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逼近的瘟疫》(8)

共讀

讀《逼近的瘟疫》(8)

第八章《革命——基因工程與癌基因的發現》

今天開始我們一起共讀第八章《革命——基因工程與癌基因的發現》。

第八章的篇幅在全書中最小的,但是這一章的標題用了《革命》,確實一個大問題。就是說明基因工程的出現,對於人類非同小可的意義。

先給大家看一個關於癌症基因的科學普及資料。這是我從百度知道上查來的,書中也有類似的情節,但是專業性更強,讀起來比較費勁。這個簡介線索更加簡單明瞭——

1961年,瑞士巴塞爾大學遺傳學家沃納•阿爾伯發現了內切核酸酶。此後不久,英國倫敦皇家癌症研究會的雷納託•杜爾貝科又發現了轉染技術。這猶如兩隻銳利的“眼睛”,能從人體每個細胞的多達10萬個基因中,準確無誤地查出與癌症形成的有關原因。

美國學者邁克爾•畢曉普和哈羅德•瓦姆斯利用內切核酸酶和轉染技術,揭開了癌基因的秘密。1976年,為了徹底弄清癌基因和癌病毒的關係,他們採用基因工程手段,直接分離出細胞中的癌基因,並將它安裝上一個病毒的“啟動子”,然後引入細胞中。這個基因在病毒指令下,可以使細胞發生癌變。為了驗證這一問題,他們還從另一角度進行實驗:將魯斯肉瘤病毒的癌基因,經逆轉錄複製出來的DNA作為探針,利用分子雜交方法,去尋找細胞中的核苷酸順序和癌基因一致的DNA片段。結果發現許多動物體內細胞中都存在著癌基因。畢曉普和瓦姆斯經過實驗和研究,終於弄清了癌基因的核心秘密:正常人體細胞中存在著一種原癌基因,是各種致癌因素的作用位點。在正常情況下,原癌基因被完全控制著,是不活躍的;但是當遇到某種射線、物理化學變化、遺傳缺陷與癌病毒作用時,處於休眠狀態的原癌基因就可能被激活,突變為癌基因;人體細胞中存在著一個相當大的癌基因族,癌症的“種子”深深埋在人體細胞之中;一種癌症可由幾種癌基因引起,同樣的癌基因也可能引起幾種癌症。畢曉普和瓦姆斯因在探明癌基因秘密上的卓著成就,共同獲得1989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

第八章的第二段就談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科學界曾經征服過微生物,出現過滿懷希望的情緒;就在這種情緒逐漸低落時,人類又發現了基因工程。”

“當科學弄清如何操縱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的遺傳物質(DNA和RNA,即脫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的時候,一個全新的世界就出現了。彷彿在突然之間,人們能夠了解微生物的秘密,在分子的水平上認識人類免疫系統如何戰勝其微小的敵人,或如何未能戰勝其微小的敵人,並且發明全新的武器對疾病開戰。

樂觀情緒又一次充滿了生物學研究。科學家又一次預料,對各種疾病,從癌症到瘧疾,都會取得赫赫戰果。從20世紀70年代初到80年代,發現的速度之快,令人感到眼花繚亂,即使開創這個時期的人也概莫能外。(P254-255)

在用大量筆墨講述了人類發現基因,癌症基因,以及轉基因等基因工程的過程之後,,作者就病毒與癌症的關係做了一個不是總結的總結——

“雖然關於病毒與癌症的聯繫還有許多不清楚的地方,但是到1982年,生物學公認的看法是,病毒可以直接地或者通過中間化學物質或宿主的基因,引起細胞的變化,這正是癌症的標誌。人們也普遍認為,這些病毒可能要用若干年的時間,使受到感染的人或動物在臨床上顯現出看得到的病徵。這樣就出現了“緩慢的”病毒的概念,這是一個流行病學家覺得特別頭痛的想法,因為很難說明人們今天之所以害了癌症,是他們10年或20年前感染的一種病毒引起的。

在所有動物、人類甚至昆蟲身上發現的癌基因明顯的遺傳一致性彷彿顯示著,地球上許許多多的動物有著共同的軟弱之處。如果一種病毒能夠感染,比如說,一隻猴子,並且巧妙地啟動猴子的癌基因,難道說隨著某種漸變或突變,它就不能取得進入人類細胞、啟動幾乎相同的人類癌基因的能力?

由於這些病毒產生疾病的步子很慢,有些病毒又有能力隱藏在動物或人類的DNA內,所以這些微生物極難發現。

在大自然中,還可能存在多少這樣的病毒?

有多少種癌症可能證明是由這些病毒引起的?還有沒有其他疾病,也是在醫療機構的鼻子下面由緩慢的病毒引起的?

在很短的時間內,科學家們就會通過他們的集體探索挖掘出令人吃驚的答案。”(P26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