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下的英雄,仗俠氣抵疫雲


  

時代下的英雄,仗俠氣抵疫雲


君不見,昔日"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荊軻手提三尺長劍決意斬暴秦;君不聞,昔日要離巧使苦肉計剌殺忌慶;君不知,昔日"齊有倜儻生,魯連特高妙"中的魯仲連於危難之際助趙保安。

中國自古便有一群俠士,他們聰慧機敏,膽識過人;他們不辭辛苦,不畏艱險;他們無私奉獻,熱愛人民,是國家危難之時站在最前面人。詩仙李白曾嘆俠士道:“趙客縵纓絡,吳鉤霜明雪。銀鞍照白馬,颯颯踏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身去,深藏身名。"

不同的時代賦予俠氣不同的內涵。古之俠者氣勢何壯哉?今之俠者亦躊躇滿志。

今之俠者,民安之時默默奉獻,國難之時挺身而出。2003年,非典肆虐,67歲的鐘南山院士說:"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這來。"之後幾年收斂聲勢,繼續投身研究。2020年,新冠示來襲,84歲的鐘南山一邊呼籲公眾儘量不要去武漢,一邊自己登上去武漢的高鐵,掛帥出征。時隔17年,這位“過氣”老人又一次在危難之中以保護神的形象出現在人們視野。他奮戰在一線,用行動展示俠士風範。

今之俠者,青春稚嫩,亦鮮衣怒馬勇擔責任。00後的武漢女孩謝小玉是北京礦業大學大二的學生,新冠肺炎病毒爆發之時,她正在家中過寒假。她說:“與其宅在家裡,不如做些有意義的事。”於是她便到社區報名成為一名防疫志願者,每天為小區居民買菜買藥分發生活物質。武漢生物工程學院藥學專業的大二學生陶夢婷說:“我是這座城市的一部分現在她‘生病’了,我有責任為她付出一份力。”於是她成為了武鋼體育中心方艙醫院的一名志願者,幫助播音、裝卸防疫物資、派發生活物質。像她們這樣的年輕人有許多她們用努力書寫青春,用汗水承擔責任。

今之俠者,應清醒理智,明辨是非。在網絡大爆炸的背景下衍生除了一種產物--鍵盤‘俠’。 他們人云亦云,惡意辱罵重傷他人,大肆宣揚不實言論,在網絡世界中宣洩著內心的惡,甚至給他人造成了心靈上的創傷,引發輿論恐慌。真正的俠絕不是這樣的。真正的俠,嫉惡如仇但也黑白分明,逞兇除惡但也善良仁厚,直言快語但也聰慧理智。在網絡世界,我們也應該禮貌謙和,遵紀守法,給網絡世界留一片淨土。

時事鑄俠士,今之俠者亦躊躇滿志,抗擊疫雲將終散,只留俠氣滿乾坤。

閱讀 117

在看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