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蘿蔔,又可稱為萊菔,其栽培技術你知道嗎?

白蘿蔔是我國勞動人民日常食用的主要蔬菜之一,在我國具有較長的栽培歷史。同時,白蘿蔔也是一種食藥兩用的蔬菜種類,其所具備的營養價值與藥用價值早已被大眾所廣泛認知。經過長期的開發與栽培,關於白蘿蔔的栽培技術已經得到長足的發展與進步。

白蘿蔔,又可稱為萊菔,其栽培技術你知道嗎?

1概述

白蘿蔔,又可稱為萊菔,是根莖類蔬菜,具有典型的“三形”、“四色”的特點。所謂“三形”,指的是白蘿蔔的根具有球形、長圓形、圓錐形等三種性狀,所謂“四色”指的是其根皮的顏色具有白色、紫色、綠色、粉紅色等四種顏色。我國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種植白蘿蔔的國家,經過幾百年的發展,目前市場上已經出現多個類型、不同品質的白蘿蔔,且由於白蘿蔔根部種子含油量豐富,可達40%左右,因而除了具有食用功能以外,白蘿蔔還常用來製作潤滑油。

白蘿蔔,又可稱為萊菔,其栽培技術你知道嗎?

2白蘿蔔的開發價值研究

2.1 營養價值

白蘿蔔的營養價值極高,主要體現在根部與葉部兩個方面。在白蘿蔔的根部,蘊含著人體所需要的營養元素,如維生素C、粗纖維、糖類、蛋白質等,且不含草酸成分。在白蘿蔔的葉部,還包含極為豐富的鈣元素,含量超過菠菜3倍不止。食用白蘿蔔不僅能防止血管動脈硬化,而且還能起到一定的抑癌效果。

白蘿蔔,又可稱為萊菔,其栽培技術你知道嗎?

2.2藥用價值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白蘿蔔具有顯著的藥用價值,其中較為突出的作用主要包含:第一,白蘿蔔具有顯著的抗癌效果。其所蘊含的豐富酶成分,能夠有效分解具有致癌作用更的亞硝胺,因而對抑制癌症具有一定的效果。與此同時,食用白蘿蔔還能提升人體巨噬細胞的活力,強化其吞噬癌細胞的能力;第二,補充鈣物質。白蘿蔔的葉部蘊含豐富的鈣元素,其能有效補充人體所需的鈣物質;第三,降壓作用。在傳統中醫藥理論中,食用白蘿蔔能夠起到降低血壓、治療咳嗽等作用;第四,治療肺結核病。將白蘿蔔製成蘿蔔蜜膏,可用於治療肺結核咯血。

白蘿蔔,又可稱為萊菔,其栽培技術你知道嗎?

2.3食用價值

白蘿蔔本身就是一種可食用的蔬菜,因此其自然而然具有食用價值。在現代餐飲中,白蘿蔔的食用價值體現的更為明顯。如將白蘿蔔搗碎出汁以後加入少量冰糖,通過早晚適量飲用,能夠達到降脂、解毒、預防癌症的效果;同時,使用白蘿蔔的方式、方法也多種多樣,可燉成蘿蔔湯,製成蘿蔔餃子,也可醃成蘿蔔乾,做成燒蘿蔔等。

白蘿蔔,又可稱為萊菔,其栽培技術你知道嗎?

3白蘿蔔的栽培技術研究

通過對白蘿蔔的長期種植實踐,總結出白蘿蔔的栽培技術要點,即“四重點”“六關”與“五結合”。

3.1 “四重點”

3.1.1溫度

包蘿蔔喜溫、涼爽,屬半耐寒性蔬菜。種植中,要注意溫度控制,其種子在2〜3°C即可發芽,最適溫度為20〜25°C,植株幼苗期可短時間耐-2℃左右的低溫與25℃左右的高溫,葉片最適溫度為15〜20℃,根部生長最適的地溫為13〜18℃。

3.1.2 光照

白蘿蔔對光照條件要求充分。光照充足,則光合作用強,根部生長快,物質積累多,產量大,品質高。反之亦然。

白蘿蔔,又可稱為萊菔,其栽培技術你知道嗎?

3.1.3 水分

由於葉片大,因而儘管白蘿蔔的根系較深,其也表現出不耐旱性。種植過程中,應保持65%〜80%持水量的土壤溼度與80%〜90%的空氣溼度。

3.1.4 土壤

種植白蘿蔔前,要確保土壤中的雜物被有效清除,以預防土傳病害,同時還需對土壤進行改良,如保持5.3-7.0的土壤pH值,確保土壤中鉀、磷元素充分,保證土層深度,且具備良好的排水性。

3.2“六關”

3.2.1 茬口關 儘可能地在上一茬種植豆類或瓜類作物為主的土地裡種植白蘿蔔,以此保障土壤肥力充足,確保白蘿蔔良好生長。

3.2.2 整地 關採取深耕、高起壟的方式進行地塊整理,同時加強土肥管理。

白蘿蔔,又可稱為萊菔,其栽培技術你知道嗎?

3.2.3 品種關 依據不同地區、不同季節的差異性選擇適合的種植品種。

3.2.4 播種期 夏季蘿蔔應在6月左右種植,秋季蘿蔔則在8、9月左右種植。

3.2.5 播種量 夏季蘿蔔播種量為每穴4粒,秋季蘿蔔播種量約每穴6粒種子。

3.3“五結合”

3.3.1 間苗 依據留優去劣的原則進行間苗,及時去除長勢弱的植株弱苗。

3.3.2 澆水 結合苗株的生長週期及生長狀態,適時、適量的澆水。

3.3.3 除草 及時拔除地塊雜草,確保土壤具有一定的透氣性。

3.3.4 病蟲害 防治對不同階段實施科學的病蟲害防治工作,同時強化日常管理,主要採取生物、農業防治病蟲害手段,適當採取農藥等化學防治手段

3.3.5 收穫 及時觀察白蘿蔔的長勢,一旦其符合市場食用要求,則可收穫上市。

白蘿蔔,又可稱為萊菔,其栽培技術你知道嗎?

4結束語

綜上所述,白蘿蔔是一種食用價值、藥用價值、營養價值兼具的蔬菜,在我國種植廣闊,栽培歷史悠久。對其栽培種植需遵循嚴格的技術,為此相關種植管理者應當對此加強關注和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