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中的琴声(评电影钢琴家)

提起讲述二战时犹太人被屠杀的电影,人们首先想到的一般都是横扫94年奥斯卡奖的《辛德勒的名单》,还有结局赚了无数人眼泪的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相比之下,《钢琴家》在知名度上要稍低一些,当然,也只是稍低,毕竟本片是波兰名导罗曼·波兰斯基最为成熟的作品,当年才29岁的阿德里安·布洛迪也凭此片成为了奥斯卡史上最年轻的影帝。在电影视角方面,《辛德勒的名单》主角是德国人,影片更多展现的是人性中善良的光辉和困境中的社会责任,《美丽人生》的后半段则以小男孩作为主要视角,他看到的是一个父亲通过谎言编织出的游戏世界。而《钢琴家》则以一位犹太青年作为主角,经历了与家人的生死离别,不断地逃亡,废墟中的苟活,在展现那段历史的残酷性上要明显甚于另外两部电影。

影片的男主是一名波兰的青年钢琴家,犹太人。电影开头,德军已入侵波兰,居住在华沙的男主一家正准备逃难,但在听到收音机里英法两国对希特勒表示最强烈的抗议后,单纯的一家人拥抱在一起庆祝自以为即将到来的和平。在德军占领华沙后,通过不断颁布一系列政令,对犹太人进行温水煮青蛙式的折磨,并对最后的集中屠杀做准备。先是规定犹太人必须佩戴袖标,不许进咖啡厅和公园,不许走人行道。然后将犹太人赶到定点居住地进行隔离。对犹太人的随机屠杀也已经开始,男主一家亲眼看到一群德军闯进对面一家正在吃晚饭的犹太人家中,一名腿脚残疾的老人因无法满足德军“起立”的命令,跟着轮椅一起被扔下楼活活摔死,然后德军又将他们一家带到楼下全部杀死。

废墟中的琴声(评电影钢琴家)

被迁往集中居住点的犹太人越来越多,德军已准备将他们送往集中营,在被送往集中营之前,男主父亲拿出最后的20元波兰币,买下一块糖,用小刀切成六小块分给家人。被德军赶上火车时,一名犹太警察突然将男主拉到一边,救下了男主,而男主的父母,弟弟和两个妹妹则都被送往集中营。电影到最后也没交代男主家人的结局,而电影主角的原型是波兰钢琴家斯皮尔曼,他的五个家人全部死在了集中营。所以,那一块20元的糖成为了男主一家最后的聚餐。

废墟中的琴声(评电影钢琴家)

男主留在华沙之后,找机会逃离了犹太人隔离点。在一些之前就倾慕男主音乐才华的波兰人帮助下,有了藏身之处。后来华沙起义失败,男主的藏身之处也被炸成了灰烬,只能不断东躲西藏,在废墟当中寻找着食物和水。电影看到这里,想到了以前自己看着抗战神剧,幻想着哪天打战了,自己也拿起武器对鬼子大开杀戒。其实真有哪天战争爆发了,作为普通人的自己,能做的肯定只会和男主一样,想尽办法的求生,哪怕是装死,吃垃圾,只为苟活下去,活下去就有希望。

废墟中的琴声(评电影钢琴家)

在男主寻找食物的过程中,被一个德国军官发现了,他让男主弹一段钢琴,男主弹奏了肖邦的第一叙事曲,此曲原是为了纪念一位颠沛流离的波兰诗人,此时完全贴合男主的处境。那一段废墟中的琴声也是全片最长最美的一段音乐。在听完了琴声后,德国军官每天给男主送食物。电影的最后,苏联军队占领华沙,男主终于走出废墟,重获自由。

本片之所以能将犹太人的那段苦难史很好地表现出来,与导演的人生经历不无关系。波兰斯基就是一名生于二战前的犹太人,母亲死于奥斯威辛集中营,他自己则穿过铁丝网,爬出犹太人居住区,在一个农夫的帮助下得以存活下来。

电影中帮助主角的德国军官也确有其人,只是他并不是一名作战前线的军官,而是一名管理体育设施的官员。他也并不只是偶然地救了主角一个人,他曾经救过很多个战俘营里的犹太人。但在电影中,波兰斯基并没有对德国军官的善意进行过多的表现,男主更像是为了乞求眼前的敌人放过自己,而在废墟里为他弹奏了那一首世界名曲。也许,年老的波兰斯基还是不能原谅德国人对自己的家人和民族所做的一切。反观国内的同类型电影,十一年前,某位导演曾拍过一部《南京南京》,里面以一个鬼子士兵为视角,反映他们在南京大屠杀中的思乡与痛苦。我想不明白的是:一个被屠杀的民族,有什么义务自以为是地去给刽子手发现人性中的善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