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末,黃雜綠色,嬌嫩而不俗,豔於花,美如玉,最美目。

茶葉末,黃雜綠色,嬌嫩而不俗,豔於花,美如玉,最美目。

許多年以後,面對茶葉末釉,當時的制瓷師傅應該會慶幸,當時有一場燒製意外吧。

據說,本來打算燒黑釉瓷,但因為火候燒過頭的原因,瓷器上出現了褐綠的斑點釉色,湊近仔細看,還能看見晶體。

在“摸著石頭過河”的制瓷進程中,中國這個發明瓷器的國度,像一個五感全部打開的孩子,好奇心充沛,樂意從“每一個意外”當中吸取經驗,反覆實驗,將“意外”變成作品。

茶葉末,黃雜綠色,嬌嫩而不俗,豔於花,美如玉,最美目。

清乾隆茶葉末釉瓷筆洗

褐綠的斑點釉色勾起了制瓷師傅的探索欲,在唐代時,它開始大量出現於耀州窯(中國名窯之一),唐宋時期,山西渾源窯和北方地區一些燒黑釉的窯場也有燒造。當時人們又叫它“鱔魚黃”。我們可以視它為“茶葉末”的先祖。

茶葉末,黃雜綠色,嬌嫩而不俗,豔於花,美如玉,最美目。

唐 耀州窯茶葉末釉注子

直到清代,瓷業翹楚景德鎮燒造出了上好的茶葉末釉,將茶葉末釉扶上名貴色釉的舞臺。

從此,茶葉末釉成為顏色釉瓷中的貴族。

茶葉末,黃雜綠色,嬌嫩而不俗,豔於花,美如玉,最美目。

清雍正時,唐英把它和景德鎮瓷器的白瓷胎結合到一起,發明了這種釉色。當初唐英定的名稱叫廠官釉。茶葉末是《陶雅》一書中記錄古玩商人的叫法。

茶葉末,黃雜綠色,嬌嫩而不俗,豔於花,美如玉,最美目。

因為釉吐灰綠,猶如茶葉之色而得名。上好的茶葉末釉,就像茶葉末似的呈灰綠色。暗綠的底色中密密麻麻的摻雜著黃褐色的細點,非常古樸耐看。古人讚譽:“茶葉末,黃雜綠色,嬌嫩而不俗,豔於花,美如玉,最美目。”

茶葉末,黃雜綠色,嬌嫩而不俗,豔於花,美如玉,最美目。

美而不俗,清麗優雅,是美之上品。

茶葉末,黃雜綠色,嬌嫩而不俗,豔於花,美如玉,最美目。

茶葉末釉中綠者稱茶,黃者稱末。雍正時是有茶無末,乾隆時則茶末兼有。釉色偏綠者居多,有的上掛古銅鏽色。因具有青銅器的沉著色調,常被用來仿古銅器,所以又叫“古銅彩”。

茶葉末,黃雜綠色,嬌嫩而不俗,豔於花,美如玉,最美目。

茶葉末釉其實是高溫結晶釉的一種,現在我們先來看看它的成份。

茶葉末釉中析出的晶體是一種屬於輝石類型的結晶,其分子式為[Ca(Mg,A1,Fe)(Si,A1)206L。輝石是輝石族礦物的總稱,組成很複雜。由於組成不同,燒成後輝石的品種也不同,顏色也不一樣。古代茶葉末釉色調的多樣性,主要是由於配方和燒造工藝條件的不同所造成的。故有蟹甲青、鱔魚黃、蛇皮綠、老僧衣等品種。釉面多數呈半木光。

茶葉末,黃雜綠色,嬌嫩而不俗,豔於花,美如玉,最美目。

《陶雅》中記載"瓷以黃黑相間者,謂之茶葉末。其黑色較濃,而又有黃色碎點於底足內外圍繞一遭。瓷致活潑者,則謂之鱔魚發。以成化仿宋者為上。綠多而無碎點者,厥為蟹甲青。有垂沫星若水眼,或如棧眼者,命曰新桔。其綠色亦較濃也。"

茶葉末,黃雜綠色,嬌嫩而不俗,豔於花,美如玉,最美目。

從雍正時期的《南窯筆記》中,我們得知茶葉末釉在當時也被稱為“廠官釉”。

茶葉末釉從唐起自宋元明,始終是民窯生活用器的主流。審美極佳的雍正皇帝對它一見鍾情,授意御窯廠成批製作官窯器物,由唐英創建了廠官釉,均為白瓷胎,青褐色釉呈色似茶葉末顏色,釉色中則閃現不規則的黃色斑點和絲紋。

茶葉末,黃雜綠色,嬌嫩而不俗,豔於花,美如玉,最美目。

好的茶葉末釉很值錢,主要藏於北京的故宮博物院中。

從傳世實物看,以雍正、乾隆時期的產品為多,並以乾隆時的燒製最為成功。

在茶葉末釉的美學特徵中,集中反映了中國顏色釉瓷器的傳統美學內涵,此種釉色至今在景德鎮仍有生產,且十分名貴。

茶葉末,黃雜綠色,嬌嫩而不俗,豔於花,美如玉,最美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