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清靜經》:無為祕法,修真要旨

《西遊記》中唐僧西天取經,上路不久遇到一位鳥巢禪師,傳授給他一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教他時時誦唸,可保平安。此部《心經》僅有二百多字,卻由淺入深地概括了《大品般若》的義理精要,言簡而義豐,詞寡而旨深。而道教也有一部經,全文五百九十一字,同樣簡明扼要地闡述了修心養性的基本原則,在道教中佔有重要的位置,可謂能與《心經》相比擬的道家經典。


道家《清靜經》:無為秘法,修真要旨


《清靜經》全稱《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作者不詳。文中聲稱,老君西遊白龜臺之時,為西王母說常清靜經,西王母皆口口相傳,不記文字,後來由三國時期的葛玄書而錄之。但從內容來看,成書不晚於晉魏,因為其中滲透雜揉了佛教的重要思想,應當是道家吸收佛理融會貫通之作。

《清靜經》是道教煉養術重要資料之一。《玄門日誦早晚功課經》把《清靜經》放在眾經之首,作為道士們日常誦習的重要功課。《清靜經》以發揮“清靜”兩字為主,不講有為的修養方法,而是教人從心地下手,以“清靜”法門去澄心遣欲,參悟大道。

道家《清靜經》:無為秘法,修真要旨


下面是前三章的文字和翻譯。原文中的“天動地靜”、“男清女濁”之說,本人以為,應是古人想當然的推斷附會,沒有科學依據,在文中亦邏輯不通,但不影響其整體意義。

道家《清靜經》:無為秘法,修真要旨


老君曰:天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老子說:大道本來無有形象,但是能夠生育天地;本來無有情感,可是能夠運轉日月的周流。本來無有名稱可以標記,但是能夠生髮消長,養成天地間的萬物。如此玄妙,我不知它的名字是什麼,勉強命名為“道”。

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

世界本是混沌一片,然後太極分兩儀,清氣上揚為天,濁氣凝聚為地。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秉乾道而成,為清為動,女秉坤道而成,為靜為濁,但都有著共同的本源。大道無微不至,無所不含,陰陽相感,變化紛繁,自然生出天地間的萬物來。這玄妙無邊的大道,包含著清濁動靜,可是細心追究,萬物由一氣演化,氣聚為濁,氣散無物,因此天是地的本源。萬事萬物都處在無休無止的運動之中,但這是就現象而言的,我們在安靜專一的狀態,能夠體驗到萬物並作的自然變化,可見道之本體是清靜的。人若是能夠至誠無息的常清常靜,就可以感應到宇宙萬物,天地於身心彙集為一體。。


清者濁之源。靜者動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這玄妙無邊的大道,包含著清濁動靜,可是細心追究,萬物由一氣演化,氣聚為濁,氣散無物,因此天是地的本源。萬事萬物都處在無休無止的運動之中,但這是就現象而言的,我們在安靜專一的狀態,感受體驗到萬物並作的自然變化,可見道之本體是清靜的。人若是能夠至誠無息的常清常靜,就可以感應到宇宙萬物,天地於身心彙集為一體。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

人天生的元神,本來是純潔無染,虛空無礙的。因為受到人心的擾亂,便將靈明的元神給矇蔽了。人降生後的初心,無嗜無慾,也是很安靜的。因長大起來知識漸開,薰陶漸染,受到俗情物慾的牽動引誘,有了執著之念,便將人心驅使的如失韁之劣馬了。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

如果能夠將所有的私慾雜想格除了去,人心自能平靜不妄動了。心不妄動,再加上澄清妄念的功夫,元神能灑灑陀陀,虛空寂靜,一點掛礙也沒有了。不用去造作勉強,色、聲、香、味、觸、法所帶來的貪、嗔、痴,也就消滅的無蹤了。

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

之所以做不到的原因,是由於心中的雜念還沒有澄清,貪慾沒有除盡的緣故啊。

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無,唯見於空。

能夠遣除物慾的人,迴光返照,內觀自心,本來無可捉摸,找不到一個可抓住的實體。外觀其形,人的形體只是因緣和合的暫時現象,也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實體。遠觀其天下的物,所有的物體同樣是氣之變幻,不可能永久存留。心,形,物既然都沒有了,唯能現出來的,只有自己真空的自性。明瞭身心幻境,萬物無常,心、形、物都是假相,唯有一性圓明,超然物外,不為浮欲所擾,不被聲色所迷,朗然天真,妙意得存。這樣玄之又玄的性理,真是不能一言而盡其義呢。

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

湛然,形容極清幽的意思。寂,安然清靜的意思。如果若是能空到極點,無所再空了,所餘者是一個“無”字,然而到此地步,連這“無”字都不應存在。因為有所在,即不為真空,如何能生妙有呢?既然“無”的名字、“無”的功夫都沒有了,方算入於清幽常久的安靜。但是寂靜到了極點,亦不知道其所寂了。此時的心性,已然離開塵俗的境界,私慾雜念不能再生,這才是真實的清靜。

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在清靜的狀態下,能夠順其自然的應對事物,而不是在妄念妄想中遠離真常之道。這樣活在真實不虛的境界,率性而行,就符合了人的本性。即便是應於萬事,亦是事來則應,事去則靜,就可以一直這樣的清靜自適,寂然安樂。

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既然是達到如此的清靜,就可以漸次的步入真道了。既然得入真道的門徑,便可以說是得著真道了。雖如此說,確也毫無所得。只是為了化度眾生,才叫做得道。能悟透了這個道理的人,才可以傳佈聖人的心法呢。

太上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明道德。

老子說:上等的賢人,因他深明大義的,故沒有什麼爭貪。下等的愚人,因執著己見,不察情理,總是好起爭貪。上等有德的人,有了有功於世,有恩於人的事,還不以為是德。下等無德的人,有心積德,作一點有德的事,便要自持有德了;執著於德行的人,實際上他不明白道德的真義啊。

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

凡是善男信女,皆有得道的機緣。然而眾生仍是認假不認直真。推其原因,唯有妄心所致。妄念一動,道心即遠。妄心,即虛妄不實的計著,也是妄分別之心。

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

一有了貪妄之心,就要驚動內在的精神。精神被驚,心意外弛,便要耽著於外物了。既然接觸了萬物,就要生出不想放棄,而要索取的心。人寄紅塵,總是紛紛擾擾,朝夕營求,不得歇心。妄心一動,神隨意遷,追逐萬物,戀戀不捨,甚至廢寢忘食,自甘其願。但是天下的事,那能盡如所願呢?如果求之不得,立刻就是無窮的煩惱。《道德經》雲:“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佛雲:“寂然不動”。都是讓人不動心的意思。

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對於萬事萬物,如有求不得的時候,便會生出煩悶惱怒的事情來,由煩悶惱怒中,便要想入非非,妄念一動,身心添了無窮憂愁和苦惱,便要遭受到許多的汙濁恥辱。惹得飄泊下流,轉變生死,永久沉淪在無邊的苦惱境遇中,迷失了真常不朽的大道。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真實不虛、永久不變的聖道,有悟性的人,自然會得著真意。得能悟透道理,便能永久皈依清靜,不生不死了。

道家《清靜經》:無為秘法,修真要旨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無,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明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誦此經萬遍。此經是天人所習,不傳下士。吾昔受之於東華帝君,東華帝君受之於金闕帝君,金闕帝君受之於西王母。西王母乃口口相傳,不記文字。吾今於世,書而錄之。上士悟之,升為天官;中士修之,南宮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長年。遊行三界,升入金門。

左玄真人曰:學道之士,持誦此經者,即得十天善神,擁護其身。然後玉符保神,金液煉形。形神俱妙,與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經,悟解之者,災障不幹,眾聖護門。神升上界,朝拜高真。功滿德就,相感帝君。誦持不退,身騰紫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