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口罩、封城、隔離、消毒,提出肺鼠疫有效防控措施第一人伍連德

1910年,全年354天,宣統2年,庚戌年(甲子年),生肖狗年。

這一年,美國馬克吐溫逝世, 清政府公佈全國人口4.2億,有聲電影問世,江浙安徽大雨成災,霍元甲逝世,俄羅斯文豪托爾斯泰逝世,東北三省鼠疫六萬人死亡。

當年,爆發鼠疫時,有一位傑出的醫學者拯救了當時數萬人的生命,他就是現代醫學人之一的伍連德。

戴口罩、封城、隔離、消毒,提出肺鼠疫有效防控措施第一人伍連德

東北鼠疫大爆發

1910年冬,臨近春節時,在中俄邊境小城滿州里的一家客棧裡,有兩位從俄國回來的皮毛商人突然口吐血沫而死,全身皮膚呈紫紅色。短短几天時間之後當地哀鴻遍地,死亡人數驟增,民眾紛紛坐火車逃離。

當時他們逃離的路線便是這條由沙俄與日本控制的中東鐵路,從這裡一路南下,同時也成為瘟疫傳播的最佳通道,開始蔓延到整個東三省。

戴口罩、封城、隔離、消毒,提出肺鼠疫有效防控措施第一人伍連德

由於受利益的驅使,沙俄和日本都把這次疫情爆發看成是擴大自己在東北三省掌控權力的最佳時機。如果清政府不能有效控制住此次疫情,那麼他們都將指派自己本國的醫官前往東三省,但同時清政府也將面臨丟失東三省實際掌控權的危險。

1911年的傅家店整個被籠罩在黑暗的氣氛當中,這就是歷史上爆發最嚴重的鼠疫,也是被全球稱為第一號傳染病的“黑死病”,導致了整個歐洲人口減少1.6億。

當時流傳著一種說法是:這種鼠疫主要來自於老鼠身上的跳蚤,通過叮咬人體導致感染。這種被當時頗受清政府信賴的北洋醫學堂首席教授梅尼判斷為“腺鼠疫”。當時並沒有認為會通過飛沫傳播成肺鼠疫。

直到梅尼在巡檢時也被感染後很快去世(因為他沒有帶口罩),這場鼠疫才真正的被重視起來。人們認為專門對抗鼠疫的專家居然都會自身因感染鼠疫死亡,一時之間人心惶惶。

這場鼠疫在當時蔓延六個月,死亡人數多達六萬多人。

戴口罩、封城、隔離、消毒,提出肺鼠疫有效防控措施第一人伍連德


伍連德赴東北主持大局,發現病源

為了儘快控制和消滅這場瘟疫,一方面受到日俄兩國的威脅,另一方面受到病毒的擴散威脅。這兩方面的壓力都迫切需要一名細菌學的中國醫官趕快前往哈爾濱進行調查。

面對這個情況,當時擔任外務部右丞的施肇基,被指派全權負責相關事宜。

戴口罩、封城、隔離、消毒,提出肺鼠疫有效防控措施第一人伍連德

由於施肇基於伍連德有私交,再加上伍連德有英國留學時的歐洲防疫經驗,因此被推薦任命為“東北防疫總軍官”。

當伍連德來到這片土地之後,發現情況比想象中更加嚴重。於是他提出一定要解剖被感染的屍體才能調查出病源體。

但是,對於當時愚昧的國人,哪裡能夠接受解剖屍體這種行為,他們認為是對死者的大不敬,直到在傅家店的一家客棧裡有一位日本女性因感染死亡後,他們在徵求了家屬的同意之後,秘密的在客棧裡進行了解剖工作。這也成為了當時第一起疫區現場人體解剖。

這一天是1910年12月27日。

之後,伍連德用他帶來的貝克顯微鏡觀察出一種橢圓形的病毒,被證實的確是鼠疫。下一步最關鍵的便是找到傳播方式和途徑。

隨後,伍連德對對傅家店的老鼠進行解剖檢查,均未查出鼠疫桿菌。

戴口罩、封城、隔離、消毒,提出肺鼠疫有效防控措施第一人伍連德

戴口罩、封城、隔離、消毒,提出肺鼠疫有效防控措施第一人伍連德

這一下,伍連德終於可以肯定這次大規模爆發的鼠疫的傳播途徑是飛沫傳播了,這就是肺鼠疫

在之後的調查裡發現,肺鼠疫最初的宿主來自於中俄邊境草甸中的一種動物叫“蒙古旱獺”

,因為它的皮毛在歐洲市場非常受歡迎,因而回到東北的那兩位最初感染者,正是由於接觸了染病的旱獺皮,從而導致病發在客棧裡,並把這種傳染病帶回了東北。

控制病源並加強措施

隨著年關將至,大規模的返鄉潮讓鼠疫的傳播途徑變得更加猖獗,也大肆擴散。

伍連德立馬決定必須採取強有力的措施,那就是封鎖傅家店和哈爾濱,停止日本控制的南滿鐵路和俄國人控制的北滿鐵路的運營。

戴口罩、封城、隔離、消毒,提出肺鼠疫有效防控措施第一人伍連德

伍連德還提出設立多處收治病人的場所,設立場所中均設有包括醫官在內的各種防疫人員,這樣既能提供有效的治療又能避免患者之間交叉感染。

但是對於防疫人員又如何做到有效的措施不被感染呢?

那就是口罩的誕生,同時也被稱為伍氏口罩

當初採用的是最簡宜的做法:用兩根紗布連接,中間放一些藥棉起到防止空氣傳播的作用,隔離飛沫。

戴口罩、封城、隔離、消毒,提出肺鼠疫有效防控措施第一人伍連德

戴口罩、封城、隔離、消毒,提出肺鼠疫有效防控措施第一人伍連德

由於當時的衛生條件和居民的衛生意識嚴重落後,這也助長了細菌的大量傳播。於是,伍連德便採取一系列的有效手段:隔離、消毒、阻斷交通三步,並把這種方法推廣到了整個東三省。

戴口罩、封城、隔離、消毒,提出肺鼠疫有效防控措施第一人伍連德

可是,在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之後,伍連德發現疫情並沒有朝著他希望的方向有好的轉變,他一直思索著究竟是哪個地方出了問題。直到有一天他去到郊外的一個墳場,眼前的一幕終於讓他找到了答案。

在墳場裡,患有鼠疫的屍體全部被任意丟棄,屍體堆成山 ,腐爛的味道瀰漫在整個空氣裡。伍連德知道了,傳染源正是來自於這些沒有經過處理的屍體。

於是,他大膽的提出,集中火化的觀點。

這一思想在當時是經過解剖之後的又一不被國人接受的觀點。

他上書清政府,請求下聖旨批准此做法,但得到了攝政王載灃的大肆阻攔,稱其為大逆不道。

外務部右丞施肇基進諫並全力遊說:“臣以為是功在千秋,開一代風氣之先,流芳百世之舉”。

清政府終於同意了伍連德關於火化的建議。在做好了萬全準備以後,2200多具屍體集中火化。這也成為了又一個第一次。

這一天,正是1911年的春節。

國人自古都有春節放鞭炮的習俗。伍連德提出讓人們這一次在室內放鞭炮,因為鞭炮裡含有硫磺,可以起到殺菌的效果。

於是,當地人們終於在片鞭炮聲中辭舊迎新。

伍連德之功績舉世聞名

伍連德,生於1879年的馬來亞檳榔嶼,祖籍廣東,後去英國劍橋大學學習。

1903年24歲的伍連德提前通過博士論文答辯,成為了第一個獲得劍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的華人。

戴口罩、封城、隔離、消毒,提出肺鼠疫有效防控措施第一人伍連德

他回到家鄉後開辦一傢俬人診所,後來鼠疫大爆發,經施肇基推薦於1910年12月24日踏上了東北的土地,至此改變了他的一生。

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依靠科學手段,在人類密集的大城市成功控制傳染病的行動。

梁啟超評價:科學輸入垂五十年,國中能以學者資格與世人相見者,伍星聯博士一人也。

戴口罩、封城、隔離、消毒,提出肺鼠疫有效防控措施第一人伍連德

1911年4月,11個國家,34位著名鼠疫專家出席的萬國鼠疫研究會召開,32歲的伍連德擔任此次會議的主席並提出了肺鼠疫學說,從此開創了鼠疫研究的腺鼠疫、肺鼠疫、敗血症型鼠疫等分型。

此後他專注於中國防疫體系的建設,在全國創建了二十多所醫學衛生機構,1935年伍連德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和醫學獎提名,成為第一個獲此提名的華人,現代醫學創始人之一。

他是中國現代醫學先驅,防疫檢疫事業奠基者。

結語

110年後的今天,新冠病毒的爆發,我們有了更有價值的參考與防疫措施,有了更加先進的防護服和口罩,我們封城、居家隔離、大範圍消毒、防止飛沫傳播等等這些措施,都來自於伍連德當初的有效實踐,並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戴口罩、封城、隔離、消毒,提出肺鼠疫有效防控措施第一人伍連德

我們共同戰疫,用最科學有效的手段阻隔病毒對人類的入侵。

110年前,我們有伍連德,110年後,我們有鍾南山、李蘭娟這樣的“國寶”級人物。

正是因為有他們的付出與大無畏精神,才讓人類面對疫情時可以充滿信心,看到曙光。

戴口罩、封城、隔離、消毒,提出肺鼠疫有效防控措施第一人伍連德

戴口罩、封城、隔離、消毒,提出肺鼠疫有效防控措施第一人伍連德

未來,還會出現像他們一樣偉大的人物來發展人類的醫療事業。進一步的對病毒進行深入研究與破解一系列的未知難題。

這需要我們人類世世代代的不懈努力與堅守。我們有信心與勇氣去探索地球的未知領域,我們有信心戰勝一次次的病毒。

我真心希望有更多優秀的學子們去學一切為人類發展的科學領域,去開創一代代先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