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最美抗疫先鋒 朱亮:話筒褪色,我不退縮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戰勝這次疫情,給我們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國人民。抗“疫”期間,在江蘇這片熱土上,也湧現出無數人民英雄,他們中有社區幹部、有公安幹警,還有志願者、新聞記者,無論是深入疫區腹地,還是駐守省內防線,都作出了突出貢獻,甚至有人因此獻出了生命。他們是人民的代表,是真正的英雄。3月31日,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通過信息雲技術,發佈第七批在戰“疫”鬥爭中湧現出來的先進典型事蹟。讓我們一起走近這些“最美抗疫先鋒”,傾聽他們的戰“疫”故事。

江蘇最美抗疫先鋒 朱亮:話筒褪色,我不退縮


  花開疫退,歸期可待。隨著湖北和武漢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江蘇援湖北醫療隊的醫務工作者以及奔赴湖北疫區採訪的新聞媒體記者開始有序撤離。從暫停到重啟,武漢這座城市正有序迴歸正常軌道,這對於每一個曾經在這裡戰鬥過的白衣戰士和新聞戰士來說,是最好的消息。

  2020年初,新冠肺炎抗“疫”阻擊戰突然打響。武漢,成為了全國疫情防控的主戰場。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資深記者朱亮,作為江蘇廣電總檯赴湖北報道團的其中一員,於2月17日抵達武漢。在被稱為“紅區”的重症監護室、收治輕症病人的方艙醫院、武漢的大街小巷等地,都能看到朱亮和同事們拿著話筒忙碌的身影。

江蘇最美抗疫先鋒 朱亮:話筒褪色,我不退縮

江蘇廣電總檯赴湖北報道團第一批臨行前合影

  朱亮說:“我能夠獲得這次一線報道的機會,是總檯對我的信任。同時,我覺得自己肩上也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我要把這份責任和使命感帶到工作之中,不折不扣地完成報道任務。”

  只有靠得近,才能報道好!

  《“我拼命保住你的命”插管敢死隊長的生死搶奪》是朱亮跟拍採訪江蘇援湖北醫療隊醫生賈凌後,做出的深度報道。在朱亮的報道中,面對昏迷中病人噴湧而出的痰液,賈凌飛身上前,以命相搏。一句“我拼命保護病人的命”讓朱亮聽後熱血沸騰,這句話也被朱亮選作報道的標題。

  賈凌在採訪中說道:“插管時,病毒迎面而來,而對於醫護人員來說,靠得近,才能插得準。必須向前。”同樣,只有靠得近,才能報道好!只有不怕危險,才能把醫患人員搶救病患的大愛壯舉,呈現給觀眾。這樣的場景,在這40多天裡,朱亮經歷了很多很多。

江蘇最美抗疫先鋒 朱亮:話筒褪色,我不退縮

朱亮與同事們在一線的工作照,忙碌了一整天,大家的防護鏡中充滿了霧氣

  不分白晝黑夜,記錄點點滴滴!

  拍攝這個小視頻的時候,天還未亮,朱亮用鏡頭記錄下了4名來自江蘇南京趕來支援武漢醫療垃圾處理的環保志願者。他們千里馳援,來到武漢,衝向了最毒的地方,清理醫療垃圾,打掃戰場。他們從細微處著手、盡力為疫區服務。

江蘇最美抗疫先鋒 朱亮:話筒褪色,我不退縮

環保志願者凌晨工作

  作為一名資深記者,朱亮曾多次參與重大事件的報道,憑藉敏銳的新聞嗅覺,他很注意發現細節,報道平凡中的大愛。這篇《離病毒最近的人,江蘇四名志願者生擒醫療垃圾》的報道推出後迅速被央視、人民網等多家官媒轉載。另一篇載著滿滿愛意的報道:《援鄂護士情侶敲牆互道晚安》同樣在他的策劃下與荔枝新聞的小夥伴合作完成,也感動了無數網友,獲得200多萬點擊量。

  朱亮說:“我一直在想,如果在抗‘疫’戰場上,有這麼一個浪漫的愛情,勢必可以溫暖人心,可以激勵大家更好地戰鬥。這些平凡人物的人間大愛,每一個人背後的故事,都能讓我流下感動的淚水。”

  你們在前方,總檯在後方!

  為了更好地全方位報道湖北保衛戰中的江蘇醫療隊,武漢一線報道小組始終和大後方江蘇廣電總檯保持著緊密的聯繫。前方有需要,後方鼎力支援;後方有指令,前方拿起話筒就走。每一篇生動報道,離不開朱亮和同事們在一線的記錄,也離不開後方的策劃和保障。“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前方,有我們報道組的小夥伴們共同協作,後方,是我們整個江蘇廣播電視總檯源源不斷的支撐。”

  總檯還在荔枝新聞特設抗“疫”記者手記專欄,朱亮在前方的採訪,會第一時間通過荔枝新聞平臺發佈,同時也供電視、廣播等多個平臺使用,做到了一次採集多種生成的報道模式,真正實現了融合傳播。

  40多天的時間,朱亮和團隊的小夥伴們從前方發回近200條報道。一篇篇有力度、有溫度的報道,全方位展現了湖北保衛戰中的江蘇力量和擔當。同時,配合對抗疫過程中先進人物的表彰發佈,江蘇醫療隊中的先進人物、感人故事,也通過他們的鏡頭,最終在《江蘇最美人物》的雲發佈中呈現。

江蘇最美抗疫先鋒 朱亮:話筒褪色,我不退縮

《江蘇最美人物》雲發佈

  陰霾終將散去,春天如約而至。朱亮和他的新聞戰友們,用話筒和鏡頭記錄驚心動魄的戰役,用心用情講述抗疫感人事蹟,致敬一線英雄,傳遞抗疫力量,彰顯了主流媒體的責任和擔當。

  江蘇第一批援湖北醫療隊醫療組成員陶連珊說:“我關注過我們江蘇最美人物的雲發佈的會議。我感受到了我們江蘇的力量,我們江蘇醫療隊的士氣,我們在那邊沒有給家鄉人丟臉。榜樣就在身邊,給自己打氣。”

  江蘇第一批援湖北醫療隊醫療組成員賈凌說:“記者是這個時代的記錄者,疫情期間他們也是探路者、逆行者,他們也是不畏生死,衝鋒在前,用鏡頭記錄這個時代,記錄這場戰役,是鏡頭背後的英雄。”

江蘇最美抗疫先鋒 朱亮:話筒褪色,我不退縮

陪伴了朱亮10年的採訪話筒

  這支採訪話筒陪伴了朱亮10年,40多天來頻繁的消毒,已經褪了色。朱亮每天拿著它,還時時能感受到作為新聞工作者的職業和使命。

  武漢的櫻花次第開放,同行報道的小夥伴們陸續撤離。朱亮還繼續堅守著,他們要把一個按下了重啟鍵的武漢,用鏡頭和聲音,傳達給這個復甦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