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太極大師一看就知道對方鬆不鬆,而不需要碰到對方?

偉大人26


這個倒不能算是“太極大師”的“專利”吧?我的意思是說,假如真的某人是“太極大師”的程度,那麼這個描述就根本不是用“有的”這個定語去說的,因為這個是最起碼的能力,連看的都看不出來的話,還能有什麼資格稱之為“大師”呢?第二是儘管還不到所謂“大師”的境界,其實能夠看出來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我相信很多人其實都可以看出來,當然前提是真的是懂太極拳的。

道理其實很簡單,就好比比較資深看籃球或者足球的球迷,只要是真的比較懂球,不管說他真的下場去踢球打球水平如何,看比賽視頻也是能夠看出來球隊水平如何的。再或者到體育館,球場上,一個人球技如何,經常參與這個球類運動的人同樣可以看出誰的水平高,誰一看就是初學甚至根本不會。這都不算是什麼高深莫測的本事了。一句話,見多了而已。

所以真的如果說較真一下這個問題,個人感覺是現在太多關於太極拳的宣傳有些過於神秘化了,與之相反的也是有些貶損化了,兩種觀點都有,所以有些困惑的問題出現吧。

還記得有個什麼辨別真偽太極大師的文章,還提出讓大師擺個架勢,然後去摸摸他的腹股溝看鬆不鬆,實在讓人哭笑不得,估計任何一個拳館師傅如果還讓你這麼去摸的話,恐怕有點“取向問題”的懷疑了。

當然以上其實是一點點閒扯吐槽,估計提出這個問題的朋友還是希望問一下“究竟怎麼樣才能知道對方練的太極拳鬆不鬆”這樣的問題。如果不是這個希望,那麼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不為什麼,等你成大師就明白了”。這樣的回答就完事了。那麼姑且按照前面想知道如何看出來松與不松這個問題來稍微的談一下好了。

首先需要說一下一個大的前提,也就是究竟什麼才是太極拳所謂的松。這個問題不明白,那就根本談不上怎麼看出松與不松的範疇了。松這個詞其實是太極拳習練傳承者留下來的一種狀態的形容詞,絕非純粹的字面含義上面的松,或者說放鬆,鬆軟。這個其實是錯誤的認知。如果說是絕對的鬆軟才是太極的正確姿態的話,有個大家很可能比較熟悉的人就完美的詮釋了這個所謂的“松”的狀態,這個人叫做霍金。

那麼什麼樣的才叫太極拳裡面的松呢?太極拳當中其實也有很多描述的名詞,比如立身中正,含胸拔背,中正安舒,虛領頂勁,松活綿柔,虛實分明,等等一大串的名詞去解釋以及引申這一個松字。相信這些名詞也都快要耳熟能詳了。不過越說讓人越摸不著頭腦罷了。

簡單而言來說,這個松實際上也就是一個時時刻刻能夠讓人做出下一步動作的形體狀態罷了。真正所謂松的目的,其實就是一個時刻能夠讓身體保持做出下一個動作的銜接順暢的肢體態勢。只有能夠做到這點,才是真正的松,否則的話,一切所謂的放鬆,不用力,柔軟等等,那隻不過是一個說說而已的名詞罷了,做不到的話就全是空談。

而一個人真的能夠作出來或者做不出來,別人是可以看的出來的。當然前提是見得比較多,另外就是自己多少有些體會。就比如我可以覺得某人打籃球的水平挺高,但並不意味著我自己一定要和他是一個水平甚至還要高一樣的道理。

實際上網絡上現在出現不少太極拳練拳的視頻,基本上很多看了一個開頭就差不多知道他究竟打的水平怎麼樣了。以前有俗語叫“會不會,金剛大搗錐”其實意思也是說練陳氏太極拳的人其實只要看一下他第一式金剛搗錐練出來,也就大致明白他是個什麼水平。一樣的道理。

看一個人練得究竟“鬆不鬆”其實看的是他打拳的一些關鍵細節上面要領做的對不對,例如有沒有架肩,聳肩,又或者說膝,胯的屈伸,重心的轉換,還包括手,肘等等,甚至包括眼神。有的人為了體現所謂的松,眼神甚至都是一種渙散的狀態,還自我感覺良好,那才是真的自欺欺人。

但這些具體的辨別區分是通過經常體會以及見識,實踐才能夠真的形成這樣的感覺的。單純的靠文字去形容或者去說是很難說清楚的。這個感覺恐怕也只有好像真的會踢球或者說是資深“球迷”,才能夠有“你懂的”這樣的感受吧!

但是最後要強調一點的是,拋開現在大多數養生鍛鍊的太極拳拳架不算,只有真的是搏擊對抗目的的太極拳,才真的是有所謂的“松”。一個人太極拳練得鬆不鬆,換言之練得對不對,其實不見得說只有太極拳大師才能看的懂,不是練太極拳的,練其他武術的。甚至是現代練習散打搏擊綜合格鬥的,他們照樣其實也是能夠看的懂的。不過他們並不是用鬆不鬆來評判,一個人的練拳視頻放上去,也是基本上能夠看出來他究竟是不是真材實料。這是一種感覺。


劍客浪心2017


大師主要是練的世間長,有經驗,確實能看出來松還是不松,因為一般沒有一些成就的拳師,自己也沒練到所以看不出來,或者說不懂裝懂,漢子,子與子是有區別的,先放才能後松,好多人把松當成了軟,柔和軟是兩碼事,松實質是放開所有骨縫,但是有規律的,從上向下松就是軟或者洩,人的本能都是順走,而太極則是逆走,也就是,有下逐個向上松,這才能不丟,也就是太極的松。


高山流水1614869


這個問題應該說不是很嚴謹,太極大師能看出對方鬆不鬆,嚴格來說是不可能的。這牽扯太極拳功夫到底是什麼樣的功夫,為什麼太極拳功夫特別難練的問題。

太極拳的松並不是我們表面看的現象。太極拳松是一種狀態,不是說放鬆,就放鬆,大部分的太極拳愛好者理解的松,是一種“懈”,不是真正松。真正的松,是在對手施加力後,不與對手相頂,而是順著對方的力“松”,“松”的過程是一種“走化”的過程。可以說,太極拳裡面的“松”,就是“太極功夫”的具體表現,松不是日常生活中說的放鬆,日常生活說的放鬆,是身心的一種鬆弛,是一種休息,是身心從先前的工作緊張狀態停止放鬆下來,完全放棄了先前狀態的另外一種狀態,是一種不作為的休整狀態。恰恰相反的是,太極拳的“松”是一種工作狀態!是為了取得優勢而採取的由“頂抗”狀態向“順滑”狀態過度的過程!這是我們廣大太極拳愛好者最不容易的太理解和區分極拳的“鬆柔”本質。

太極拳的“松”是長時間練功,並結合太極拳推手的研磨,達到的一種功夫狀態,大家都把“松”看成了“鬆弛”的松,“鬆懈”的鬆了,所以幾乎社會上沒有幾個人真正練出了太極拳“松”,也就沒有幾個人真正練成了太極拳真功夫。師傅敢說:那些整體把“松”掛在嘴邊的人,99.99%都是“松”在嘴上,身上其實沒有東西。

真正的太極拳的“松”的表現是什麼樣子的呢?太極拳的松,是整體的松,是節節貫穿的松,是松中有緊,緊中有松,“松”並沒有脫離工作狀態,恰恰相反,太極拳的“松”是一種工作狀態,是“走化”對手來力的基礎,與日常生活的“松”格格不入!日常生活的松,其實是太極拳裡面“丟”,是放棄,是逃跑,沒有策略的潰逃。太極拳講究“不丟不頂”,什麼是“不丟不頂”?就是“松中有緊,緊中有松”的“太極勁”!太極勁,就是一種“可松可緊”的彈性勁,是整體的,周身一家的彈性勁!

所以太極拳的“松”是練成功夫後一種身體的機能,是內化在身體裡面的一種能力,不是表明的現象。它能表現出來的狀態,是需要搭手見功夫,沒有接觸,沒有施加力的前提,不可能知道對手到底能不能真正地“松”下來,是不是真正的能把來力“走化”掉。

說到這裡,基本應該把上面老師提的問題解答清楚了吧?兩種


禪宗太極


我的理解還沒到這層次,不敢妄言。

我對太極的理解是,太極看鬆緊主要還是靠接觸。所以,太極才那麼重視推手,因為推手的要旨就是“聽勁”,這是門需要悟性、理解力、體味的學問!這裡突破了才能說是真的練太極了!

所謂太極推手,就是雙手搭在對方肌肉處,在相互運動中,體味對手的勁的走向!因為人在運動作功時必是骨骼作功,然後氣助血推以使肌肉蓄力,然後力隨勢行以發招!

所謂聽勁,就是在接觸中感覺到對方的運勁方向或截或擊或打回頭!練太極不練這聽勁純屬瞎掰!電視上看到那麼多大師說太極,誇誇其談卻沒一個說在點子上,想來還是假把式的多啊!

這是我對太極的一點理解,至於眼睛一看就能看出什麼的,我想就是虎頭少保孫祿 堂也不一定會相信。

恕在下道行尚淺,只能知之而云不敢妄言,見笑!


老頭子1829


😂好眼力,這在古代是專門為皇上選秀把關的,一看就知道



好奇的辣條


這是懂的人看的是你勁路出勁和回勁的人身體的整體架構,務順隨流暢,有進必有出,無一點滯留,這個滯留就是硬點,就是沒松或沒隨的地方,做好了就是拳論講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滯,太極的難點就在於這裡,無論動或靜,開或合,每個轉關處整體勁路都要做到這點,能做到了這就真懂太極拳了,能愈練愈精,最後兩個懂勁的人拼的就是聽勁,意識的快慢和整體功力的太小了。


肖涵30839210


鬆不鬆,看肩,所謂松肩沉肘。

行拳架時刻不丟繃勁,繃勁從松中求,是內氣充盈的體現。

而不松去求繃勁,則是肌肉繃緊的,所以肩會架起來,一眼就知。


二郎神開天眼


眼睛是心靈窗口,加經歷驗證,看身段看五官很容易破解。


雙魚遊墨62832882769


自然而然即松,搭個架子即緊。一上埸如農夫鋤草,那個還列式子?無招無式,風平浪,靜,對方一動,己已先動者,鬆了。


陳清躍1


我不是大師,普通愛好者,我也看得出來,有什麼好奇怪的,好像很牛,很高深似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