眼裡英國是個美好、慵懶、宜居、旅遊的好地方,在某些人眼裡它卻是改變命運、漂泊、是全家人的希望等複雜的存在。儘管這樣但它確實要比越南更好、更健全。

我們經常從新聞中聽聞某個工廠搬到東南亞搬到越南去了,在那裡生產產品的用工成本更低企業可以獲得的利潤更多。我們對它們的看法是,像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中國。一部手機在不同國家生產所需要給工人的錢是不同的,這也就是我們為什麼嚮往那些繁華大都市一樣的道理。在越南普通家庭中的收入也就兩三千塊左右,當地的物資資源並不豐富物價也是高昂。你手上辛苦掙來的錢只能拮据的混個溫飽,生活清貧而簡單。而國內,看過一則視頻裡面就提到,北京是繁華但普通人中,有的人、有的工作收入也是隻有兩千多塊一月,生活也是個過個溫飽。

同樣是一份製造業中生產零件的工作在越南、中國、美國它的工作環境待遇是有區分的,美國普遍的更為舒適,機械化效率高,工資待遇與工作環境更好,工人說不定還會跟你講人權與工會。而中國則是居中越南是最後。做著同樣的事一些地區回報卻更少,你能說他們不夠勤奮與付出嘛?相反他們比我們更加的努力,工作時間更長,長達十幾個小時的付出更辛苦,工資相比卻要更少。在成功的因素中努力只是必要條件之一,光靠努力的成功是行不通的。如果只靠努力多做企業老闆為什麼不自己多做些,為什麼還要招工,支出豈不是更少?一個人一天能做多少事?

偷渡的背後美好的生活誰都向往

漂泊的遠方

關於偷渡這讓我想起幾年前的敘利亞戰亂髮生後那些無辜的人群,戰爭讓他們瞬間一無所有,活下來的人卻成了難民。有的人越過漫長的國土逃到鄰國去,有的人乘著船隻越過藍海偷渡逃亡到歐洲去。不少人因為艱苦的環境和食物缺少倒在路上埋葬在大海里。

一具幼童的屍體被衝到了土耳其的沙灘上,兒童面朝黃沙身穿紅色短袖呈匍匐的姿勢,不少的媒體進行報道過。這離和平時期的我們太過遙遠了,很難想象這是個什麼場景,不是親身經歷就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就像是現在的人體會不到老一輩所經歷的事物。而根據相關報道在戰爭期間2015年敘利亞就有幾十萬人通過地中海逃亡歐洲。而整個難民中卻多達幾百萬之多。

世界總是喜劇和悲劇共同上演的,在你享受精緻高雅的生活時,有人卻深陷生活泥沼中,不幸總是一次次的降臨把人壓垮,他們這些大人哭泣得像個孩子似的,可眼淚是多不值錢,並不會帶來改變。

相比為了美好的未來而外出工作,有些人卻為了逃命而背離家鄉和祖國,成了那陸地與海上隨波逐流的難民偷渡到別的國家去。他們成群結隊排著長隊行走臉色憔悴、肌膚貼骨、雙眼迷茫,不少人堅持不住倒下卻再也起不來了。也不知何處是家,何處是歸宿。

小時候不用想那麼多,因為眼裡的世界是簡單、純粹的,長大了才知道自己渺小而普通。

偷渡的背後美好的生活誰都向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