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是如何巧妙利用“哭”来帮助自己逆袭的


刘备是如何巧妙利用“哭”来帮助自己逆袭的

权谋:“随机应变的计谋”,权变的谋略,机宜之法。权为利,谋为智,权谋乃为利智之法。《汉书·艺文志》中记载“兵家”有“兵权谋十三家”,谓:“权谋者,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而后战,兼形势,包阴阳,用技巧者也。”刘备作为三国中白手起家的君主,出身贫贱,被袁术讥讽为“织席贩履之徒”,但是最终创立了蜀汉政权。刘备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在汉末军阀中脱颖而出。翻遍整部《三国演义》,关于刘备哭泣的描写达到了三十多处。相较于曹操和孙权,刘备是最爱哭的,也是最擅长哭的。哭就是刘备的秘密武器,也是他的权谋最集中的表现。那么刘备的哭有什么过人之处呢,笔者在把《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哭进行汇总分类后,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六个方面:

刘备是如何巧妙利用“哭”来帮助自己逆袭的


一、延揽人才,为我所用。

刘备虽然自称中山靖王之后,然而真假难辨,传到刘备这儿已经没落不堪,刘备已经沦落到卖草鞋来维持生活了。虽然如此,但刘备没有自怨自艾而消沉,他气度不凡,有帝王之相,“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而且“素有大志”。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天时,孙权继承父兄家业,据守江东,占据地利。刘备白手起家,只有大汉皇叔的虚名,所以只能广泛招揽人才,占据人和。赵云本为刘备老同学公孙瓒手下的将领,刘备初见赵云时便“执手垂泪,不忍相离”“泪洒而别”。在徐州解救陶谦时,赵云临走时,刘备“执手挥泪而别”,经过刘备两次这么一哭,深深打动了赵云的心,这为赵云后来投奔刘备麾下打下了坚实的感情基础。

刘备是如何巧妙利用“哭”来帮助自己逆袭的

再如徐庶,曹操扣押了徐庶的老母要挟徐庶去许昌,刘备“闻言大哭”,临走时“二人相对而泣”,徐庶一看这场面,也是感动的眼泪哗哗,毫无保留,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同时保证不为曹操设一谋,果然“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徐庶走后,刘备对诸葛亮展开了“猛烈攻势”,在刘备三顾茅庐后,终于得偿所愿见到了大名鼎鼎的卧龙先生。在诸葛亮表示不愿出山时,刘备“泪沾袍袖,衣襟尽湿”,声泪俱下打动了诸葛亮,当场表示“愿效犬马之劳”。后来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了,赵云两番扶幼主,诸葛亮鞠躬尽瘁……刘备的哭效力可见一斑。

刘备是如何巧妙利用“哭”来帮助自己逆袭的


二、消灾免祸,化险为夷。

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能哭哭啼啼的,这成何体统。但是,刘皇叔的经历告诉我们,有时候哭可以保你性命,大丈夫能屈能伸,先过了难关逃得性命,回头再来打过,又何尝不是一种智慧呢。所谓孙刘联手,天下我有,在赤壁大战中胖揍了曹操之后,刘备和诸葛亮玩文字游戏玩得不亦乐乎,占着借来的荆州不还,孙权和周瑜一看,刘备这老小子还是个老赖,你跟我玩文字游戏,拿我钱财放我鸽子,那就别怪我也玩阴的。哥俩一合计,憋出一个大招“美人计”,把刘备骗至东吴,刘备临走时带了诸葛亮三个锦囊,不慌不忙,一定要抱得美人归。双方暗自发力,刘备也是见招拆招,四两拨千斤。先是,甘露寺相亲,吴国太和乔国老面试刘备,孙权埋伏下刀斧手,刘备跪到国太脚下“泣而告之”,轻松化解。刘备打算回荆州,在孙夫人面前不断“暗暗垂泪”“泪如雨下”,让孙夫人心甘情愿跟他回荆州。在追兵杀奔之时,刘备“泣告”孙夫人,后者斥退第一波追兵,最终平安回到荆州,成功吃了一回霸王餐。

刘备是如何巧妙利用“哭”来帮助自己逆袭的


三、兄弟手足,女人如衣。

刘备因为这句话和广大女性结下了梁子。某女愤青:是条汉子,有种你别穿!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千百年来被传为佳话,刘备对二位弟弟也是关爱有加。刘备和关羽讨伐袁术,留下张飞守徐州,张飞立下flag,承诺不喝酒。刘备走后,张飞说我就喝一顿,一次喝个够,今后再也不喝了。吕布得知“好消息”,当夜就袭得徐州,张飞只身一人逃出,刘备两位夫人陷在城内,关羽一顿训斥,张飞羞愧难当,拔剑欲自尽谢罪,刘备一把抱住“哥们你可不能走,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一顿“大哭”(内心:你自杀了我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关羽张飞一看,更加死心塌地了。关公遇害后,刘备“哭倒于地”,看到关兴“又哭绝于地”,被救醒后“一日哭绝三五次,三日水浆不进,只是痛哭,泪湿衣襟,斑斑成血”。听闻张飞死讯,“放声大哭,昏厥于地”,“哀痛至甚,饮食不进……”连续的哭表现了刘备的重情重义,在部下面前也形成了良好反响,刘备威望有增无减。

刘备是如何巧妙利用“哭”来帮助自己逆袭的


四、外交公关,必备良药。

武力并非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刘备深谙此道,有时候打打感情牌,也不失为上策。刘备占着荆州不还,这可苦了鲁肃,当初是鲁肃作保将荆州暂借给刘备安身。但是迁延日久,孙权急于讨回荆州,鲁肃压力很大,只好硬着头皮三番五次来讨要荆州。刘备诸葛亮一商量,当老赖都赖到词穷了,鲁肃是个忠厚长者,不妨再哭一回。果然一言不合刘备便“掩面大哭”并且“哭声不绝”,鲁肃一看这架势心软了,荆州延期归还。再表张松,向刘璋画了张大饼,想借用曹操之力来保西川以免遭张鲁威胁,临行前带了西川地图,心想着献给曹操,给自己谋个后路。谁知他其貌不扬,给曹操的第一印象就不佳,又恃才傲物,说《孟德新书》是战国无名氏所作,落了曹操的面子,最后被乱棍打出。得知消息的刘备心中暗喜机会来了,先派赵云前去迎接,然后亲自出马鞍前马后地伺候着,虽然心中对西川垂涎三尺,表面上却不动声色地热情款待了张松几天。张松临走时又设宴送行,“潸然泪下”,张松一瞧,我在曹操那里不但受了怠慢,还挨了黑恶势力的毒打;到了刘备这,好吃好喝玩了几天,我就这样拍拍屁股走人可不好,也罢,西川地图归你了,我先走了,去西川给你当内应,皇叔早点来哦。刘备又一次以情动人,用哭搞来了入主西川的钥匙。

刘备是如何巧妙利用“哭”来帮助自己逆袭的


五、塑造人设,赢得民心。

诸葛亮为刘备筹谋时指出占“人和”,刘备也赞同这条路线,毕竟天时地利被曹操孙权占了,自己也不剩啥了,诸葛亮来之前刘备已经漂泊半生,连自己的地盘也没有,输的就剩自己了,只能占人和了,说直白点就是赢得民心。刘备作为一代影帝,他需要一个大的舞台来表演,正好,机会来了。在《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中,刘备成功的塑造了自己爱民如子的人设。当是时,曹操骑兵在后面追杀,刘备带着百姓行军(逃跑)缓慢,看到百姓跟着自己受苦,刘备“大恸”,一哭二闹三投江,百姓“闻者莫不痛哭”,经过刘表坟墓时,又“哭告”,自此,刘备的仁德之名深入人心,传遍大江南北。后来,曹丕篡位,汉献帝下台。刘备一看好机会啊,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于是为汉献帝举办大型的祭祀典礼(汉献帝:拜托,我没死。刘备你还是我叔叔,还衣带诏,合着你演我呢),刘备故意相信汉献帝被害,“痛哭终日”,大臣们一看,懂了,赶紧劝进,于是乎“刘备称帝”。刘备的哭给刘备打下了深厚的群众基础,为实力发展和上位称帝做了有效的铺垫。

刘备是如何巧妙利用“哭”来帮助自己逆袭的


六、软硬兼施,恩威并用。

刘备作为一名帝王,自然有自己的驭人之术。刘备不停诸葛亮及诸大臣劝谏,执意伐吴,结果刚愎自用,大败而归,又恨又愧,病倒在白帝城。刘备估摸着自己命不久矣,得考虑一下身后事了。刘禅年幼,老子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可不能落入他人之手。诸位大臣之中,诸葛亮是关键,我最放心又最不放心他,只要稳住诸葛亮就不愁皇位落入他人之手。怎么办?emmm……哭!于是急诏诸葛亮来白帝城托孤。刘备摸着诸葛亮的背将后事一一托付,“泪流满面”,“一手掩泪”,又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再看诸葛亮的反应: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刘备则趁热打铁,叫来两个儿子当场认诸葛亮为义父。又唤来赵云让他照看幼主,又分权李严,监视诸葛亮。软硬兼施,诸葛亮成功入坑。刘备此举可谓高明。

刘备是如何巧妙利用“哭”来帮助自己逆袭的

虽说刘备爱哭,但也是形势所迫,也是多年来探索出来的生存之道。刘备的哭也有真情流露的时候。在荆州依附刘表时有这么一段记录:玄德自知语失,遂起身如厕。因见己身髀肉复生,亦不觉潸然流涕。少顷复入席。表见玄德有泪容,怪问之。玄德长叹曰:“备往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散;分久不骑,髀里肉生。日月磋跎,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刘备年岁不小却一事无成,自怨自艾,读来也令人泪目。书中关于刘备哭的描写还有多处,此处不再赘述。也许刘备的哭是三国中独特的权谋,有时候,你所看到的情感不一定是完全符合人物内心的,在枭雄眼中,情感也是一种可利用的手段,亦真亦假。

刘备是如何巧妙利用“哭”来帮助自己逆袭的

如果喜欢作者,就请点赞关注转发一波,后续会有更多古代文学方面的文章推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