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天台:《遊天台山日記》編入全國高中教科書《語文讀本》

本報訊 4月1日,記者從浙江天台縣天台山徐霞客文化促進會獲悉,徐霞客的《遊天台山日記》已編入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的普通高中教科書必修《語文讀本》上冊。這是浙江省天台縣繼2019年《遊天台山日記》編入新編高一語文教材“學習提示”後的又一重大成果。

據瞭解,這套新的部編語文教材今年到明年將在全國全面採用。以後,每年近千萬全國高一年級的學生都會在《語文讀本》中讀到這篇遊記,從而瞭解浙江天台山和遊聖徐霞客及其特殊關係。這套語文教材,將成為特殊的“文化高鐵”,將天台山和徐霞客文化快速傳向全國各地,並將有力促進天台山的全國研學教育實踐基地建設。

浙江天台:《游天台山日记》编入全国高中教科书《语文读本》

徐霞客的《遊天台山日記》為什麼能編入全國高中必修教科書《語文讀本》?

該篇日記源於名人名著,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利於學生增長曆史知識。該篇日記源於徐霞客的《徐霞客遊記》。徐霞客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旅行家,被尊稱為“遊聖”“千古奇人”,是我國曆史上40位中華文化名人之一;他的《徐霞客遊記》是我國曆史上最著名的地理旅遊著作,被稱為“千古奇書”,並被學術界列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20部著作之一。學習該篇,可讓學生更深地瞭解奇人、奇書,具有特殊的歷史價值。

該篇日記地位特殊,是古今結合、文旅融合的典範,利於學生增強學以致用能力。遊聖徐霞客對天台山情有獨鍾,他把天台山作為其旅遊科考的首個目的地,一而再,再而三,三次登臨天台山,寫下了兩篇《遊天台山日記》。因該篇日記是其第一篇,寫於1613年5月,記載了他第一次考察天台山的有關情況,天台山是他有目的進行旅遊考察的第一個目的地,該篇也是他的第一個旅遊考察成果,併成為整部《徐霞客遊記》的開篇之作,又是他的成名之作、代表之作。2011年3月,國務院將該篇記載的第一個日子5月19日確定為中國旅遊日,因此,該篇日記又成為中國旅遊日的源頭之作。當前,已進入“大眾旅遊時代",中國旅遊日是這個時代的標誌性日子,因此,該篇還成為大眾旅遊時代獨一無二的文旅融合標誌之作。同時,該“日”取之於明代文化,用之於當代旅遊,又讓該篇既具有歷史價值,又兼有當代現實價值,是歷史與現實緊密結合的典範之作。學習該篇,既利於引導學生窺一斑而知全貌,進一步瞭解霞客文化、旅遊文化;又利於增強學生跟著遊聖霞客去旅遊的旅遊意識,種下旅遊的種子,為旅遊業發展夯實基礎;還利於學生了解“中國旅遊日”的來歷,學會古今結合,古為今用,學用結合,學以致用。

浙江天台:《游天台山日记》编入全国高中教科书《语文读本》

據浙江省天台縣政協辦公室主任、天台山徐霞客文化促進會會長林國幹介紹,該篇日記充滿正能量,利於弘揚霞客精神,促進品德教育。徐霞客一生從事旅遊科考事業,他具有熱愛祖國、崇尚自然,不畏艱險、堅忍不拔,堅持真理、嚴謹科考,不為名利、無私奉獻等精神,是立德樹人的典範。學習該篇日記,利於對學生的正面教育,利於學生汲取精神營養,培育優良品德。該篇日記屬於精品佳作,可成為學生的寫作範文。該篇描寫細緻精準,用詞豐富多彩,修辭手法適用得當,表現手法靈活多樣,藝術造詣極高。如“雲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態”“琪花玉樹,玲瓏彌望”,“仰視石樑飛瀑,忽在天際”“觀石樑臥虹,飛瀑噴雪,幾不欲臥”“餘從樑上行,下瞰深潭,毛骨俱悚”等多角度、立體式的考察,惟妙惟肖、令人感同身受的描寫不勝枚舉,可為學生提供藝術薰陶和寫作借鑑。同時,該篇日記是地理旅遊科研考察成果,利於培養學生的科考和研學能力。徐霞客的旅遊,不是常人的走馬觀光式的旅遊,而是有目的進行科學考察研究的旅遊。可以說,徐霞客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研學旅行家,而該篇則是他首個研學旅行成果。在浙江省天台縣的華頂,徐霞客科學分析了山頂與山腰植物變化與地理、天氣變化等的關係;在天台縣的石樑,他從六個角度反覆考察石樑飛瀑這一天下奇觀。這些徐霞客元素,也助推浙江天台山於2018年列入了全國中小學研學教育實踐基地。因此,學習該篇,對學生養成良好的科考研究習慣、落實國家研學旅行要求等有較大促進作用。

該篇是日記體遊記,利於培養學生日記的習慣。寫日記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和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該篇是遊聖徐霞客的日記體遊記,而且從此開始,這一方式貫串其一生,一生的日記成就了偉大的遊聖。這為學生提供了最佳範例,利於引導學生養成寫日記的習慣。

浙江天台:《游天台山日记》编入全国高中教科书《语文读本》

由於該篇日記蘊含了豐富的文化背景,利於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天台山素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著稱,是佛教中國化的第一宗天台宗的發源地、道教南宗創立地、活佛濟公出生地、詩僧寒山子隱居地、和合文化發祥地、唐詩之路目的地、書聖王羲之書法悟道地、劉阮遇仙故事的發生地、五百羅漢應化地、中國易筋經傳承地,當然還是徐霞客遊記開篇地,這些文化都具有全國乃至世界影響力。唐時,雖然天台山高路遠,交通不便,但仍有300多位詩人慕名前來天台山,詩仙李白兩臨天台山,併發出“龍樓鳳闕不肯住,飛騰直欲天台去”“此中多逸興,早晚向天臺”等由衷讚歎!遊聖徐霞客之所以對天台山情有獨鍾,把它作為開篇地、首遊地,主要原因也是對天台山文化及神山秀水的嚮往,而且在該篇記載了這些文化山水。當代,浙江的天台山被命名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國家5A級旅遊景區。因此,學生可通過該篇日記,瞭解博大精深的天台山文化,利於促進習總書記倡導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曾慶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