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說,“年怕中秋月怕半,星期就怕禮拜三。”這句話有道理嗎?

Du0168


前半句“年怕中秋月怕半”出自我國古代兒童啟蒙書目《增廣賢文》,又名《昔時賢文》、《古今賢文》。《增廣賢文》篇幅不長,通行本只有3800字左右。全書以韻文的形式,將格言排列在一起,三言、四言、五言、 六言、七言交錯而出,靈活多變,讀起來抑揚頓挫,朗朗上口,從而突破了傳統蒙學讀物一種句式貫穿始終的基本格式,使語句更接近於口語,更易於為人們接受。

《增廣賢文》絕大多數句子都來自經史子集,詩詞曲賦、戲劇小說以及文人雜記,其思想觀念都直接或間接地來自儒釋道各家經典,從廣義上來說,它是雅俗共賞的“經”的普及本。

後面還有一句,是“男兒立志在少年”,意思就是告誡少年兒童努力要趁早,不要白白浪費時間,喪失機會,虛度年華。 古人用中秋節,說一年的大部分時間已經過去,一個月到了半個月就過去了!這個簡單的事例,來說明趁早努力的重要性。

後半句“星期怕過禮拜三”,這是後來的上班族們杜㯢上去的。特別在現代的雙休日條件下,一個星期有效時間也就是那麼五天,到了禮拜三,就把一大半兒過去了!時間如梭,白駒過隙,剩下的時間更會越來越快,留下的日子更會越來越短。提醒人們抓緊時間,珍惜所有,努力趁早!

想一想,人的一生,總是在一個一個的期盼中度過。小時候是期盼過年,因為只有過年才能吃上餃子,才能有新衣服穿。那期盼中的年是那樣的遙遠,時間總認為過得太慢。上學時是期盼放假,那真是一週一週,一天一天,一節課一節課的數著過,就像籠中的小鳥盼著出籠放飛一樣。小時候盼著快點長大,早點脫離大人的教育和監管。上班後盼休假,盼加薪,盼調職調級。生活中盼早點買上房子、車子,盼著有夠支配的金錢等等。

其實人的生活中不能沒有期盼,沒有了期盼的生活,是沒有希望的生活。期盼是對美好的嚮往,期盼是生活前進的方向。

等到人們有了更多的生活體驗之後,才發現我們的過去也曾經是那樣的美好,懷念童年的天真快樂,懷念學生時期的純真的友情,懷念年輕時的充沛體力和精力。對當時生活的清貧,曾經的彷徨迷惑,曾經的困難曲折,反而沒有留下更多的記憶。


碧影悠悠


年怕中秋月怕半,星期就怕禮拜三。這話是有一定道理的。凡有怕的都與人的心理活動有關。人的言行是受心理心態影響的。人對時間的觀念是特關心重視的。時間無限,無始無終,但人借光陰幾十秋,卻如白駒過隙,眨眼即逝,因而人是惜時的,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智慧,時間就是速度效率,時間最珍貴,不要空拋虛擲光陰。所以,人怕光陰不再,怕時光短暫,怕光陰荏苒空轉,才有了這說法。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做人就要有計劃,管好時間莫虛度。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中秋已是秋之中,一年已過半,秋去冬來便是年,很有時間緊迫感。所以對於年來說是怕過中秋的。一月大者三十,小者廿九,月上就怕月過半了,對凡有時間緊迫感的人來說,時過半都有令人害怕之感,要好好惜時愛時不虛度了。一星期七日,過了星期三,一星期也過半了,這是在進一步強調時間的重要性,莫虛擲空過要學會倍加珍惜愛惜才是。

人生難過百,是人都應珍惜生命,愛惜時間,莫光陰如水流。要在有限時光,有限的生命裡發更多的光和熱,做更多貢獻,給子孫後代留下更多東西。別碌碌無為,揮霍無度,一事無成。


樹德漢碩


有道理。首先從時間上說,中秋一般是十月初,一年已經過了大半,過了中秋節後進入深秋,即將迎來寒冬,預示著這一年即將收尾了,人也即將又老一歲。如果年前立下的宏偉目標沒有實現,想在年底突擊實現基本不現實了。同時,中秋過後就要開始忙著過冬和過年,事情也多了。所以從心理上說,一年過了中秋以後,你會覺得日子過起來嗖嗖的,每天忙得暈頭轉向,還是不知不覺就過完一天。同理,一個月過完半個月和一週過了週三以後大家都有這樣的感覺。


孤竹逍遙遊


年怕中秋月怕半,星期怕過禮拜三

其實這句老話的原句是“年怕中秋月怕半,男兒立志在少年”。

也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起,其下半句就演變成為了“星期怕過禮拜三”。

而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說,一年中到了中秋節的時候,基本上過去一大半了;而一個月到了月半時也過去了一半;一個星期中過了星期三,那也就很快就這一週就結束了。 其背後的道理是在提醒我們,光陰似箭,我們已經流失了一大半的時光了,在剩下的時間裡要努力珍惜,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對於農民朋友來說,秋天是收穫的季節,而到了中秋節能收穫的基本已經收穫了,也不能再進行耕種了,一年的收成到底怎樣也心中大致有數了,所以也就有了“年怕中秋月怕半”的說法。 我們都知道,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元節,而八月十五是中秋節。

而這句老話也是農民經驗的總結,其意思是說到了農曆七月十五之後,基本上再也不會有什麼大的旱災或者是水災了。而到了八月十五中秋節之後,一年糧食收成如何,也基本上心中有數了。

因為在七月十五之前正是莊稼生長的關鍵時期,如果有大的雨水或者是旱災那對莊稼的影響比較大。而過了十五就不一樣了,因為這個時期基本上不在會有大的旱情或者是災情了,就算是有,對農作物的影響也不大。同樣的道理,農作物到了中秋節的時候,基本上已經是快要收穫的季節了,因此今年的收成如何,大家都心裡有數了,所以就有了八月十五定太平的說法。


這句民諺老一輩人都是深信不疑的,其字面的意思是說在八月十五的時候如果晚上看不到月亮,也就是陰雨天的話,那麼在五個月後的正月十五可能會有降雪天氣。

聽村裡的老人說,這句話的準確率非常高,一般能達到80%以上。雖然古人也沒搞清楚其背後的原因,但是卻在長期的觀察過程中,發現了這兩者之間的聯繫。現代氣象學的研究結果是在這兩個節日天氣之間有著一種相互呼應的關係,這也是大氣韻律活動的一種表現。


廣慷Talk


這句話出自:《增廣賢文》原版文:“年怕中秋月怕半,男兒立志在少年。”原文意思是:早努力,早成功,不要失去機會,虛度年華。後來人們衍變成:年怕中秋月怕半,星期就怕禮拜三。中秋節,是一年過去四分之三左右的日子的時間。在這個時間裡對於農民,春天種,夏季成長結出果實離秋收的日子已經沒有幾天了。無論是豐收,還是欠收大局以定,無法改變,一年的收成巳有結果。而到了中秋節,又是個一家團聚的歡樂節日,古詩云:“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而農民工節假日期短又在外打工,一年已過其三,餘下時間,抓住機會,努力掙錢是第一要務。而月半,星期三,在一個月和一個星期的時間內。是相同的。都說明了:光陰似箭,珍惜時間,在餘下的有限時間中努力工作,無論與公與私,做到利益最大化。但這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我在年輕的時侯,單位是中外合作企業。那時國家沒有實行雙休曰,我們單位生產單位,實行7—1,7—2,7—3循環作休時間。(儘管外資撒出,直至現在仍在實行)管理層和機關人員,享受每週5.5工作時間。(雙休日前,星期六下午休息)同事們據此編了順口溜如下:一過星期三越來越喜歡,一過星期五就剩一上午。…………。








WangWei8


唉喲!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哩!日子過得真真是太快呀!都人生如夢啦!哪兒還顧得上翻檯歷喲?![我想靜靜]


燕銜泥


過了中秋就是年。日子過得快,不知不覺,過了禮拜三,這個禮拜快過完;過了半個月,這個月快要過完;過了中秋,這一年也快過完了。


黃正香cheng


年怕中秋月怕半,星期就怕禮拜三,這句話很有道理。

大家都知道這句俗話是形容光陰如梭,時間飛速而過。形容時間過得快,中秋在一年中的時間已經是秋天,一年之中春、夏、秋、冬四季,中秋的時候是一年的3/4的時光,已經快過完一年的時間了。“月怕半,星期就怕禮拜三 ”同樣也是這個意思。這裡的一個字出現三次,很好地展現了時間流逝的速度,時光不老,歲月不在,要珍惜當下!

俗語,是通俗易懂的說法,是勞動人民在勞動中創造出來的 。形象而簡練的語言,是勞動人民生活經驗和智慧的結晶。口語化的氣息,很接地氣,貼近老百姓的普通生活。

俗語包括顏語和歇後語。

比如: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

按下葫蘆起來瓢。

八字還沒一撇。

拔根汗毛比腰粗。

…………

這些俗語都能很好地形容某一件事,真心是精煉之至。我是“半路上出家”從事寫文字的,不能深入淺出地論證某些觀點,常常有“江郎才盡”的感覺。俗語恰恰能夠彌補這一塊。


沙灘陽光飛


有道理。

每逢到了週三,就感覺一個星期的時間已經過去了。


Yosemite


過了中秋,這一年就過了70%,所以年快過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