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野史:生孩子發紅蛋的由來

白話野史:生孩子發紅蛋的由來

直到現在, 北方一些地方還有這樣一種風俗:如果誰家生了小孩兒, 總是要煮上很多雞蛋, 然後染紅 了, 分給孩子的母親和親友吃, 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在這個風俗後面有一個十分有趣而又非常古老的傳說:商族最早的祖先契, 就是因為母親吃了鳥蛋才降生的。

大約四千年前, 在我國華北平原的北端, 有一條寬大的河流,人們稱它為易水。易水在從它的源頭向下遊流去的時候,分別向南北伸出許多支脈。在這些支脈之間, 散佈著許許多多的大小丘陵和臺地(臺地是指四周有陡崖的、直立於鄰近低地、頂面基本平坦似臺狀的地貌。)。這些大小丘陵和臺地, 森林茂密, 草木繁盛, 土 地肥沃, 水源豐富, 是非常適宜放牧牛羊的地帶。

在易水中游有兩塊較大的臺地, 居住著兩個古老的氏族。 住在靠近上游的臺地上的民族, 是以易水作為民族稱號的 “有易氏”,他們屬於北方強大的狄族部落。 住在靠近下游的臺地上的另一個民族,屬於東方沿海地區的夷族部落, 也就是我們以後要常常講到的商族。

據傳說, 商族很早就與有易氏互相通婚,有易氏的姑娘經常嫁到商族來。 這時候的商族已經發展到階級社會的前夜。商族的首領是一個名字叫做 “嚳”(ku庫〉的青年,他娶了有易氏中 一 個名字叫做“簡狄” 的姑娘, 兩人婚後相親相愛, 生活得十分美滿。

在他們婚後第二個年頭的春分時節, 易水兩岸的楊柳吐出了嫩綠, 野花開滿了周圍的丘岡, 溫暖和煦的陽光灑滿了大地。 簡狄按照當時氏族的習慣, 一大早便和本氏族的兩個姑娘來到易水河邊, 準備洗去自己在漫長的冬季裡無法洗去的汙垢。

初升的太陽照射著清澈見底的易水河,兩岸的柳絲在春風吹拂中輕輕搖擺, 易水河裡不時地傳來簡狄相兩個同來的姑娘在水中嬉鬧的笑聲。 正當她們在水中盡情嬉鬧的時候,忽然從遠方飛來一對黑脊背的春燕。 這對春燕忽而在岸邊的垂柳下飛來飛去, 如同穿梭, 忽而又輕輕掠過水麵, 在簡狄頭頂上盤旋打轉,喃(nan南〉喃呢呢地叫個不停, 讓人感到十分可愛。

簡狄早就聽族裡的老婆婆說過, 燕子是商族世代信奉的神鳥, 它在誰頭上盤旋打轉, 就是要為誰降臨 一種特殊的吉祥。 因而她現在不禁感到十分幸福, 懷著一種種異常崇敬的心情出神地望著這對春燕。

兩隻春燕在簡狄頭上又盤旋了幾轉, 輕輕落在簡狄身旁一棵高大的柳樹下, 在一堆乾枯的亂草窩裡生下了一個又圓又白的燕子蛋兒。

看到這個燕子蛋兒,簡狄又想起族裡的老婆婆講過的話:見到燕子生的蛋兒, 就要把它吃下去,將來能夠生一個本領高強的男孩子,長大一定會做出驚天動地的事業來, 能使商族更加繁榮昌盛。想到這裡,簡狄輕輕走上岸邊,小心翼翼地揀起了燕子蛋兒,心裡暗暗祈禱了一陣,一口將它吞了下去。

一年過去了,簡狄果然生下一個白胖小子​。整個商族都在為他們的首領慶賀, 氏族裡的巫|祝、祭司們更是忙亂,他們又是祈禱,又是舉行各種儀式, 最後經過好一陣商議, 又給這個新生的男孩子起了個吉利的名字, 叫做 “契”。這就是商族第一位有世系可考的祖先。

由於簡狄吃蛋生了契, 以後就相沿為習, 把吃蛋作為一種迎接新生孩子的風俗, 一直流傳到了現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