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武帝為何傳位給傻太子,做出如此糊塗的事情呢?

司馬炎是西晉的開國皇帝,史稱晉武帝。晉武帝司馬炎,縱橫沙場,果敢英武,為晉王朝耗盡了自己的半生心血;但令人費解的是,他最後卻將辛苦打下的江山交給一個傻兒子繼承,致使宮廷內外血雨腥風,西晉王朝昏暗動盪。那麼英明的晉武帝為何做出如此糊塗的事情呢?

從史料看,司馬衷的痴愚朝野皆知,司馬炎更不可能不知曉。有關專家分析,司馬炎之所以要選一個白痴做接班人,大概基於以下幾方面的考慮:

晉武帝為何傳位給傻太子,做出如此糊塗的事情呢?

第一,堅持嫡長子繼承製。司馬衷是嫡長子(之前有個哥哥天折),長子繼位符合傳統儒家思想。廢長立幼也不是不可以,但由此引起宮廷內亂、手足相殘的例子在歷史上比比皆是,況且當時朝中王公貴卿都傾向於立長,因此司馬炎不得不“順從王公卿士之議”。

第二,維持朝廷勢力的均衡。首先,司馬衷的生母楊皇后一系,是當時的大士族弘農楊氏,而妻族一系,則是賈氏家族,在當時朝中都很有實力,其他人未必競爭得過;其次,讓司馬衷繼位,也就籠絡住了兩大勢力集團,形成政權格局的一個平衡。

晉武帝為何傳位給傻太子,做出如此糊塗的事情呢?

第三,父憑子貴。司馬衷雖傻,兒子司馬卻自幼聰慧,一次宮中失火,司馬炎登城樓觀望,五歲的司馬通過去拽住司馬炎的衣角,說“暮夜倉猝,宜備非常,不可令照見人主”(通鑑》,司馬炎當時就感覺這個孩子很不一般,感嘆“此兒當興吾家”。所以司馬炎雖知“太子不才”,然而“恃適明慧,故無廢立之心”,堅持讓司馬衷繼位。

最後,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原因,那就是司馬衷之所以能順利繼位,和他的生母楊皇后的力挺不無關係。楊皇后姿質美麗,嫻於女工”,不但“甚被寵遇”,司馬炎還很尊重楊皇后的意見。在給司馬衷選太子妃時,“帝欲娶衛瓘女”,楊後則“稱賈后有淑德”,“上乃聽之”司馬炎充實後宮,看上了卞氏女,楊後不同意,“帝乃止”。所以當司馬炎“以皇太子不堪奉大統”,和楊皇后商量想換立太子時,楊皇后說“立嫡以長不以賢,豈可動乎”?楊皇后臨死怕司馬炎立胡夫人為後,而“慮太子不安”,於是向司馬炎推薦了自己的堂妹,目的無非就是想保住司馬衷的太子位,司馬炎“流涕許之”(以上均見《晉書》),對司馬衷的接班做出了承諾。正是楊皇后的力保,才讓司馬衷的太子位變得穩固,最終得以繼承大統。

晉武帝為何傳位給傻太子,做出如此糊塗的事情呢?

太熙元年四月,晉武帝司馬炎病死,其子司馬衷即位,是為晉惠帝。但不過一年,皇后賈南風發動政變,殺死總攬朝政的大臣楊駿;接著又發生了“八王之亂”。建興四年,劉淵的侄子劉曜攻破長安,俘獲末代皇帝司馬鄴,西晉亡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