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子百家中的“小說家”為何不入流?

  這裡的小說家可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寫小說的作家,而是先秦諸子百家之一,班固在《漢書·藝文志》裡是這麼描述的:“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途說者之所造也。”,意思是說,小說家這一流派是源自於政府裡專門採集民間傳說議論,藉以考察民情風俗一個底層公務員群體。

  古代的聖人也就是天子,自出生以來就高高在上,難以瞭解民間生活。為了更好的治理國家,就派人在民間蒐集詩歌、風俗記錄下來給他看,藉以傾聽百姓的聲音,對老百姓的生活有直觀瞭解。


諸子百家中的“小說家”為何不入流?

民間採風

  而這種採集民間詩歌、風俗的人,就是前邊班固說的小官員,是小說家的前身。現代作家尋找素材叫做“採風”,也就是從這來的。可見小說家其實,是最能反映普通百姓生活狀態的一種流派,有點像現在的記者,或者自媒體。

  小說家只是一個著述的流派,並無獨立系統的學術思想,既無治國安邦的作用,也沒有諸子百家的生活和精神上的出路。所以,他們因不符合社會上思想的主流,而不被當時人們所重視,雖然在十家之列,但始終無法入流,最終消亡在歷史長河中。但當時的小說家們,從側面反映了古代平民的思想,這是其他學派無法能代替的。

  小說家代表人物大多已無法考證,比較確切的有虞初,西漢人。據傳他根據周朝的歷史文獻《周書》寫成了一部有900多個篇章的周史演義《虞初周說》。

  而小說既然說的是民間的事情,就會有與上層統治者思想不一致的地方,東漢末年的哲學家仲長統主張把小說全部燒掉。因此虞初的小說《周說》也被上層文士全部給燒了。

  小說家雖然並不像其他流派那麼高大上,但紮根於基層,也是對民俗生活的樸素表達。我們現在已經清楚的認識到,老百姓才是整個社會的根基,才是默默改變世界的主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