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分管之外的领导训斥了一顿,感到莫名委屈

被分管之外的领导训斥了一顿,感到莫名委屈

前几天,看到一则职场文章,说某天被分管之外的领导训斥了一顿,感到非常委屈难受,不知道如何排解,一度想要辞职。看后感觉有点不可思议,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在职场上尤其是机关里是极其罕见的,很多人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领导认为员工犯错,出现问题,如果不是自己的直接下属,一般不会主动出面训斥,更不会当众让员工出丑。这倒不是领导漠不关心或者思想境界多高,可以漠视和容忍员工犯错,损害单位利益和形象,而是职场潜在规矩要求他谨言慎行,不能头脑发热,冲动行事,哪怕出于公心也不能毫无顾忌,想怎么就怎么样。

职场里领导们有个约定俗成的潜在规则,那就是领地意识,是我分管的领域,你不能随便插手,当然你分管的部门,我也知趣地少问。每位领导都恪守这样的原则,努力管理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在领地内深耕厚植,尽量少插手别人的事务。一方面避免干涉别人正常的工作生活,给对方增添麻烦,另一方面也防止将来责任不清,出现扯皮现象。此外,身为领导,需要操心的事情很多,自己都忙活不过来,谁有闲情逸致关心别人,吃饱了撑得?能不袖手旁观看笑话就不错了。

倘若真的碰到一些重大或者显而易见的问题和麻烦,如果不及时解决的话,会给单位运行和管理带来不可挽回的影响,有责任心、事业心的领导,也往往采取更委婉、更柔和的做法,给其分管领导打电话,让其约束下属行为,纠正问题和错误,避免事情扩大蔓延,而不会直接训斥员工,因为不分青红皂白,直接训斥员工的话,往往会招致三种不良后果,让自己出力不讨好。

一、容易引发员工反驳,降低自己的威信

员工也往往有认主意识,只会对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有畏惧心理,服从心理。对其他领导更多的是礼仪上、面子上的尊重尊敬,对你客客气气、恭恭敬敬的,内心里并不会当回事。因为你不是他的直接领导,他的奖金福利、工作安排、绩效考核不掌握在你手里,与你无关。你对他没有多大的直接影响力和威慑力,用不着对你唯唯诺诺地畏惧和服从。在这种情况下,你训斥他,往往会引发对方的反唇相讥,一句:你又不是我的领导,关你什么事?就会让自己陷入被动与尴尬之中。倘若遇到性格不好的,脾气暴躁的,和你对吵、对骂也是极容易出现的,这时候你是和他吵还是和他骂?不怕形象受损吗?

而且,不是你分管的领域,你自然在认知方面有局限性,员工所做的事情对错与否,不是你轻易能够判断出来的,事情可能没有你想象的那样简单、片面,说不定人家有更深层的考虑也未可知。在这种情况下,轻率地认为对方不对,对其呵斥批评,在一些内行人眼里,只会认为你不懂装懂,自以为是,狂傲不悖,会降低在员工中的威信。这样的话,你说你值不值得?

二、容易引发其分管领导反感,恶化班子成员关系

领导和家长一样,都有护犊心理。我的孩子我自己能打能骂,你打你骂就不行。你伸手了,就是越界,就是挑战我的权威和面子,是对我的直接冒犯和不尊重。这个时候,其分管领导考虑的不是员工做得对不对、该不该批评的问题,而是要不要替员工出头,向你讨个说法的问题。

因为这个事情如果处理得不好,一方面会降低自己在下属中的威信。你把我下属训了一顿,我不替他出头,如何赢得下属的尊重和认同,如何增强其归属感和凝聚力,今后说话谁还听从,又如何提高团队的向心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如果自己遇事不出头,还会被其他领导嘲笑,被人看不起,认为没有魄力和血性,被人欺负到头上了,也不敢发声,会损害自己在班子中的形象。

如此一来,势必会引发班子成员之间的矛盾,恶化彼此间关系。

三、容易引发主职领导的不满,破坏自身形象

对于单位主要领导来说,保持单位稳定团结是最重要的。没有和睦融洽的职场环境,就没有持续稳定的工作氛围,就无法保证各项工作扎实高效推进。所以对主职领导来说,要力避打破各种职场潜在规则,尽量保持原有资源平衡,避免任内下属之间发生矛盾,产生嫌隙,给班子、给单位、给集体带来负面影响,影响自己的仕途前程,对那些主动招惹是非,给自己带来麻烦的人内心里是极度反感的,哪怕出于城府和形象的考虑,不会主动说破,也难免会自觉不自觉的有所表现。

像原文章中所说的那个轻率批评非下属员工的领导,极易引发和员工及同僚的矛盾和冲突,虽然可能出于公心,可是方式、方法,措施策略实在欠妥,哪怕在主职领导面前,也未必能获得支持和鼓励,只会败坏自己在主职领导心中的形象,认为其不懂事,欠考虑,不稳重等等,会给今后的进步提高埋下隐患。

基于这种考虑,很多领导都不会对直接下属之外的员工大加申斥,大家都是明白人,懂分寸,知进退,识趣得很,都喜欢干得名又获利的巧事,没人愿意干这种出力不讨好的蠢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