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与节气 如何让文笔简洁 读名著学作文「昨天的云」

​学科作文教案 已申请专利

▲ 关注订阅 学科作文

清明与节气 如何让文笔简洁 读名著学作文「昨天的云」

本期精选名著

《昨天的云》

◆ 文笔一定要简洁 ◆

清明与节气 如何让文笔简洁 读名著学作文「昨天的云」

回想起来,我并非大老师的好学生。那时,人人称赞我的作文好,大老师却说不然。

那时我们爱写抒情的散文,所抒之情,为一种没有来由的愁苦怅惘,不免时时坠入伤春悲秋的滥调。那是当时的文艺流行病,我们都受到感染,而我的“病情”最严重。

那时,我已经觉察国家危难,家境衰落,青年没有出路,时时“悲从中来”,所以不能免疫。

“愁苦之词易工”,我那时偶有佳作,受人称道,只有大老师告诉我们,这样写永远写不出好文章。

他老人家说,文章不是坐在屋子里挖空心思产生,要走出去看,走出去听,从天地间找文章。天下这么多人你不看,这么多声音你不听,一个人穷思冥索,想来想去都是别人的文章,只能拼凑别人的文句成为自己的文章,这是下乘。

他老人家最反对当时流行的“新文艺腔调”,例如写月夜:“一轮皎洁的明月,挂在蔚蓝色的天空,照着我孤独的影子。”例如写春天:“光阴似流水般的逝去,一转眼间,桃花开了,桃花又谢了,世事无常,人生如梦。”当时,这种腔调充斥在模范作文或作文描写辞典之类的书里。他不准我们看这些书。

他说,文笔一定要简洁。

国文课本里有这么一个故事:敌人占据了我们的城池,我军准备反攻,派一个爱国的少年侦察敌情。这少年在午夜时分爬上城头,“看见月色非常皎洁”。

看见月色非常皎洁!全课课文只有这一句写景,大老师称赞这一句写得恰到好处。为什么到了城头才发现月色皎洁?因为这时他需要月色照明,好看清楚城里敌人的动静。他说,倘若由俗手来写,恐怕又是“一轮皎洁的明月挂在蔚蓝色的天空”,一大串拖泥带水的文字。

受降城上月如霜!月如霜三个字干净利落,用不着多说。

他老人家的这番训诲,我倒觉得不难。我把这种写法首先用在日记上。我记下,参加一个亲人的葬礼,“四周都是哭红了的眼睛”,大老师给我密圈。我记下,有一天因事早起,“星尚明,月未落,寒露满地,鸦雀无声”,大老师又给我密圈。

通常,学生的作文都很短,老师总是鼓励大家写得长些。有一次,大老师出题目要我们比赛谁写得又好又短。题目是“我家的猫”。我写的是——

我家的猫是一只灰色的狸猫,是三岁的母猫,是会捉自己的尾巴不会捉老鼠的猫,是你在家里的时候它在你脚前打滚儿、你不在家的时候它在厨房里偷嘴的猫,是一只每天挺胸昂首出去、垂头丧气的回来的猫。你说,这到底是一只什么猫?

据说,大老师看到我的作文时微微一笑:“这孩子的文章有救了。”作文簿在老师们手上传来传去,有人认为“的猫”两个字太多了,删掉比较好;也有人主张“的猫”很有趣,而且扣题,题目就是“我家的猫”嘛!

在那一段日子里,我对作文又爱又怕,怕我那些“妙手偶得”的佳句不能通过大老师的检验。有一次,我在作文簿上写道:

时间的列车,载着离愁别绪,越过惊蛰,越过春分,来到叫做清明的一站。

大老师对这段文字未加改动,也未加圈点,他在发还作文簿的时候淡淡的对我说:“这是花腔,不如老老实实的说清明到了。”

又有一次,我写的是:

金风玉露的中秋已过,天高气爽的重阳未至。

他老人家毫不留情的画上了红杠子,在旁边改成“今年八月”。

回想起来,大老师提倡质朴,反对矫饰,重视内容。他朝我这棵文学小草不断的浇冷水,小草受了冷水的滋润,不断的生长。这一番教导对我的影响太大、太大了。

◆ 名著简介 ◆

清明与节气 如何让文笔简洁 读名著学作文「昨天的云」

《昨日的云》是中国台湾作家王鼎钧的回忆录。

清明与节气 如何让文笔简洁 读名著学作文「昨天的云」

王鼎钧,现在著名散文家。出生于山东省临沂县兰陵镇一个耕读之家,少年时经历抗战,打过游击,17岁入读李仙洲将军创办的“国立第二十二中学”,辗转安徽、河南、陕西等地。

20岁弃学从军,随国民党宪兵团到东北,再转入后勤机关,辗转天津、河北、上海,天津战役中还当过解放军的俘虏。

1949年,25岁的王鼎钧随后勤单位撤退台湾,在高压统治下为报纸副刊撰稿,并先后担任“中国广播公司”和“中国电视公司”编审组组长、《中国时报》副刊主编等职。

56岁时,受美国西东大学邀请担任双语教材主编,移民美国。年近七十时,开始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写作,将自己的前半生写成回忆录,历时17年完成。

回忆录共分四卷:《昨天的云》、《怒目少年》、《关山夺路》、《文学江湖》,讲述了他在抗战、流亡、内战、台湾戒严时期的经历与周遭人事。

王鼎钧的创作生涯长达半个多世纪,著作近四十种。其中“人生四书”、“作文四书”等作品在台湾销行极广,至今不衰,誉为“当之无愧的散文大师”。

清明与节气 如何让文笔简洁 读名著学作文「昨天的云」

《昨日的云》是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的第一部,写故乡、家庭和抗战初期的遭遇。作者对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掌故及种地劳作信手拈来;同时将个体的遭遇置于宏大的社会背景中,以小见大,在朴素无华中显示出一种深度和力量。

正如节选文段所说,王鼎钧从小接受老师的训练,注重文笔的简洁,尽管作者面对着时代的苦难,历经抗战、流亡、内战、白色恐怖等考验,参加国军,看见国民党的巅峰状态,也看见共产党的全面胜利,做过俘虏,进过解放区,后来到台湾,在时代潮流冲刷之下,经过大寒大热、大破大立,用等待一辈子的自由,写尽20世纪中国人的因果纠结、生死流转。

作者文字克制,表述简练,内涵丰富,没有将回忆录写成血泪的控诉,而是通过自己的观察、叙述、体验,以文学的求美、史学的求真、哲学的求解将血泪化成明珠,以呈现一代众生的存在,试图唤起今人对那个时代中国人最重要的集体经验的关注和了解。


清明与节气 如何让文笔简洁 读名著学作文「昨天的云」

◆ 学科知识:清明与节气 ◆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清明这天,民间有踏青、寒食、扫墓等习俗。

清明与节气 如何让文笔简洁 读名著学作文「昨天的云」

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时至清明,气候温暖,春意正浓。“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对江南春雨的写照。

节气是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由于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

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二十四等份,每一份为一个节气,每个节气有三个候,每个候是五天,用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

清明与节气 如何让文笔简洁 读名著学作文「昨天的云」

1年=4季=12节=12气=72候,这就是季节、气候的定义。十二个月,每月设一个“节”,中间设“气”,如同划分十二竹节,竹节中间充气,此乃节气的由来,也是气节,节度的本意。三月的月首为清明,是节,月中为谷雨,是气。

二十四节气又分为十二节(节令)与十二气(中气),每月有一“节”与一“气”区分,“节”为月之始,“气”的最后一日为月之终。中国农历将只有节,没有气的月份,置为上个月的闰月。有节无气,即农历的闰月。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映了季节、物候现象、气候变化三种。反映季节的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又称八位;反映物候现象的是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反映气候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

◆ 阅读练习 ◆

1.我的“病情”指什么?表现在哪些地方?

2.大老师是如何教导我们学文章的?如何批改作者的文章?

3. “这一番教导对我的影响太大”,这一番教导指什么?在这篇文章中是如何发现体现出来的?


清明与节气 如何让文笔简洁 读名著学作文「昨天的云」

◆ 作文技巧 ◆

清明与节气 如何让文笔简洁 读名著学作文「昨天的云」

-如何让文笔简洁-

宋朝文学家欧阳修,有一次看见奔马踩死一只狗,就对同伴说:“你来描述一下?”同伴说:“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

欧阳修笑他:“如果您来撰写史书,以这样罗嗦的笔法,一万卷都不够啊。”同伴反问道:“那么您会怎么写?”欧阳修说:“逸马杀犬于道。”这就是简洁,事情说清了,文字最少,每一个字的信息量最大化。

《文笔一定要简洁》中写了自己作文中的句子“四周都是哭红了的眼睛”、“星尚明,月未落,寒露满地,鸦雀无声”,被老师赞赏,而“时间的列车,载着离愁别绪,越过惊蛰,越过春分,来到叫做清明的一站”,被老师简洁为“清明到了”。大老师一直倡导简洁的文风,这从作者的叙述中也可以看出。

那么,如何做到文笔简洁,文字信息量大呢?

请回复咨询


◆ 我要尝试 ◆

1.我们写文章的时候遇到什么困难,如何解决的,有什么收获,请结合自己写文章的体验,写一篇文章,写好心理想法。

2.请选一篇自己写得最好的文章,仔细读几遍,想想哪些地方不够简洁,表达不够清楚,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并将修改的过程写成文章。

清明与节气 如何让文笔简洁 读名著学作文「昨天的云」

清明与节气 如何让文笔简洁 读名著学作文「昨天的云」

清明与节气 如何让文笔简洁 读名著学作文「昨天的云」

清明与节气 如何让文笔简洁 读名著学作文「昨天的云」

清明与节气 如何让文笔简洁 读名著学作文「昨天的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