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亲征瓦剌,元老级人物,英国公张辅为何不劝阻?

劳伦斯602


先看张辅的仕途经历

建文帝时期:1399年 张辅24岁随父张玉 参加,后封侯爵 新城侯。

永乐帝时期:1406年 张辅31岁南征安南,亡胡朝,1408年 张辅33岁封公爵 。

随后在1409年-1415年三次讨平安南叛乱。

1422-1424年 47岁-49岁的中年张辅,随朱棣三次北征北元,

仁宗时期:50岁知天命的张辅被封太师,掌事务。正一品武将。

宣宗时期:张辅随帝平定汉王,1429年 54岁的张辅被解除兵权,授予、等明朝极品名誉勋爵。

英宗时期,1435年 60岁耳顺的张辅 加号翊连佐理功臣。

英宗十四年(1449年),不带兵 只参加廷议。

     再说这场战争爆发的深层原因:明初对蒙古瓦剌实施“羁縻之策”,在宣化、大同等地开放马市,互通贸易。    

明遵循的是薄来厚往的政策,首先,赏赐物品价值要远远超出贡品的价值。一般明廷对来朝者按其人数及地位给赏。如赐王或太师一人十五表里,其妻每口八表里,一等头目八表里,二等六表里,三等五表里,四等四表里,外有加赐。蒙古使团返程时,明廷也会以礼相送,启程前享用朝廷的赐宴,回程一路差官伴送,沿途备办饭食,凡所经过,茶饭管待  。明廷这种“薄来厚往”的回赐政策对蒙古使团的吸引是很大的,很多蒙古使团为了得到更的赏赐,成倍的扩大使团人数。

如正统四年(1439年)正月明廷对蒙古诸多贵族给予赏赐后,十月,脱脱不花再次遣阿都赤来朝,这次的使团人数由过去常 见的几百人猛增到千余人,明廷依然按例给赏。明廷对蒙古使团人数不加限制,凡来朝者必有赏赐,这对某些蒙古头目的贪欲是一种刺激,也为后来也先使团谎报人数埋下伏笔。 

     正统十四年(1449)也先派2000人来进马,诈称3000,以冒领粮食,太监王振把瓦剌贡马价格削减,激怒瓦剌,成为战争的导火索。

     作为四朝元老,张辅肯定知晓这场战争必然爆发。在宠臣王振的怂恿下英宗也要亲证。如果张辅强烈反对,无论这场战争的胜利或失败,战后张辅及家族都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最明智的保全自己一世英名及家族后代的应对方式即是不反对也不赞成,只是配合这场战争,随英宗上前线。如果战争胜利,75岁高龄的张辅可以站好最后一班岗。如果战争失败,死会获得朝廷的哀荣。

     在这种大是大非的关键时候,经历了无数战争 侍奉了4朝帝王的张辅最终选择了沉默。

    75岁张辅经历了太多的战争,太多的生死离别,太多的尔虞我诈,接触了太多帝王之术 ,看到太多的同僚身死族灭。

     历经建文 成祖 仁宗 宣宗 英宗 75岁的他看透了人生;看透了生死;看透了名利。

    7近耄耋之年的张辅 为子孙计,自己一世英名计 选择了沉默。

土木之变次年,张辅被追封定兴郡王,谥号:“忠烈”。

张辅终其一生功名的英国公公爵,承袭8代,200余年。末代英国公张世泽于1643年在北京死于李自成农民军。






一朝天子一朝臣,到土木堡之变之前,“三杨”、蹇义、夏元吉等人早已逐步离去,英国公张辅实际上早已经独木难支了,再多话就惹人嫌了。


这个历经四世功勋卓著,成长于靖难之役;曾经四至交趾,“凡三擒伪王,威镇西南”;参与过三次朱棣北伐;平定汉王之乱;见证过永乐盛世和仁宣之治的名将之后的名将,已经垂垂老矣,变得不再抗礼而争了,而是默默无闻。

朱瞻基的突然离去,整个格局变得异常的微妙。当“三杨”主政的时候,实际上有一个矛盾已经不可避免会发生。

那就是朱祁镇在长大,这个少年天子似乎从来对这些老头子们没有任何好感,他只对自己身边的人,离他最近的人释放无尽的善意。

当王振掌握了司礼监当然秉笔和掌印大权后,实际上整个明帝国的权力格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王振之所以可以肆无忌惮地擅权,这都是因为他背后朱祁镇的支持,朱祁镇既不喜欢文官集团,同样也不喜欢勋贵集团,他只喜欢他身边的人。他知道他无力与各种势力周旋抗衡,但是王振可以帮他做到。

朱瞻基当年教太监们读书,其实就为实现这一个目的在铺路。然而王振原本是一个教师,人到中年终于活明白,为了接触最至高无上的权利,“欲练此功,必先自宫。”代价自然不小,收益也是无穷无尽。

然而当周边全部鸦雀无声的时候,只有英国公张辅仍然发出不和谐的声音。但事实证明他错了,在朱祁镇的眼里,这个老家伙不过是倚老卖老。


朱祁镇是平和的,换到朱木匠,杀了张辅也未为可能。但是王振毕竟读过书,知道当年那些开创并见证过波澜壮阔伟业的就剩下这么几个人了,因此对他还算是礼遇有加,只是你可以闭嘴,不动你,不代表要听你的。

正统14年(1449年),瓦剌太师也先入侵,王振唆使英宗亲征援救大同。75岁的张辅同军随行,却被剥夺了参与军政的权利。

一个拥有无数辉煌战绩、建立战功无数的战将,看一个不懂军事的人在不断地指挥着大军的犯着兵家忌讳的错误,可想内心何其煎熬?


然而,他的声音永远也传不到朱祁镇的耳朵里,这又是何等的绝望?8月15日,玉石俱焚,一代名将张辅死于乱军之中。

而朱祁镇又何曾想过有这么个人?9年后,朱祁镇通过夺门之变再次成为大明的皇帝,他最终又想起了王振,仍然要给他修庙。而那些从来不是他身边的人,譬如张辅,譬如于谦,譬如那20万大明英烈,通通与他无关。

张辅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名将,那是因为他背后有朱棣、朱高炽、朱瞻基等帝王的信任与支持。



炒米视角


正统十四年(1449年),年轻的明英宗朱祁镇在王振的怂恿下,决意亲征瓦剌。二十余年前,自己的曾爷爷朱棣便五伐蒙古,何其壮哉!

尽管吏部尚书王直率众人直言反对,但于事无补。此时的朝堂之上,杨士奇、杨荣、杨溥这般先帝老臣,早已病故去世,又兼之王振擅权。真正能够有分量的老臣也只有英国公张辅。《明史》中这样记载:“王振擅权,文武大臣望尘顿首,惟辅与抗礼”。可就是这样一位四朝老臣、永乐帝的第一名将,最终的选择却是“默默不敢言”。从行,不干预军政,最终在刀光剑影之中,这位已经75岁的将军殉国,连一句死状的明确记载都没有留下。

名将之子,靖难立功。1375年,张玉之妻王氏诞下一子,起名为辅,大抵是父母希望他能够成为辅佐之臣吧。父亲张玉,曾出任元朝枢密院知院,在1385年时,才归附明朝。此时的张辅已经10岁,平素跟随父亲习武、锻炼,因此也颇有将门虎子之风气。

尽管“张玉善谋、朱能善战”,但战场的铁血法则是流血、拼杀。东昌之战中,张玉孤军奋战,最终战死沙场,张辅接过了这份重任。对于朱棣的信任,他也并未辜负,战夹河、藁城、彰德、灵璧,都立下了赫赫战功。1402年,朱棣取得靖难之役成功,荣登大宝。张辅也因为靖难之功,而被封为信安伯,授世袭诰劵。他的妹妹也被朱棣纳入后宫,封为贵妃;父亲张玉亦被追封为河间王。

永乐二年,在宗主国大皇帝朱棣的造反效应下,安南也发生了类似靖难的造反。外戚黎季犛篡夺了陈朝大权,杀死国君。当然这等大事,自然要上禀大明,于是他谎称陈朝无后,请求明朝册封他为国王。朱棣信以为真,便将他敕封为王;可惜的是黎季犛到底没有斩草除根,陈朝国王之孙陈天平逃往明朝,上达圣听。

如此一来,朱棣大怒,遂派遣5000兵士护送要求黎季犛交还王位。好不容易到手的王位,黎季犛自然不会轻易作罢,他先是假意答应,然后待陈天平回国将他诛杀,明朝的护送官员也尽皆被杀。这下朱棣真的生气了。下诏征讨,派遣的都有谁呢?成国公朱能、信安伯张辅、丰城侯李彬等十八位大将,并联合云南沐王府沐晟,号八十万。

黎季犛肠子都要悔青了,不成想这天子一怒,却惹得“煞星”将士。本这场征伐的主角当时朱能,可惜朱能将军不久便病逝于军中,张辅便成为了主帅。战争的进展十分顺利,张辅大军连破嘉林江等地,所向披靡。永乐五年,黎季犛等人被张辅擒获并押解回京。此时陈朝后人已经被杀戮殆尽,大明王朝只得选择在安南设置交趾布政使司,将其归入中央王朝统治之下。但好景不长,就在张辅回京之后,安南复叛。

已经擢升为英国公的张辅再次征伐。这次作乱的是陈氏故臣简定和季扩,在张辅的用兵之下,简定很快被俘,张辅回京,沐晟留守。可惜的是,就在张辅回京之后,逃窜的季扩又继续作乱,沐晟不能节制。无奈,张辅第三次征伐安南,这一次季扩被抓,连带他占领的斩城国也进行了管理。其后,张辅还曾第四次讨平月湖叛乱。至此,交趾这块已经独立400余年的故土才算彻底归于中央王朝统治。

随后的数年间,他又跟随朱棣数次北伐蒙古诸部,1422年朱棣崩逝,明仁宗朱高炽登基,对于这位股肱之臣,更是倚重,不仅加封为太师,还屡有夸赞其知礼。

但明仁宗在位不足一年而崩,明宣宗朱瞻基上位。朱瞻基上位伊始,汉王朱高煦便发动叛乱。虽然汉王对于这位靖难之役的战友,十分重视,更是派出密探意欲里应外合。但张辅很轻松的便靠敏锐的政治嗅觉,做出了正确选择,将汉王之使者捆绑交付有司,汉王书信也未曾启封,如此一来张辅继续身居高位。英雄迟暮。宣德十年,年轻的明宣宗去世,9岁的明英宗朱祁镇上位。此时张辅身居翊连佐理功臣之职。此时的朝堂之上尚算清明,得益于张太皇太后、三杨内阁的署理之下,仁宣之治的余晖得以延续。但是随着张氏、三杨的相继离世,朱祁镇身边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振崛起,有着批红用印之权、皇帝信任的他走向前台。

尤其是在将翰林 侍讲刘球构陷致死后,王振朋党的实力已然无人能及。连王侯都要称王振位翁父,可想而知他的专权之甚。此时的张辅虽然能够与之抗礼,但是事实上也遭受了以王振一党,实为朱祁镇的打压。喜宁,这个王振手下的太监,曾想霸占张辅田宅,张辅何等人物自然不允。喜宁便命其弟喜胜,强拆了张辅佃户宅院,造成孕妇死亡。张辅诉诸有司,但喜宁却 反咬一口。朱祁镇作为君主,则一味偏袒,仅将杀人者戍边了事。

这对于张辅而言,五十余年的军伍、政治生涯,自然让他如芒在背。当面对王振怂恿下的朱祁镇要御驾亲征时,与家族的钟鸣鼎食相比,其实已经75岁的张辅很简单的就做出了最为有利的选择 ,他可能想到过失败,甚至于大败,但如此惨状的失败,肯定是没有想到的。

《明史》中这样说道:历事四朝,连姻帝室,而小心敬慎,与蹇、夏、三杨,同心辅政。可惜再小心敬慎,也已然是于事无补了。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43500207777427204"} --}

Zh上善若水W


宣德十年,年轻的明宣宗去世,9岁的明英宗朱祁镇上位。此时张辅身居翊连佐理功臣之职。此时的朝堂之上尚算清明,得益于张太皇太后、三杨内阁的署理之下,仁宣之治的余晖得以延续。但是随着张氏、三杨的相继离世,朱祁镇身边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振崛起,有着批红用印之权、皇帝信任的他走向前台。

尤其是在将翰林 侍讲刘球构陷致死后,王振朋党的实力已然无人能及。连王侯都要称王振位翁父,可想而知他的专权之甚。此时的张辅虽然能够与之抗礼,但是事实上也遭受了以王振一党,实为朱祁镇的打压。

喜宁,这个王振手下的太监,曾想霸占张辅田宅,张辅何等人物自然不允。喜宁便命其弟喜胜,强拆了张辅佃户宅院,造成孕妇死亡。张辅诉诸有司,但喜宁却 反咬一口。朱祁镇作为君主,则一味偏袒,仅将杀人者戍边了事。

这对于张辅而言,五十余年的军伍、政治生涯,自然让他如芒在背。当面对王振怂恿下的朱祁镇要御驾亲征时,与家族的钟鸣鼎食相比,其实已经75岁的张辅很简单的就做出了最为有利的选择 ,他可能想到过失败,甚至于大败,但如此惨状的失败,肯定是没有想到的。


小森短视频


劝阻了,不过皇帝,或者说王振没听。

土木堡之变前,几乎是全部朝臣都劝阻皇帝亲征,但王振和朱祁镇被迷了心智,始终坚持要亲征。

这时就体现出张辅的忠诚了。既然劝不动,那就陪着一起出征,到时候发生了不测,如果不能就皇帝出去,就死在皇帝身边。张辅真正做到了这一点,报答了朱棣对他们家的大恩。


甲申十七年


谁能劝得动皇帝呢?尤其是明英宗这样的皇帝。

明英宗不是马上天子,他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身边能够接触到的,除了太后、皇妃就是宫女、太监。

因此这位皇帝既不知民间疾苦,也不知战场凶险!在他看来,既然先祖朱棣可以打得蒙元残部望风而逃,那么身为大明天子的自己也一定可以做到!

于是,便听信了心腹太监王振的怂恿,视战争为游戏,以为凭借大明天子的威风,就能吓退瓦刺骑兵,然后就可以成为像先祖朱棣那样功彪史册的伟大君主了!

就这样,在皇帝轻视敌人,而王振又权倾朝野,深受皇帝信任的情况下,别说英国公张辅劝不动明英宗,就是满朝文武一齐上谏劝阻,也难以抵挡王振的只言片语。

谁让明英宗只相信王振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