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績下降,父母應做到這3點

新學期的第一次考試結束,有人歡喜有人憂。面對孩子的成績,家長如何做才對孩子更好呢?小堂作為一名六年級小學生的媽媽,以此文與大家共勉!

01 成績與課外班

上週,孩子學校進行了第一次單元測。前兩天成績出來,晚上家長群裡一個媽媽說:“孩子數學又只考了70分,氣死我了呀!六年級了,馬上小升初,真是急人。”

有媽媽回覆說給她推薦一個私人老師補習班。

問話的媽媽發來一個哭臉,“培優班一直在上,這個暑假才給他換了一家,而且還報了一個線上數學課。現在還在繼續每週上課呢。”

課外補習班,是每個家庭都逃不開的話題。這位媽媽說出了不少家長的心聲。

“數學70分?氣死我了”| 孩子成績下降,父母應做到這3點

8月底,中國兒童中心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佈了《中國兒童發展報告(2019)——兒童校外生活狀況》,報告的數據也顯示了中小學生的負擔,以及課外班的日常化:

我國兒童參與課外班日常化,課外班已成為校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6成兒童參與課外班,上學日五天參與課外班的累計時間為3.4小時,週末兩天參與課外班的累計時間為3.2小時。每個兒童平均每年課外班的花費為9211元,佔家庭總收入的比例為12.84%。

應試教育對兒童參與課外班目的有較大影響,44.39%的兒童或家長認為參與課外班是為了“提高成績”,32.83%為了“掌握知識”、21%為了“掌握學習方法”、17.81%為了“培養學習習慣”等。

每個火爆的課外補習班、每個深夜了還在埋頭寫作業的孩子,以及房間傳出來的“這是什麼關係,你說呀,A和B到底是什麼關係”的嘶吼,背後都是中年老母親們那無處安放的無奈與焦慮。

學習好的孩子都在報班,自己孩子成績不好,還不報班努力追趕,提升成績。

馬上小升初,別人都學到初中的知識點了,我們得報班學習抓緊時間趕上去。

家長似乎把補習班當成了一根救命稻草:報的班越多,花的錢越多,做的作業越多,孩子就越有可能變優秀,自己心裡也就越安心。

然而,事情往往都不會順利地朝向我們理想的方向發展,尤其是在孩子教育這件事情上。

“數學70分?氣死我了”| 孩子成績下降,父母應做到這3點

02 家長的挫敗感

開篇那位媽媽說,對於這個暑假的培優班,她抱了很大的期望,因為換的那家機構很有名,還是小班教學。

“我彷彿看到了新學期第一次考試,孩子試卷上滿意的成績,老師微笑的肯定,我臉上喜悅的笑意......”

孩子這次的成績,卻讓她感受到了強烈的挫敗感。付出這麼多,而且自己學生時代成績一直都挺好,怎麼自己的孩子卻這樣。

“數學70分?氣死我了”| 孩子成績下降,父母應做到這3點

韓劇《天空之城》,講述韓國上流社會為子女教育焦慮的黑色喜劇。

那些出了成績,升學進入名校的孩子,他們之中,也有父母感受到了更大的挫敗和焦慮。同事雲姐就是一個例子。

雲姐每年在她姑娘身上花不少錢。每個寒暑假以及每個學期的補習班、興趣班、遊學,一樣沒少。孩子也很爭氣,今年9月進了名初。

可是開學後不久,姑娘成績開始下滑,平日裡還處處跟她作對,週末補習班總是遲到。十一長假就在家悶著看小說。剛剛過去的學期第一次考試,成績全班倒數。

雲姐趕緊找了個一對一的老師來家裡上課,結果姑娘卻把自己鎖在房間不出來,拒絕上課。

雲姐跟我們說這件事時,氣的咬牙切齒的。她說“我怎麼都想不明白,這孩子一直成績優秀,怎麼才上初中就下降,現在還鬧情緒了。”

孩子成績下降,父母們感到焦慮,除了指責孩子,就是給他們報班學習。面對父母的責罵和上不完的課,做不完的作業,孩子卻越來越不願意學習,就好像進入了一個死循環。

“數學70分?氣死我了”| 孩子成績下降,父母應做到這3點

《天空之城》劇照,媽媽們聚在一起討論高考輔導老師

03 與其焦慮,不如面對

這個時候,作為父母,我們不妨先放下自己的焦慮和所謂的“面子”,冷靜下來思考成績背後的原因。首先要意識到以下三點:

(1)成績下降本身並不可怕,學習本身就是一個不進則退、逆水行舟的過程。

進入四五年級,學習難度加大,孩子遇到學習上的困難,成績下降,這都是正常的現象。那些雖然小學甚至初中都名列前茅的孩子,到了新的初中高中,面對更多的優秀同學,心理上的落差,以及學業的加重,會讓孩子內心更加脆弱焦慮,也會出現成績下滑的現象。

(2)成績下降,孩子自己心裡也不好受。

家長對於孩子成績出現的負面情緒,更多的是一種自己的挫敗感“為什麼我付出這麼多,孩子成績還是這麼差”。

孩子這個時候,內心脆弱,更需要得到父母的鼓勵和幫助的,而不是責罵孩子不用功,沒有把心思放在學習上,從而佈置更多的學習任務。

每個孩子,內心都是向上向善的,尹建莉老師也說過,每個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上進是他的天性,只要不被扭曲,就一定會正常生長。

“數學70分?氣死我了”| 孩子成績下降,父母應做到這3點

《天空之城》劇照

(3)成績下滑,其實是孩子學習內動力不足,從出現厭學情緒,而這個問題則是更多的是家長導致的。

什麼是學習內動力?它是指,在學習上,孩子有良好的學習慾望和自主性,可以靠自己內在的力量去促使他主動學習。

心理學大師張春興曾說:

“若把孩子的問題比喻成病,則病因常起源於家庭,病象顯現在學校,病情惡化於社會。”

所以其實,孩子的問題,基本上都是父母的問題。孩子學習內動力不足,是父母長期的不良教育方法導致。

人都是趨利避害的,遇到困難會退縮,是本性。孩子還小,學習遇到困難,或者在學校遇到不好的事情,他還不知道如何去面對及解決。

這個時候如果父母也沒有幫助孩子,解決困難,或者聽他們傾述、鼓勵他們、樹立信心,反而不斷去批評孩子不努力、不認真,給他們加更多的學習量,孩子就會產生深深的無助感,越來越自卑,從而害怕學習這件事情。

因為害怕,所以不去學。對於學習的內驅力也就不足了。

這也是經從事心理和青少年教育研究諮詢的李旭老師,在長期的諮詢實踐和理論研究中得出來的。

“數學70分?氣死我了”| 孩子成績下降,父母應做到這3點

《天空之城》劇照

04 孩子厭學,正是父母成長的最佳契機。----李旭老師

意識到問題本質後,我們父母不妨先從自己開始改變,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讓孩子主動學習、願意學習。做到以下三點:

首先,改變家長自己的心態。看到成績,不要只想到自己的挫敗感,不要覺得說“為什麼我的孩子考這麼差,我為孩子付出這麼多,卻還是這個成績”。

這種心理,只是自己的一種情緒發洩而已。我們都知道,它並不能解決問題。

同時,教育孩子這件事,需要父母雙方共同配合、共同出力。如果長期在育兒一線的媽媽焦慮無比,不妨說服孩子爸爸,讓爸爸走上前線。

我們家就是這樣的情況,說服孩子爸來接手對於兒子的學習輔導,他的不溫不火比我這個長期靠吼的焦慮老母親好多了。如果管起孩子學習來的爸爸也開始各種吼,媽媽就要衝上去降火。兩個人打配合戰。

“數學70分?氣死我了”| 孩子成績下降,父母應做到這3點

《天空之城》劇照

然後,理解孩子的同時幫助孩子分析,成績下降背後的真正原因是什麼,是新知識太難沒學會,還是因為在學校發生了人際交往的困惑沒解決,心裡一直有情緒,等等。

幫助孩子,針對問題,解決問題。這也是對抗媽媽自身焦慮的最好辦法,而不是隻看到焦慮本身。

最後,媽媽們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溫和而不失力量的陪伴。所有的改變,都是痛苦的。就因為痛苦,改變才顯得尤為重要。

盧梭說過,“忍耐是苦澀的,但它的果實卻是甘甜的”。

“數學70分?氣死我了”| 孩子成績下降,父母應做到這3點

《天空之城》劇照

課外補習班,是基於孩子負面情緒被安撫,並恢復學習動力,父母和孩子確定學習目標之後的選擇,而不是我們家長消除焦慮的金鑰匙。責罵和嘶吼,也不是管教孩子的有效手段,而是自我的情緒宣洩,不但影響親子關係,更會挫傷孩子自尊心。

唯有改變我們自己,多一些耐心、引導和陪伴,堅持正面管教,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孩子的內在,從而改變他們的學習行為,提升孩子成績的同時,改善親子關係。


--THE END--

關於作者:唐小堂,80後,一個愛寫作的資深貓奴,一對雙胞胎媽媽。業餘寫文,寫情感,寫成長,用文字抵禦生活的瑣碎,探尋生活的美好。喜歡本文的,請點個贊!關注作者,及時獲得最新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