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紛紛,又清明

雨紛紛,又清明

路上行人慾斷魂

清明時節雨紛紛

清明

雨纷纷,又清明
雨纷纷,又清明

“野棠花落,又匆匆過了,清明時節。”

雨纷纷,又清明

清明節的由來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它與寒食的日子相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逐漸兩者便合二為一了,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還有一個傳說,介子推割肉奉君。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雨纷纷,又清明雨纷纷,又清明

在浦口,我們這樣過清明

在浦口,大家在寒食至清明間還有吃青團、吃青螺、挑野菜、吃饊子等習俗。

吃青團

雨纷纷,又清明

“寒食青團店,春低楊柳枝。”早在唐代人們就有了寒食吃青團的習慣。青團又叫“艾糰子”,以糯米粉為主要原料,將新鮮新採集的艾草搗汁,染米粉成青綠色而得名。

吃青螺

雨纷纷,又清明

因煮熟的整螺螄需用牙籤挑食,而螺螄殼多泛綠色,故有“挑青”之說。過去,我們習慣吃完後扔幾個空殼到自家房頂上,作為鎮宅之物。

挑野菜

雨纷纷,又清明

是浦口人踏青的重要活動之一。浦口人愛挑的野菜包括薺菜、馬蘭頭、苜蓿頭等。

吃饊子

雨纷纷,又清明

饊子稱寒具,嚼著酥脆“驚動十里人”。

文明祭掃 平安清明

雨纷纷,又清明

“祭掃在心不在形,別樣清明一樣情”。

雨纷纷,又清明

隨著清明節的臨近,不少市民已經開始清明祭掃活動。為了鞏固南京市疫情防控成果,返鄉聚集的祭掃活動應儘量減少。從3月下旬起,浦口區各個街道的工作人員已經開展走街串戶的工作。同步進行的還有宣傳資料的發放、社區公益講座的開展以及橫幅標語的懸掛等,目的在於進一步增強居民的安全意識並將綠色、安全、節儉祭掃的觀念深入每個人的心中。社會的發展改變的是傳統清明掃墓活動的形式,但無法改變的是我們對逝去的親人及革命英雄的追思與緬懷。清明時節寄哀思,花香嫋嫋故人知,燒紙舊習莫仿效,文明上墳好風氣。

雨纷纷,又清明

最後,讓我們來賞讀一首清明的小詩吧

郊行即事

∣程顥

芳原綠野恣行時,

春入遙山碧四圍。

興逐亂紅穿柳巷,

困臨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

只恐風花一片飛。

況是清明好天氣,

不妨遊衍莫忘歸。

雨纷纷,又清明
雨纷纷,又清明雨纷纷,又清明
雨纷纷,又清明

部分圖片源於網絡

如果分享請標註作者名稱

×

浦口區文化和旅遊局出品

[email protected]

雨纷纷,又清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