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4個養生道理,其實都是誤區!

近年來人們對自己的身體健康越變得越來越關注,養生也是長久不衰的一個熱度話題。但是養生必須要合理的養生,有一些人為了達到養生的目的而不慎進入一些誤區,這樣對於養生沒有任何的好處,還會出現一系列的健康問題,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到底有哪些養生的誤區。

誤區一:過午不食最養生


近年來流行著過午不食的減肥方法,進而延伸到過午不食養生的問題。雖然寺廟裡的和尚確實是遵守著過午不食的飲食習慣,但是並沒有任何研究表明過午不食對於健康有好處。不吃晚餐會損傷腸胃,會帶來其他方面的隱患。使用這種方法來減肥,那短時間內體重數字是下降了,但是極易反彈,並且線條也不健康不好看。


這14個養生道理,其實都是誤區!

誤區二:頻繁使用按摩椅


不可否認,偶爾做一次按摩椅,確實能夠達到放鬆身體的目的,整個人也會感覺非常舒服。但是並不能頻繁的使用按摩椅,尤其是對於一些中老年人來說,很多子女為了盡孝心給長輩們買按摩椅,不正確使用反而會造成意外。頻繁的使用按摩椅按摩頸部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脫落堵塞血管引發中風。本身有骨質疏鬆的毛病,按摩椅力度過大會導致骨折等意外情況的發生。

誤區三:吃很多保健品


養生是為了身體更加健康,是為了心理更加敞亮,但是這並不是一種形式化的東西。很多人認為養生就是吃保健品,這就進入了一種誤區。不可否認保健品能夠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但是如果把保健品當飯吃,就不可取了。保健品歸根結底也是一種藥物,把大把的吃保健品會給腎臟帶來負擔,引發腎病的疾病。並且大多數的營養元素都可以在飲食當中獲得,通過飲食來補充營養,既安全又健康。


這14個養生道理,其實都是誤區!


誤區四:喝醋軟化血管


醋對人體有很多好處,它能夠促進維生素C的吸收,還能夠增強食慾,解決胃口不好的問題,但是直接喝醋是不可取的,喝醋能軟化血管更是一種誤區。直接喝醋會灼傷食道,損害腸胃健康,對於骨質也有不好的影響。


誤區五:藥準字維生素不如保健品維生素


很多人固有的一種觀念,那就是便宜沒好貨,對於維生素也一樣,認為兩三塊錢的藥準字維生素,沒有幾百塊錢的保健品維生素功效好。其實這是一種誤區,只要化學結構是一樣的,藥準字維生素或者一些鈣片是不比那些上百的保健品功效差的,不能僅憑價格就定義好壞。

誤區六:長期喝保健中藥


有一些中藥雖然確實有保健的功效,但是是藥三分毒,中藥雖然性狀比較溫和,長期喝也是會對肝臟產生影響的。並且很多人都是自行配中藥,藥方都是從網上查詢出來的,沒有經過醫生的看診就盲目的喝中藥,這樣更是容易使身體健康受到損傷。

這14個養生道理,其實都是誤區!

誤區七:早睡早起一定身體好


早睡早起身體好是很多人都掛在嘴邊的一種口頭禪,其實這非常有道理,但是並不是絕對的。因為老年人的生物鐘和年輕人是不一樣的,他們因為機體的原因導致睡眠時間會比較的少,如果強迫他們早睡早起,反而會對身體健康產生不利影響。生物鐘的養成需要一個過程,如果強迫自己在某個時間點就睡覺,反而會影響到一個人的睡眠狀態。

誤區八:天然的總是最好的


天然的食物是沒有任何添加劑的,因此也相對來說比較健康,這也是很多人都堅守的養生理念,但是如果一直就這樣認為的話,就容易走入一種誤區。

相對於深加工食物來說純天然並不是一定是最好的,因為蘆薈如果不加處理就食用,容易引起腹瀉,黃花菜如果不進行加工處理就容易引發中毒,這也是因食物而異的。所以不管是純天然的也好,還是經過加工的也好,只要是對身體健康有好處就應該接受,不應該盲目排斥。

誤區九:不吃油鹽降三高


在平時燒菜的時候,可以少放一些油,這樣可以幫助我們減少血脂、冠心病的發生。但會有一些人過度追求“低油低鹽”,甚至乾脆不吃,這樣可不行!

事實上,之所以很多人建議減少油鹽攝入量,因為大部分人每天吃得都超過了一般標準,選擇不吃,反而對健康不利。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人每天食鹽攝入量應小於6克,食用油用量在25克~30克之間。


這14個養生道理,其實都是誤區!


誤區十:晨練得趕早


公園裡,經常一大早就看到有人在鍛鍊。這種做法到底對不對呢?早晨6點前空氣質量不好,綠色植物沒有進行光和作用,空氣中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此外,早上冠狀動脈張力比較高,交感神經比較興奮,容易突發心血管疾病。

建議在六點後晨練,出門前喝一些水,簡單吃點早餐。如果遇到霧霾天,空氣質量較差的情況,也建議不要出門鍛鍊。


誤區十一:熱衷吃各種補藥


生活中很多人盲目追求吃各種名貴補品來進行養生,有的中老年人甚至尋求所謂的靈丹妙藥來獲得身體長壽。那些所謂的補品到底有沒有用呢?人一上了年紀,可以選擇適當進補來減緩生理功能下降,推遲衰老進程,但是不可一味的依賴那些補品。合理平衡的膳食足以滿足身體的營養需求,所以,合理均衡飲食,也是一種好的養生態度。

誤區十二:靠吃芹菜降壓


芹菜、木耳能降壓,但是說的是它的輔助降壓作用。很多人覺得吃藥不好,有副作用,然後選擇所謂的食療,不好好吃藥。藥物都是針對人體相應的疾病和症狀的,像這種放棄吃藥的作法,反而會導致血壓反覆波動,影響血管功能,損害心、腦、腎等重要器官。食物不等於藥物,生病了就要找專業的醫生積極治療,在生活中注意飲食、適當鍛鍊、按時吃藥。


這14個養生道理,其實都是誤區!


誤區十三:血壓越低越好


患有高血壓的患者大部分都會認為血壓越低越好的感覺,但其實血壓低於120/80,就能夠有效的預防心臟病以及中風發病的概率,但是,血壓太低也不健康,如果舒張壓降到70以下,心臟病的發作以及死亡的概率增加一倍多,所以保持穩定的血壓最健康。

誤區十四:年紀大的人才需要養生


很多人都覺得養生是中老年人的事情。這種說法明顯是錯誤的。很多疾病都是在年輕時不注意健康導致的,養生應該從健康的時候開始,等到有了病再養生就來不及了。

養生並不需要五花八門的花樣,它是一種生活方式,不管採用怎樣的養生手段,都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以及生活習慣。

圖片/攝圖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