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历史系列1—黄袍加身


黄袍加身,人们熟悉的都是赵匡胤陈桥兵变的故事。其实,这只是向郭威学来的。

五代十国期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依次以前朝重臣大将取代皇帝而自立新朝。全是政变所得。

到了后汉时,大将郭威立下赫赫大功,成为全国唯一拥有重兵的主帅。当时的皇帝昏弱,强臣跋扈,文臣与武将之间如水火不相容。郭威此时又受命前去征伐叛军。此时得谋士高参,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如果郭威平叛得胜,功高震主,如无防备,文臣们包围着昏弱的君主,郭威很可能遭到兔死狗烹的结局。所以,郭威广泛收买人心。如前第54计,郭威反客为主,在他受皇帝嘉奖时,他请皇上赏那些帮过他的文臣、武将、地方官,从而广得人心。此外,他又广结党羽,培植心腹。其三,他平叛胜利后,设法不住在京城内,以防发生变故。他以防备契丹侵略为名,移师大名府,驻节观变。朝中若无动静,可厉兵秣马,蓄养实力。一旦朝中有变,便可举兵南下,扫清朝中混乱。总之,不能离开军队。同时又要把家小留在京城,以免朝中文官起疑心。果然,未雨绸缪得当。不久,郭威在京城的家小,全被捕被杀。郭威结交的好友文臣在上朝时被杀。这是朝中近皇上的佞臣发动的一次政变。

宋代历史系列1—黄袍加身


到了此时,郭威仍领着全国的唯一重兵,只得竖起旗帜,上书:“诛奸佞,清君测。”郭威打了胜仗,清除了搞政变的一伙佞臣,然后去拜见后汉皇朝的太后,请另立皇帝。

宋代历史系列1—黄袍加身


契丹得知后汉朝廷内乱,举兵南侵,郭威率师匆匆北上抵抗。过了黄河,到了澶州,发生了“兵变”,部下将士用黄旗为袍,披在郭威身上,山呼万岁,拥兵南下。

此时郭威不当也不行了。一旦黄袍加身,朝廷已认为你谋反篡位,你有口难辩,只能硬着头皮去夺取政权。汉太后无力应付,下诏由郭威监国,第二年正月,郭威当了皇帝,为五代中的最后一代,即后周。

宋代历史系列1—黄袍加身


赵匡胤陈桥兵变

郭威建立后周政权,有所发展,郭威死后,由其养子柴荣继位,为周世宗。此人从小受苦,年轻有为,英勇善战,使统一中国有了很多进展。

赵匡胤,就是由柴荣一手提拔起来的将军。赵匡胤在几次跟随柴荣出征的战斗中,立了举足轻重的大功。得到柴荣的信任和赏识。

柴荣征战疲劳,染上重病,39岁时即将病死。他的大儿子柴宗训方7岁,他想这孤儿寡母托给谁呢?他的妹夫张永德,但后被废此时,北汉国主和辽国联合,乘人之危,见后周君主新亡,发兵来攻。7岁幼主不知所事,大臣们决定派赵匡胤抵抗。

宋代历史系列1—黄袍加身


赵匡胤统兵出发。他手下的亲信,一是他弟弟赵匡义,还有一个谋士赵晋。出发当天,大军来到离京城20里的陈桥驿。手下将领感到为7岁幼主卖命,将来没谁知道自己的功劳,加上他们都知道当朝后周开国皇帝郭威就是黄袍加身称帝的,所以都动了这个念头,一起去找赵匡义、赵晋商量。大家商量好了,第二天一清早,赵匡胤醒来,将士们七手八脚将已准备好的一件皇袍,披在赵匡胤身上,大家倒头便拜,山呼万岁。赵匡胤被推上马。赵匡胤说:你们硬要推我做皇帝,能听我的号令吗?大家说听。赵匡胤下令保护周朝太后和幼主,不许侵犯朝廷大臣,不准抢掠国库。又派人通知在京城的亲信大将石守信、王审琦,里应外合,轻而易举地拿下了京城。于是赵匡胤做了皇帝。由于赵匡胤曾任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因此他把国号改为“宋”,这就是北宋朝廷的开国之君。

宋代历史系列1—黄袍加身


赵匡胤有雄才大略,他与弟弟赵匡义,终于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但他因见连续两个朝代都是由军事统帅黄袍加身政变所立,所以一直闷闷不乐,害怕自己的朝廷又被自己手下的将领黄袍加身。于是他来了个“杯酒释兵权”,用优厚的享受换得了解除手下重将的兵权。详见后“削弱权势”计。

宋代历史系列1—黄袍加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