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故事]一钱太守

[原文]

刘宠任会稽太守,除苛政,禁非法,郡中大治。朝廷征为将作大匠。山阴县有五六叟,自若耶谷间出,人赍百钱以送宠,曰:“山谷鄙人,未尝识朝政。他守时,吏索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自明府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年老值圣明,今闻当见弃去,故相扶而送。”宠曰:“吾之政何能及公言邪?父老辛苦!”叟奉以钱,宠不能辞,遂各选一钱受之。

[廉政故事]一钱太守


[典故]

东汉刘宠,字祖荣,今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人,官至司徒、太尉。刘宠在任会稽郡(今浙江绍兴市)太守时,政绩卓著,操守廉政,朝廷调他为将作大匠(主管工程建设的官员)。在他离任前,会稽郡山阴县若耶山谷五六位鬓发斑白的老人各带了一百文钱(即一百个铜板),想送给他,可刘宠不肯受。老人们流着泪对刘宠说:“我们是山谷小民。前任郡守屡屡扰民,夜晚也不放过,有时狗竟然整夜叫吠不止,民不得安。可自从您上任以来,夜晚狗都不叫吠了,官吏也不抓捕老百姓了。现在我们听说您要离任了,故奉送这点儿小钱,聊表心意。”刘宠说:“我的政绩远远不及几位老者说的那样好,倒是辛苦父老了!”老人们一定要他收下,盛情难却,刘宠只好收下几位老人各一文钱。他出了山阴县界,就把钱投到了江里。后人将该江改名为“钱清江”(在今绍兴市境内),还建了“一钱亭”、“一钱太守庙”。从此,“一钱太守”的美称便在当地传开了。

后人传说,这段江水自从刘宠投钱后,就更为清澈了。把这一段江取名为“钱清江”,在岸边盖了一座“一钱亭”,在绍兴还盖了“一钱太守刘宠庙”以作为纪念。“一钱太守”的美名自此传开。

[廉政故事]一钱太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